国家住房体系之变,保租房名正言顺!
2021年7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21〕22号文《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基础制度和支持政策,主要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
2020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3.9%,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5.4%,“缺口”部分就是新市民群体,目前这一群体的规模有3亿多人,占全国总人口比例超过20%。
扎堆一线城市,其中深圳有1378万人(总人口1768万人,占比77.9%),上海则以1077万人(总人口2489万人,占比43.3%)紧随其后,具有强烈吸引力。
保租房入市,将着力解决新市民需求。
长租公寓产品满足新市民需求,是纳入保租房的合适标的物。
巨变之二:我们是选择资源整合或是区域竞争?深圳之变,国企入局。
2022年,1月7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深圳市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计划建设筹集住房89万套(间),其中,保障性租赁住房40万套(间),占住房建设筹集总量的45%。
2023年,深圳市安居微棠住房租赁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揭牌。
20亿注册资本,5000亿授信资金,定位为“深圳市城中村住房租赁社区运营服务商”,坚持“增供低价、保本微利”原则,为“20+8”等重点产业的新市民、青年人提供保障性租赁住房。致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先行示范的保障性租赁住房社区运营服务商。
一个企业是万不能撑起500多万套的城中村的品质住房的。面对行业发展,巨头入局,土匪与官兵的较量。
冲突常有,而国企的意义,在于标杆,在于引领!
在跑通模式、优化产品、租户服务等方面,应引导更多的从业者参与行业建设!
巨变之三:天生散户命或是冲破困境,迈向专业化?深圳的禀赋。
1、住房的结构
根据2021年《深圳市政府关于公共住房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深圳各类住房约1129万套,总居住面积约6.21亿平方米。
其中,城中村私人自建房约577万套,商品住宅约189万套,公共住房约55万套,宿舍约192万套,其他住房(含单位自建房、村集体统建楼、军产房等)约116万套。
纵观这些数据,城中村的住房套数占到了全市总量的一半以上,凸显了城中村在深圳居住市场中的核心角色。
2、专业化机构
目前,已完成平台注册的租赁企业约375家,上线房源约58万套,不足全市城中村总量的十分之一。
城中村依然有大量的个体参与者。据珊瑚数据调查,深圳某区从事租赁行业的机构化率仅有0.016%,这与国外成熟的住房租赁市场完全脱轨。
但有少部分企业作为城中村改造的先锋,在产品打造、资源管理、租户服务已经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其落地性也与城中村发展需求相适配!
但急待培育!
巨变之四:面对超大特大城中村改造,我们冷眼旁观还是积极参与?城中村改造,不可逆之势!
据珊瑚数据调研,深圳约有1752个城中村,约900万人居住在城中村体系里,但仍有大量住城中村房处于1.0的民房状态,即品质差、配套差、坪效低。
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中可以看到,通过改造,可切实消除安全风险隐患,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超大特大城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的现代化城市。
城中村改造呈不可逆的趋势!
巨变之五:规范化发展,我们是选择合规还是继续擦边?规范落地,从手段到本事。
2023年,《深圳经济特区居民生活用水电燃气价格管理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正式发布,规定城中村房东水电燃气乱加价的行为最高可罚款二十万元。
大部份二房东都在指望来年涨价,但面对整体市场租金下行、人口外流,要盈利,就要有真本事。
一直以来,城中村租赁市场缺乏监管,无序涨租、乱收费、克扣押金成为收入主要来源。
城中村作为深圳最大的住房基石,涉及千万人利益,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已经是大势所趋,一旦规范化启动,国家机器,无法逆转。
擦边虽会带来利润,但也会带来风险,甚至一夜回到解放前。
最后,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是房地产转型的新模式之一,面对消费低迷,人口外流的局面,长租公寓将面临利润下行之痛。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外部市场变化与内部租房需求的变化。
长租行业今时不同往日。我们要做好准备,突破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