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亚/文
读仲呈祥先生40余万字的新著《艺术追光——我与<光明日报>四十年》,洋洋洒洒,挥墨如雨 ,书中158篇文章以艺术批评为主,兼有随笔、演讲稿,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作者以《光明日报》为阵地,践行中国文艺评论的足迹。
“生于沪,长于蜀,新时期求学求职于北京”的仲呈祥先生是当代著名的文艺评论家。他力倡“文化化人、以艺养心、以美塑像、贵在自觉、胜在自信”。这既是他对中国文艺事业发展的由衷期许,也是他个人的追求,落实于他的修身与写作之中。“文化化人”——作者写作的总纲领和使命,他不断探讨“实现有艺术的思想与有思想的艺术的和谐统一”,立言立德,探索文艺创作规律,他的文艺主张,如“天人合一,美美与共”“为人民立传 为历史画像 为时代明德”“文艺要为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早已深入人心,广为流传,引领不同时期的文艺思潮;“以艺养心、以美塑像”——作者开展文艺评论的基础,在文学、电影、电视剧、戏剧戏曲等多个领域,作者的学术成长伴随着他坚持不懈的对艺术创作的关注以及主动的艺术观赏。正是既厚又宽的艺术修养,成就了他艺术评论的高度;“贵在自觉、重在引领”——作者自觉站在历史与时代的高度,发现艺术作品的闪光之处,他认为无论艺术类型与题材,“妥善处理好适应观众的审美需求与提高观众鉴赏修养的辩证关系”是艺术创作与艺术评论的重要标尺;“胜在自信”——党的文艺方针、政策与中华传统文艺理论是作者艺术评论最大的底气与标准。他对不同历史时期党的文艺方针、政策,领导人的文艺思想如数家珍,解读深刻。对于文章标题的拟定,他力求精准简约,入木三分,常从党的文艺政策原文表述中提炼,如“培根铸魂”“守正创新”“文化自觉”“化人养心”“传承”“创新”“人民的需要”等,展现民族自信。
作为一位资深的艺术评论家,作者具备“火热的心冷静的头脑”。首先,他理解艺术家创作之不易,站位于大格局大视野,有理有据肯定作品的优点。比如“飞天奖”评比中,他力挺《水浒传》:“在创作上,我主张相互宽容”,“应当循着改编者的’理解’思路去分析43集《水浒传》的创作得失”;其次,他深谙艺术创作规律,对于存在的问题,虽君子谦谦,然直言不讳,比如对于电视剧《水浒传》,他认为“遗憾的正是改编者对原著中宋江形象的精神、性格的演变发展轨迹表现得过于简单,甚至在相当程度上把这个重要人物当成了一种“投降主义”的意念”;再次,他不拘泥于“作品分析”式的评论,而是将作品放在时代文艺创作洪流中审视。如他认为电视剧《咱老百姓》“以促进中华民族电视文化健康繁荣的战略眼光,摆脱世俗功利的羁绊,精心组织创作”,“有一种看法,认为电视剧艺术是’俗文化’,只能’从俗’’媚俗’。其实不然。《咱老百姓》就绝非如此”。特别值得学习的,是作者敏锐捕捉到艺术创作之病态,勇于直面艺术界复杂的现象和混乱的意识,据理力争,立论坚定,如“我们反对鹦鹉学舌,食洋不化,生搬硬套一些不合国情不切实际的理念来逆向对传统经典中蕴含的有生命力的文化基因和价值取向进行解构甚至颠覆”。他的判断明确,观点掷地有声,宛若“藏在花丛中的大炮”。
读此书还有两个基本判断:一、作者是当代中国电视剧研究第一人。80年代初中国的电视剧艺术刚刚恢复,时代的大潮引领作者研究视野的转向:从文艺理论到电影研究到电视剧评论。不难发现,作者参与众多电视剧的创作与研讨,飞天奖等专业奖项的评选,他观看电视剧的数量之巨,花费的时间之多无人企及,他是中国电视剧艺术成长的亲历者,最长情的关注者。作者对电视剧及其他类型艺术作品审美体验的独到领略,缜密的分析,展现了作者的唯物史观和深厚的哲学修养。二、作者是当代个人在《光明日报》发表艺术评论的第一人。他发表的文章数量最多,他的思想对电视剧、电影等艺术审美、艺术评价具有时代引领意义。
仲呈祥
仲式评论观察锐利,立意高远,文风质朴,言语练达。仲呈祥先生是评论家中的语言大师,言辞犀利的批判,不经意的幽默、讽刺,藏于平实文字中的真诚与激情,具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的语言组织,是仲式评论之况味。
弹指一挥间,仲呈祥先生与《光明日报》互相成就的四十年,为艺术立言。一篇篇佳作挥笔如麾,见证了中国文艺创作的繁荣。
(冯亚: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转自《中国艺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