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21年前的报纸,“计划2022年实现人口零增长”,如今实现了吗

柳欣小姐 2024-09-23 17:07:12

大家好,我是话里圈外说事人~

近段时间刷视频,我看到这样一则老报纸,即21年前出版的《齐鲁晚报》。

细看上述内容,有一行大字颇为醒目——2022年实现人口零增长。

置身特定时段,内心可谓感同身受,新世纪初期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国内经济迎来了高速发展。

但人口迅速增长,无形中给国家带来负担,尤其是过往人的观念,每天都在念叨着“多子多福”。

这种背景下,部分地区为此提出了“人口零增长”。

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目标有没有实现?

01 人口零增长

追溯结果首先得探究真相,为什么会提出人口零增长?

落脚20世纪末的中国,正处于经济腾飞关键时段,国家现代化进程如火如荼。

但光鲜背后有着隐患,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新生儿,意味着更多口粮、住房需求、学校与医院。

供需矛盾日益尖锐,资源分配不均加剧不平衡,相信很多年长者都感同身受。

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在“拔河”,想要创造更有利的环境,那就必须对人口结构进行优化。

如此一来,人口零增长概念被部分地区提出,但绝对不只是为了控制数量。

从整个发展进程来看,同样为了解决资源匮乏、进而促进长期稳定和繁荣。

有没有实现,各位同样有所耳闻,尤其是报纸上提到的2022年。

根据相关数据,当年全国人口比上年减少85万人,为近61年来首次人口负增长。

这是上述概念影响?并非如此,如今国家早已调整为鼓励,比如二孩、三胎,实现均衡发展。

特别是城镇化进程加速,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明显。

比如人口老龄化加剧、比如出生率下降、比如年轻劳动力供给逐渐减少。

如此一来,生育方向改变也提上日程,即2016年实施全面两孩政策、2021年实施三孩政策。

02 观念转变

但时至今日,根据最新人口普查数据,生育率总体还是呈下降趋势。

任何事情都有原因,尤其是经济迅猛发展背景下,社会观念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比如“多子多福”说法淡出,“少生优生”才是最佳之选、比如……

我不否认年轻人的自我价值,但我相信大部分都是因为物质——养孩成本被视为一项负担。

包括当下房价,我居住于四线城市,相对繁华地区房价已经突破万元,整套房高达百万以上。

为了结婚有个居所,两代人凑齐首付,每个月还要还三四千元贷款,而且是没有任何喘息机会。

这里并非贩卖焦虑,现实情况摆在眼前,很多朋友皆为亲历者。

房贷是固定支持,养孩成本涵盖太多方面,尤其是“教育成本”。

我家孩子目前8岁,每周末有两节艺术课,一节辅导课,还有半天用于放松,比如旅游、看电影。

你说咱们要佛系,但谁愿意让自家娃比别人差?不说能力高低,最起码基础条件要“给予到位”。

这就是所谓的“起跑线”,我相信不光是我,大部分家长们都是如此,每个月花费最少大几千块。

种种因素下,年轻人在考虑生育问题时,相对来说会更加谨慎,更不会去追求“大家庭”的愿景。

什么才能“高质量育儿”,那就采取什么方式,宁愿少生、不生,也要确保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

03 自我价值

人是独立个体,除了物质影响外,还有一个关键点——年轻人喜欢追求自我价值。

各位或多或少都听过两个字,即丁克,这无关财富多少,只是不想被孩子们束缚。

你想要去辩解?得到的答案可能只有一个:家庭是人生一部分,但我并不想去拥有。

在这些人眼里,孩子会限制自身生活方式,比如换尿布、喂早餐、接上下学……

我也是人,我也要实现自我价值,为什么非要围绕在其他个体?从而改变了“生育”的想法。

包括平时与学生聊天中,时常会听到类似的言语:

我要单身、我要丁克,我要享受更加自由的生活……看到这里,好像也不难理解生育率下降。

你说这有错吗?好像也无不妥,毕竟每个人想法不同、认知不同,自然想做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但话说回来,人生来要追求完美,难道精神层面就可以被忽略吗?

比如幸福家庭、亲情关爱等等,相比如带娃中的繁琐,这种人生价值可能更重要。

不过讲得再多,具体选择完全在于自己,我们作为旁人唯一能献上的只有尊重。

来都来了,点个关注吧。

这篇文章每一个字,都是我用心而作。

如果觉得有共鸣,别忘了点赞、转发、关注!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