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玉听琴:栊翠畸人能解意,怡红公子可知音

涵瑶海潮 2024-03-13 08:42:15

七律·双玉听琴

王应民

风雨潇湘冷气侵,堪怜弱弱客中人。

强拨几首凄凉曲,难抚一颗寂寞心。

栊翠畸人能解意,怡红公子可知音。

焉知缭绕琴声处,个里情怀谁与分。

“双玉听琴”的故事出现在《红楼梦》续书的第八十七回,故事始于宝钗,结于妙玉。

却说宝钗寄书与黛玉,大概意思就是:叹冷节遗芳,如吾两人也。感怀触绪,聊赋四章,匪曰无故呻吟,亦长歌当哭之意耳。附寄来骚体诗四章,表达“忧心炳炳兮发我哀吟,吟复吟兮寄我知音”之意。黛玉看了,不胜伤感,解之惺惺相惜之意。

傍晚,黛玉看林鸟归山,夕阳西坠,情不自禁地联想南方旧景,思虑个人现状:“今日寄人篱下,纵有许多照应,自己无处不要留心。不知前生作了什么罪孽,今生这样孤凄。真是李后主说的‘此间日中只以眼泪洗面’矣!”

一时觉天凉,命雪雁将一包小毛衣服抱来,无意中看见内中夹着宝玉病时送来的旧手帕,自己题的诗,上面泪痕犹在,里头还包着那剪破了的香囊扇袋并宝玉通灵玉上的穗子,不觉簌簌泪下。乡情未了,恋情依旧,却都无可奈何。

黛玉回头把宝钗的诗又拿出来瞧了两遍,叹道:“境遇不同,伤心则一。不免也赋四章,翻入琴谱,可弹可歌,明日写出来寄去,以当和作。”遂濡墨挥毫,赋成四叠。又将琴谱翻出,合成音韵,与自己做的配齐了,然后写出,以备送与宝钗。又将自己带来的短琴拿出,调上弦,操演了指法。黛玉在南边学过几时,虽是手生,到底一理就熟。

宝玉这日信步走到蓼风轩,惜春和妙玉正在下棋。到精妙处,宝玉在旁情不自禁,哈哈一笑,把两个人都唬了一大跳。妙玉微微的把眼一抬,看了宝玉一眼,复又低下头去,那脸上的颜色渐渐的红晕起来。因站起要回庵里去。

妙玉笑道:“久已不来这里,弯弯曲曲的,回去的路头都要迷住了。”宝玉道:“这倒要我来指引指引何如?”妙玉道:“不敢,二爷前请。”这里用曲笔透露出妙玉的小心思,把宝玉和妙玉的微妙关系不露声色地穿插其中。作者这些大量笔墨,包括上一回“寄闲情淑女解琴书”,都是为“双玉听琴”做的铺垫,可见这里续书笔法之严谨直追曹氏。

二人离了蓼风轩,走近潇湘馆,忽听得抚琴之声。遂在山子石坐着静听,甚觉音调清切。只听得低吟道:

风萧萧兮秋气深,美人千里兮独沉吟。  

望故乡兮何处,倚栏杆兮涕沾襟。  

歇了一回,听得又吟道:  

山迢迢兮水长,照轩窗兮明月光。  

耿耿不寐兮银河渺茫,罗衫怯怯兮风露凉。  又歇了一歇,里边又吟道:  

子之遭兮不自由,予之遇兮多烦忧。

之子与我兮心焉相投,思古人兮俾无尤。

妙玉道:“这又是一拍。何忧思之深也!”宝玉道:“我虽不懂得,但听他音调,也觉得过悲了。”里头又调了一回弦。妙玉道:“君弦太高了,与无射律只怕不配呢。”里边又吟道:  

人生斯世兮如轻尘,天上人间兮感夙因。

感夙因兮不可,素心如何天上月。

妙玉听了,哑然失色道:“如何忽作变徵之声?音韵可裂金石矣。只是太过;恐不能持久。”正说时,听得君弦蹦的一声断了。妙玉站起来连忙就走。宝玉道:“怎么样?”妙玉道:“日后自知,你也不必多说。”竟自走了。

黛玉已达到人琴合一的境界。史记云:“高渐离击筑,荆轲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虽说琴曲是黛玉由感而发,但听在妙玉耳中或有不祥之意。尤其琴弦断了时,妙玉的动作、言语,更是出人意外。

妙玉归去,独自凭栏,忽听房上两个猫儿一递一声厮叫。那妙玉忽想起日间宝玉之言,不觉一阵心跳耳热。自己连忙收慑心神,走进禅房,仍到禅床上坐了。怎奈神不守舍,时觉有许多王孙公子要求娶他,又有些媒婆扯扯拽拽扶他上车,一回儿又有盗贼劫他,竟自走火入魔了。惜春听了此事也默默无语:“妙玉虽然洁净,毕竟尘缘未断。”

《红楼梦》一书写事多前后关联,前有铺垫,后有呼应。琴弦似心弦,妙玉从断弦中悟出缘分已断。可这是黛玉和宝玉的缘分呢?还是她和宝玉的缘分呢?是或两者都有?我们看看第八十七回的回目“感秋声抚琴悲往事,坐禅寂走火入邪魔”和内容,且慢慢领会。

作者简介:王应民,网名菊花仙人,秦皇岛市抚宁区第九营村人,天津市红楼梦研究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注:翟海潮、范文义、刘承彦主编的《诗画品红楼》一书已于2021年1月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当当、京东、天猫有售。

0 阅读:0

涵瑶海潮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