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婿拟提拔医院副院长,洪学智专程找他谈话:有个问题你想过没有

漫步史书 2024-03-27 09:48:49

2008年,电视剧《洪学智》拍摄期间,江苏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想要征集一些有关洪学智的遗物,当时纪念馆的负责人结识了洪学智的三女婿金元,就托他帮忙带话。

金元了解情况以后,回去就同岳母张文商量。

回忆起当年在盐阜军区的经历,张文也有很深的感触。

洪学智与张文是1936年6月结婚,在革命战争年代,夫妻两人整天东奔西跑,实际上并没有太多的东西留下来,张文记得很清楚,她和丈夫结婚的时候,就只有一条被单、一条旧毛毯。

这张旧毛毯倒是跟着洪学智夫妇走过了不少岁月,不过早在1950年驻扎通县时,这张毛毯被他们夫妇赠送给了当地的老百姓。

不过,即便如此,张文还是翻箱倒柜,找到了不少旧东西,其中有一双鞋,是七十年代末他们夫妇住在阜宁期间,房东老大娘送来的两双鞋中的其中一双,另外一双鞋则是被洪学智穿过了。

张文还告诉女婿,当年在盐阜军区的一段往事。

那时在1941年,张文任盐阜军区财务股当出纳,一次急着去开会,随手把账目交给人,结果回来核对时,发现少了100元,这笔数字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张文记得很清楚,回来以后她就被丈夫狠狠责骂了一顿。

尽管盐阜军区的领导干部都劝他们,认识到错误就可以了,但洪学智还是决定自己把这笔钱的缺额补上,要知道那时洪学智每月津贴不过3元,而张文只有1.5元,还要养活一大家子,但洪学智坚持每月发下津贴后,就上交组织,以至于那段时间洪学智一家每天只能吃青菜度日。

从岳母口中听到当年往事,金元还有很深的感触,后来他回去以后把这件事告诉了妻子洪炜,洪炜也忍不住动容,之后接受采访,还多次讲述这个故事。

洪学智夫妇有八个子女,大多数出生在战争年代,跟随着父母,他们其实也吃了不少苦。

长女洪醒华出生于1939年,当时正值抗战最艰难的时期,洪学智夫妇随部队到山西后,考虑到沿途日伪军封锁严重,为了孩子安全考虑,洪学智决定把孩子寄养在老乡家里。

当时洪学智跟老乡家里说的原话是:

“我们是八路军,目前没时间照顾孩子了。如果我们有一天在战场上牺牲,请把她当成你们的亲生女儿吧。”

一直到1951年,洪学智夫妇再回到山西,才把失散多年的女儿找到。

也因为这个缘故,尽管后来环境再如何艰难,洪学智夫妇也没有扔下一个子女,一直在身边抚养长大。

洪醒华后来常说的一句话是:

“我身为红军的女儿,也身为农民的女儿。我既不知道什么是苦,也不知道什么是难。”

洪醒华后来考入吉林医科大学,在甘肃酒泉地区一个农村当过赤脚医生,后来又陆续又调到河南、北京工作,1984年又担任了402医院院长。

1992年洪醒华跟随退休的丈夫回到老家顺德,除了从事医疗工作外,还负责科研工作,承担了国家“九五”重点计划项目,并成功研制出国内唯一不含氟里昂的药用气雾剂,并获得国家表彰。

得益于父母一辈儿的教诲,洪学智几个子女都有不俗的成就。

洪学智对子女的教育,并不是在一天两天内形成的,而是在漫长的工作生活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他常告诫子女的一句话是:

“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人在顺境的时候不要骄傲、得意忘形,要想到会有不顺利的时候;在逆境的时候也不要悲观失望、丧失信心,要想到会有好转的时候。”

对这句话,金元也有很深刻的认识。

洪学智的三女儿洪炜与丈夫金元都是1965年考上清华大学,毕业以后还留校工作了一段时间。

洪炜从小就受到父母的影响,因此她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也从来不敢懈怠,七十年代末,清华大学化工系高分子教研室承担了国防科委和教育部联合下达的研制高强度、高模量新型纤维的任务。当时,这个项目是属于国防军工项目,难度非常大, 洪炜在校期间曾参与这个项目。

洪学智当时了解情况后,还鼓励女儿:

“要知难而上、刻苦钻研,一定要做出成绩,为国争光。”

洪炜后来与学校的同事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才攻克了这个项目难点。

洪炜的丈夫金元也很出色,他在1978年考上了清华大学物理系硕士研究生,1981年毕业后,碰巧遇上了部队医院急需要工科系的研究生,金元被分配到301医院超声波室工作。

其实以金元的学历,完全可以分配到更好的单位,显然在这件事上,有洪学智的影响在其中。

301医院其实早在1957年就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院,隶属于总后勤部,洪学智是1954年2月任总后勤部部长,他对301医院的建设工作是非常上心的。

1980年,洪学智复任总后勤部部长,301医院当时正是其管辖下的单位。

就在女婿赴任的前一晚,洪学智还专门找他谈了一次话,并给他提出了三点要求:

“一要努力学习新业务、新技术,认真钻研、做出成绩;二要多联系群众,尤其要向老专家、老教授学习;三要少说话、多做事。”

金元被分配到301医院工作后,始终谨记洪学智的教诲,特别是在技术钻研上,他与同事以及军内外的专家合作,在众多技术领域均有很大的突破,还发表了十多篇论文以及《临床超声诊断学》等4部专著,并多次荣获国家级的奖项。

1985年,金元出任301医院党委常委兼科训处处长,负责全院的教学和科研管理工作。

毫不夸张的说,能有这份成就,和金元的刻苦努力分不开关系。

1987年,总后勤部要求301医院评议推荐副院长的人选,金元得到众多人的推荐,被列为候选人之一,一开始金元都不知情,一直到后来他才知道。

301医院将评议的副院长人选上报总后勤部,被洪学智看到,他再次出面“干预”。

一日,洪学智把女婿找来谈话:

“医院推荐你当副院长,你知道吗?”

金元老实地回答:

“一开始不知道,后来听说了?”

“有个问题你有没有想过?”

洪学智缓缓说道:

“我是总后勤部部长,如果我同意你当301医院的副院长,我以后怎么领导301医院的工作?”

金元想了一会儿,最后说了一句话:

“爸,您的想法我完全理解。如果我是您,我也会这么考虑的。您放心,我还年轻,当不当副院长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把301医院的科研和训练工作抓好,落实您把解放军总医院办成第一流总医院的要求。”

“你有这样的想法,很好!”

洪学智欣慰的点点头,看着金元说:

“你今后的路还长着呢!”

在询问了女婿的意见后,洪学智毫不犹豫的拿掉了他副院长候选人的资格,尽管医院再三强调,以金元的资历与能力,足以担纲这项众人,但洪学智还是采取了“大义灭亲”的做法。

“父亲始终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做着表率,我心里没有埋怨,反而对他更为敬重。”

金元在301医院一工作就是数年,直至退休后,仍然只是医院医务部副主任。

洪炜后来得知这一情况后,也对父亲的做法表示了理解,她在自己的文章中曾这样写过一段话:

“人的一生虽然漫长,但机会却很少,失去了这次机会,也许意味着还要经历长久的等待,也许意味着将永远失去提升的机会。但父亲这样做是出于公心,让金元心服口服。”

不仅仅是洪炜,洪学智所有的子女都知道,他们不可以利用父亲的名义搞特殊。

洪学智对身边的工作人员以及亲属有八条“严令”:

“不管是我的家人还是别的什么人,不该办的事一定不能办;任何时候都不许用公家的钱请吃请喝;部队和下级送的礼一律不收;下部队吃饭必须交钱,账不结清不走;下部队就餐严格执行“四菜一汤”标准;就餐摆酒一律不喝;饭桌上不许有剩饭;出差不允许子女搭车。”

后来这八条“严令“,几乎就成为洪家的家法。

女儿洪晓京后来回忆她小时候曾说:

“爸爸教育我们要爱惜粮食,吃饭碗里要吃干净。掉在桌上的米粒,他会随手捡起来吃了。他的言传身教,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我们子女8人,衣服都是大的穿过,留给小的再穿。小学的时候,我的棉裤接了好几处,裤腿、裤腰布都不一样,膝盖处还打了补丁。父母教育我们不要讲吃讲穿,要热爱劳动;不要好吃懒做,好吃懒做是万恶之源。”

洪学智有个特别的习惯,就是召开家庭会议,而且几乎是每周都开,哪怕是后来几个子女都长大成人了,也依然延续这个习惯,家里人也从来不敢缺席。

子女小的时候,洪学智讲的一般都是过去革命战争年代的故事,年纪略长,就让他们针对某一件时事发表看法,他负责点评。

洪学智特别教育子女,不能做有损于党和人民的事儿,并告诫他们:

“一定要按规矩办事,要走正道,不要走歪门邪道。你们不要指望我为你们的发展搭桥铺路,你们的路要自己走!”

1968年,大儿子洪虎结婚,洪学智夫妇翻箱倒柜,却怎么也找不到一件送儿子的礼物,只好把一条用了20多年的旧毛毯送去。

这条毛毯还是洪学智在四平战役后,由战友陶铸赠送的。

洪虎后来把这条毛毯一用也是很多年,后来不能再用后,就被妻子徐晓峰小心翼翼的保存了下来,后来被当做文物送到了四平战役纪念馆保存。

有意思的是,洪学智后来还送给儿子一条用了20多年的毛巾被。

这条毛巾被是洪学智在1949年10月随部队南下广州后,用自己的津贴买的,他们夫妇再用了20多年后,又转送给儿子,洪虎夫妇后来又把这条毛巾被给了孙子、孙女用。

一条毛巾被,前后用了60多年。

1998年9月,洪虎调吉林任省委副书记,上任之前,洪学智还谆谆嘱咐儿子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丰满水库大坝的问题,丰满水库大坝修建于1936年,还是日伪时期修建的,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曾计划以水代兵,计划炸掉丰满水库,这样上游的水就会淹了周边的老百姓,后来在水库工人以及地下党人的努力下,才没被破坏

尽管几十年过去,水库从来没出过问题,但洪学智担心以几十年前的技术,水库未必不会不出现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吉林数万民众都要遭殃。

第二件事就是吉林的粮食生产问题,吉林是全国粮食重要的生产基地,要出台各种政策, 保障全国粮食供应。

一直到2002年,洪学智最后一次到吉林视察,在见到儿子后,还反复叮嘱:

“我在吉林工作了18年,对吉林很有感情。你要多为吉林做点实事、好事,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洪学智老将军拳拳之心,让人不禁动容。

0 阅读:21

漫步史书

简介:闲话史书,看历史兴衰成败,几家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