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的烟火是民心,不是雾霾的“罪魁祸首”

涵瑶海潮 2024-02-22 05:38:59

今年的除夕夜,我们又听到了久违的爆竹声声。这是禁止燃放烟花炮竹以来,第一次再次感受到人间的烟火气。然而,头条上有一篇文章却在埋怨“还是禁放好,大年三十的除夕夜,外边的炮竹放了一个晚上,影响了睡觉不说,初一早上还出现了严重的雾霾”,这篇文章点击量达到了几百万,光留言就有近万条。

读了这篇文章,笔者深深地感到,作为人民政府的确不易,管得死了不行,管得松了也不行。其实,今年的除夕夜,各地政府也并没有解除“禁放”的禁令,只是允许在限定的时间和地点内燃放。为了避免责任,也为了多些人情味,今年很多地方对烟花炮竹的燃放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抖音上有网友发了一段视频,他打电话给民警,说今年外边放炮竹的人这么多,是不是国家不管了,民警很有智慧地回答:“有人举报就管,没有举报就不管”。作为平民百姓,大家邻里邻外,别人放炮竹,你举报这不是故意与邻为敌吗?之所以说民警的回答是智慧的,这让我想起了弹性的工作方式。往年禁放严格,虽然没人举报,人们还是不敢放爆竹的,因为只要政府想管,一定有很多办法,如果你燃放炮竹了,总会有人找上门。

其实,今年除夕夜的炮竹声就是民心。在疫情期间,各小区封闭,到了大年三十和春节,小区里死寂一般,没一点喜庆气息,甚至很多人还把疫情流行的原因归结为禁放政策,因为根据多年的传统文化习惯,除夕燃放炮竹就会为了驱邪。虽然专家们没有说出其中的科学依据,但专家也没有拿出来燃放爆竹能造成雾霾的理由。禁放政策出台后,地方政府虽然又多了一项职能,可依旧还会有雾霾。

民心是一点点积累的,政府职能再强大也要顺应民意,政府的工作人员心里也很明白,都是一代一代从农民走出来的,都受过传统文化的熏陶,但凡四五十岁甚至三十来岁的人,都还记得小时候燃放爆竹的欢乐场面,包括一些政府官员,大家心里多少都有对少年时的期待,这就是民意。

可是一旦默许了燃放烟花爆竹,又有了不同声音。就像那篇文章里说的,初一早上的雾霾是除夕夜燃放爆竹所致。但留言区的炸锅,却又是另一番意思。众多网友留言中,很多网友纷纷都说“烟花爆竹的味道真好闻”,也有网友说“昨日还是阴霾,初一天空经历了一夜的炮竹洗礼格外晴朗”。甚至有网友说“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言外之意禁放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默许了燃放爆竹,就有人抱怨雾霾了。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社会的包容在于每个人都有发牢骚的权利,但带来负面影响的牢骚,最好不要发到网上。就像这篇文章的作者,或许他是喜欢安静的人,第二天又刚好去值班,除夕夜匆匆赶回了家,初一早上给家里老人拜了年,在赶回去的路上遇到了雾霾。当然这只是善意的猜测,有时候宁愿去善意地看别人,也不能把一个人的负面情绪扩大和歪曲。作为文章的作者,看到阅读量如此大,网友留言那么多,并且都是批评指责的声音,应该对自己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做一个回复和解释。

我们的社会就是如此,我们的文化也不同于西方。中国社会是以群体为主的,你个性再鲜明也得收敛,假如也像西方那样崇尚个性自由,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下,混乱不堪不说,我们积淀多年的多年优秀传统文化还会丢失。

也许有人会说,只要法律制度健全了,社会不就有序了吗?其实,制度不在多少,而在于公平,这个公平就是要尊重和保护好大多数人的利益。中国历史之所以曲折,之所以朝代更迭,根本原因不在于制度的多少,而是制度是否公平。秦朝时律例严苛,还是有人造反,汉初时刘邦占领长安,仅约法三章,却是人心归顺。

如今的禁放政策,个人觉得在2024年的春节执行得就很好,既符合了民意,政府也有了面子。可仍有少数人抱怨、指责政府说禁放政策没执行好,他们才是让社会混乱的人。

有时候公平不是执法必严,而是有人情味地顺应民心,这个民心不是法律和制度所在,而是大多数人的利益和诉求,既然这样,我们在制定法律和制度时何不考虑“人心”这个因素呢?所谓的科学决策,无非就是符合民意罢了。当然,这里的“人心”和“民意”,不是少数人的诉求和意志,它是大多数老百姓的诉求。

本文作者予言,源自公众号“思想者札记”(ID:SXZzhaji)

0 阅读:0

涵瑶海潮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