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光永:《人民公社拾记》连载12

张哥文化 2024-06-18 18:09:48

编者按:《人民公社拾记》是故乡山东省临朐县傅光永同志精心创作的乡土文学精品。傅光永同志在临朐县长期担任县和乡镇(人民公社)领导工作,亲自参与并实践了人民公社时期的生产、建设工作,曾经担任亚洲第一浆砌石连拱大坝---九山淌水崖水库工程的总指挥,任职农村工作数十年。作者怀着对临朐人民和临朐土地的热爱,以精致、鲜活、朴实的文字,记述了人民公社体制下的临朐农村的真实生活、乡土风情和百姓故事,这是具有我故乡特色的临朐故事,是记录和再现故乡临朐县人民公社生产、生活和艰苦奋斗的开山之作,也是全国同领域、同题材的上乘之作,是一部记录以临朐人民为代表的山东人民在齐鲁大地上社会主义初期建设的《创业史》。

为让更多的人了解那个时代临朐人的思想感情、生产生活、民俗风情,以及老一辈临朐人艰苦奋斗的创业故事,激励临朐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弘扬沂蒙精神和淌水崖精神,传承优良传统,以蓬勃昂扬的姿态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开拓进取,砥砺奋进,征得作者同意,从今天开始,特以连载的形式把《人民公社拾记》奉献给大家。

《人民公社拾记》连载之十二

大 队 长·造林

=========================

以下是正文连载,接上期,敬请阅读:

有户人家分家,当舅的硬要行使舅爷的权力,还说:“少了大队长还分不了家?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男人满街跑!”结果弄了个灰头土脸。三儿子脾气大,嫌家分得不公道, 当着娘家舅的面把个大铁锅砸了个稀巴烂。不得已,请来了大队 长。大队长看着一堆碎铁片,问:“谁砸的?!”老三理直气壮 回一个字:“我。”大队长想都没想,一句话:“这锅就分给你!” 不大一会儿,家分完了。

这次,大队长破例没吃这户人家的分家饭。娘家舅两手抓住 大队长的手不放,执意留大队长吃饭,大队长笑了:“你先去找个锔锅匠,把锅锔好了,再说吃饭的事。”

造 林

上世纪五十年代,上级号召植树造林。栽树,老宋的思想最接茬。宋家在旧社会是贫农,地无一垄,草房一间,靠给财主打短工过日子,小时候摘了财主家十几个柿子被暴打一顿。说起来,那财主和老宋还是本家,论辈分老宋喊老财主三爷爷。“三爷爷”打人还不算,损起人来那叫挖心蒂把子,说:“想吃柿子自己种柿子树去!”地是地主家的,山是地主家的,上哪栽柿子树去?难道把柿子树栽炕头上?栽头顶上?明摆着是窝囊人。老宋从小就是一个“犟煞孙”,从不服硬。打那时起就立志栽一山柿子树,让村里的穷孩子有柿子吃。现在山是集体的了,上级号召植树造林,打心底里接茬!

为了解决树苗的问题,他和队干部背着铺盖卷和煎饼步行去泰安,从泰山脚下买来马尾松和刺槐种子,学来了育苗和植树的方法,还带回了冯玉祥将军的《护林诗》:“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他把这首诗让

人写下来念给大伙听,才要动手栽树,护树的“紧箍咒”就先紧起来。他在社员大会上 讲话,一句一个坑,说得社员心服口服:“大家伙知道为什么年 年发大水?村里十家就有九家半受过大水的祸害,山上光秃秃的 见雨就发水;冯玉祥是个什么人?早先和蒋介石打过仗,后来又成了一伙的,他一个旧军阀还知道栽树好,咱庄户人家更应该知道栽树好。树栽好了,水就不发疯了,大家伙就有柴烧了,有了木头就不愁没有钱花。给儿孙攒下十囤谷,不如留下一山树!”

大队长栽树的痴情,把全村老少都带动起来了。大人挖树坑, 体力弱的妇女和小孩在山下加工营养钵育苗。

营养钵育苗是泰安的经验,用黄土拌上土肥,搅拌成硬泥团, 加工成一个个“窝窝头”,在“窝窝头”的眼里放进一粒浸泡后 正欲发芽的树种,再用软泥巴封口。之后,把成千上万的营养钵 整整齐齐地摆放进育苗畦,人工洒水养护,遇上天冷还要用柴草覆盖保温。这样育苗成功率极高,发芽率几乎是百分之百。待树苗长到二十公分左右时,用筐装了挑上山,一个树坑填一棵带营 养钵的树苗,这种植树法成活率百分之九十以上。

也有人形象地把营养钵比作蒜臼子,大人小孩都记熟了一段 顺口溜:“蒜臼子,上了万,不拤(捣)椒子不拤蒜。窝窝里撒上一粒种,一棵树苗往外钻。小车推,架筐担,松树刺槐栽满山。”

那时节,我已有五六岁,经常随了学生队伍参加营养钵的加工活动。一群孩子兴致勃勃地大战打谷场,将一块泥团高高举过头顶,然后奋力摔下,总得摔个十几下,泥团泛浆了,揉成一个窝窝头,抠一个眼,一个营养钵就成了。场院上一片摔泥之声, 也夹杂着孩子们开心的叫喊声,场面十分热闹。

大点的孩子借机 玩放泥炮,泥团上抠个眼,往眼里吐口唾沫,朝下使劲摔,响声如点燃了爆竹。你摔我也摔,响声此起彼伏。孩子毕竟是孩子,玩心重,不出活,半天下来,营养钵做不了几个,却弄一身泥巴。小时候,鼻涕多,有了鼻涕就用沾满了泥巴的小手去擦,鼻涕没擦干净,泥巴却糊了一脸。有时,小伙伴之间故意打闹,你抹我 一把,我抹你一把,小脸上只露出嘴巴和眼睛。现在想来,山里那几千亩山林也有我一份贡献,有幸赶上了栽树的那个年代。

几年后,山上绿了,几千亩光秃秃的山变成了绿海。以往, 每逢大雨,洪水卷着沙土涌进村前的小河里,久而久之,河床变高, 洪水四溢,冲毁庄稼甚至冲走房屋,危及人畜安全,百姓们备受 洪涝灾害的威胁。有了山林,水变清了,即便是遇到大暴雨,洪 水也不再那么凶猛。平常清清的河水中鱼虾成群,清晰可见。我 们小的时候,经常结伴下河网鱼捞虾抓蟹子,每每收获颇丰。抓到鱼蟹就地用火烧了吃,生熟不论,还美其名曰“生吃螃蟹活吃 虾”。虾米捞得多了就拿回家,用水一焯,虾米变得鲜红,腥味 加清香扑鼻而来,如果加一两枚鸡蛋或嫩韭菜炒来吃,那香、那美, 不是我等用笔能描写出来的。时间过去几十年了,每每回忆起这些,还常常流口水。

在这里特别要记叙的是,大队长没有忘记自己曾经立下的志向,栽上一山柿子树。他组织林业队的人在荒山坡和地头堰边栽 了大量的柿子树和软枣树(软枣能嫁接柿子树),没过几年,老少爷们真的吃上了甜甜的柿子。可惜,前些年有人把不少树形好的柿子树挪到了城市的街头和机关院内,小时候抬头可见的满坡柿子树所剩不多了。如果人真有在天之灵的话,大队长他老人家 一定会暴跳如雷!有他在,柿子树就不可能被挖走。事已至此, 已无力挽回,感叹几声罢了。

经过七八年的不懈努力,荒山上栽满了树,有用材林,也有果树。槐树、松树、柞树,还有柿子、栗子、桃树、杏树。记得 到了秋天的时候,家家都煮“丰收锅”:地瓜和嫩玉米放大锅底层,上面放鲜枣、毛桃和栗子,干棒子生火,慢慢煮,枣鲜、桃甜、栗子面,地瓜玉米也变得果味俱全。隔几天,来一顿,不喝酒都醉。

到了冬天,乡下难得见到干鲜果,我们村里家家有黑枣和柿 皮,老人家将其放在梁顶上,隔三差五给孩子们打一次牙祭,考 试成绩好了,柴禾拾的多了奖励一把。小孩们常常躺在炕上望梁 顶,望着望着嘴里就生出唾沫。

1960年遭遇全国性生活困难,山里的树救了许多人的命。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下次连载

作者简介

傅光永,山东省临朐县九山镇褚庄村人,曾任九山公社党委常委兼淌水崖水库工程指挥部总指挥,沂山乡、五井镇党委书记,县外经贸委主任、临朐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县政府党组成员,退休后任县关工委副主任,著有作品《人民公社拾记》

0 阅读:0

张哥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