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用文学的形式展现临朐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魅力无限的山水风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恢宏图卷,县委宣传部、县文联组织编辑了《文学里的临朐》作品集。中共潍坊市委常委、中共临朐县委书记刘艳芳为本书作序。
临朐浅鞋
李淑苓
研究民俗的老师们,来我们临朐寻找浅鞋。三四十年代这种奇特的鞋子在这荒山薄岭甚是流行。不管是种田的农人,还是推车担担的买卖人,几乎人人脚上穿的都是这种奇特鞋子,人们习惯称为浅鞋。
但时过境迁,眼下这种浅鞋已无处寻觅,连会做这种鞋子的人也都年事已高,老眼昏花,曾经灵巧的双手早已颤颤巍巍不听使唤。浅鞋一时间竟变得如此稀缺与金贵,看来这物种的确要濒临灭绝了。
在我小的时候,浅鞋正流行。一开春,老婆婆们便将乱麻絮截短,和了煮熟的玉米糊糊,匀匀地摊在木桌上,用双手平平整整拍实了,一张一张放在太阳底下晒干,预备做浅鞋底子用了。她们称这道工序叫“打袼褙”。据说只有用上这种材质,鞋底子才会格外得挺,像木棒一样扭不动,折不弯。
大姑娘小媳妇们,便坐在春日暖阳下纳鞋帮儿。鞋帮硬硬得足足有小半指厚,上面描一个做浅鞋专用的图案“云子头”,似云朵儿从脚前脸匀匀地漫向脚后跟,好瞧又耐穿。
纳鞋帮也不用一般的棉纺线,是蚕丝搓成的细绳儿。那时候我们这儿家家养蚕,每到卖茧子的时候,女人们都要挑出上等的好货色,自已缫丝,专备做浅鞋使用。再穷的人家,也不会吝啬那些能卖出好价钱的茧子。
丝绳儿搓好,用前还须经过一道煮染的工序——将黑色的葵花籽儿用小沙锅熬出黑汁儿,再将白丝绳丢进小沙锅,用文火细细的烧煮。
这活儿是很有一些科技含量的,煮轻了丝绳焦而不韧,煮过了柔而无筋,只有好火候,丝绳儿才会柔柔韧韧的好使。
小钢针穿上这柔柔韧韧的黑丝绳,噔儿噔儿,越纳越带劲儿。大姑娘小媳妇,一坐下来常常整天不动窝儿,直到小小的针脚随了云朵密密匀匀的将鞋帮纳一个遍。
鞋帮早早在春日纳好,但纳浅鞋底子却必须选在三伏天。那时季,阴雨连绵,空气潮潮润润,粗粗的麻绳变得如皮筋儿一般柔柔韧韧,使劲儿拉,远远地甩,一下又一下……
纳浅鞋底子的针脚还有一种固定的样式,不能像纳别的什么底子,“斜格式”“旗子块”“梅花朵”什么的。而浅鞋底子绝对是一色的“列队式”。一行行的针脚,像五六十年代,挤队买紧缺物资,没有一丁点儿空隙。一等纳完,一双鞋底便硬棒棒,沉甸甸,让麻绳针脚儿排一个严严实实。
据说这活儿做起来实在不轻松,哪一个针脚力气没有用足,它就会凸凸的浮在上面。只要拿过底子用力一扭,就知道你偷工减料了没有。
一天下来,大姑娘小媳妇们个个累得手酸臂疼,她们常常是一边比试着活儿一边互相捶打着肩背。而一吃过晚饭,似乎又忘记了一天的辛劳,一边纳凉,一边摸黑赶搓第二天使用的麻绳儿。难怪她们时时口不离曲的哼唱:宁摊严公严婆,不找丈夫大脚……
女人们着急手上的活儿也是有缘故的,因为一到立秋,天虽还炎热,但风儿已变了。姑嫂们当天就能试得出来。这时候再做起这活儿来,麻绳也容易断,纳出的底子也不经穿。所以汉子们穿的浅鞋底子必须赶在立秋前纳好。能干的女人,一个伏天能纳下五六双,这可是一个女人治家过日子的大功绩呢。
天落雪的时候,女人们便将纳好的鞋底和鞋帮一起找了出来。先将底子放在大锅内加水蒸馏一下,再趁热将底子大体扭正了,放在平整的木板上用小铁锤匀匀地颠平。或围在火盆旁,或盘腿坐在坑头上,一边美滋滋地与家人聊故事,一边绱鞋子了。紧赶慢赶,一天也就绱好一双。扔给等在一旁的汉子。看他笑模笑样,一边试鞋子,一边笑说,就这活儿,不是我,还没人喜穿呢。女人也会笑答,你也不喜穿才好呀,我拿到集市上,两身花布一霎就换得回来。
那时候,谁家有女初长成,父母亲常会对媒人说,找个穿浅鞋的就中。可别小瞧轻轻一句“穿浅鞋的”,媒人自然懂得,那是要一个身强力壮,本本分分的庄稼人。是一个抓得起锄镰锨镢,放得下楼耩犁耙的好庄稼把式呢。
姐姐活儿好,到她外出工作的时候,浅鞋底子攒了满满一大包,可后来不光哥哥们不屑一顾,连父亲也不再往脚上蹬。母亲便惋惜得不行。后来母亲走了,在收拾遗物的时候,还存有大包浅鞋底子。姐姐愣愣地看着,好一阵没有言语,只任泪水无尽地滴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