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桓温—快意恩仇的一代权臣

斐斐谈国际 2024-05-06 02:55:49

晋怀帝永嘉六年,也就是公元312年。

在遥远的西方,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基督十字架力量的指引下,成功在罗马城外打败篡位者马克森提乌斯,并开始宣布基督教合法化。

而在东方,正在经历永嘉之乱的晋朝北方大地上,晋怀帝司马炽终于被第四次攻打洛阳的汉赵皇帝刘聪所俘虏,另一边,汉赵大将,十六国传奇人物石勒在折戟寿春之后,在谋主张宾“先定河北,后争雄天下”的“石勒版隆中对”的指导下,终于结束其四处游击作战的战略行动,进军河北,占据襄国这一战略要地,石勒终于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战略大本营和根据地。

乱世

当然,本文的主角并不是此时开始雄霸天下的石勒,而是此时刚刚在南边谯国龙亢(今安徽省怀远县)出生的大胖小子,桓温。

少年英雄,东晋初代网红

桓温,字元子,出身于谯国桓氏,是时任宣城太守桓彝的长子。

与其他许多历史名人一样,桓温幼时就与众不同。大名士太原温峤,当时作为并州刺史刘琨的使者来到江东,与桓彝交好,初见桓温时,曰:"此儿有奇骨,可试使啼。"及闻其声,曰:"真英物也!"以峤所赏,故遂名之曰温。峤笑曰:"果尔,后将易吾姓也。"

温峤觉得这胖小子骨骼清奇,长大必是个英雄人物。而桓温也因为温峤的欣赏称赞,桓彝为儿子起名为桓温。

按照史书的传统套路,应该写一写幼年桓温过目不忘之类的神通,反正就是异于常人就对了。

但故事的发展却非常出人意料,《晋书》史载:

“彝为韩晃所害,泾令江播豫焉。温时年十五,枕戈泣血,志在复仇。至年十八,会播已终,子彪兄弟三人居丧,置刃杖中,以为温备。温诡称吊宾,得进,刃彪于庐中,并追二弟杀之,时人称焉。”

忽然故事节奏来了180°的急转弯。公元327年,东晋爆发苏峻之乱,桓温的父亲桓彝在次年被叛军韩晃所杀,泾县县令江播亦参与其中。

十五岁的桓温枕戈泣血,志在复仇。估计他也学习他的终生偶像刘琨一般,闻鸡起舞,苦练武艺,持续三年终修炼有成,于是下山复仇。当时泾县县令江播已经去世,但是杀父之仇并不会人死债消,江播的三个儿子成为桓温的复仇目标,所谓父债子偿。于是有了史书记载的武侠小说里的情节,武力超群的桓温仍在江播的葬礼上,且在江家兄弟三人有准备的情况下,强杀三人。

这在当时并不是罪行,反倒是为父报仇的正义举动,所以以高超武技连杀三人的桓温非但没有被惩罚,还得到了当时人们的称赞。

桓温的脸上长有七颗星(估计是七颗痣),为人性格豪爽,长得英姿勃发。桓温的好友沛国刘惔这么称赞桓温,说他像孙权、司马懿这样的大牛人。

“惔尝称之曰:"温眼如紫石棱,须作猥毛磔,孙仲谋、晋宣王之流亚也。”

侠客兼义士的桓温,其名气在东晋大地上广泛传播,成为当时年轻人心中的新一代偶像,是东晋的初代网红,名气之大,甚至惊动了东晋皇家,于是乎,桓温命运的齿轮开始急速转动。

东晋局势

为什么呢?这司马家看上了一表人才的桓温,将南康长公主嫁给了他,从此桓温的官运亨通,升迁之快,为当时世家大族所瞩目。当然,我猜是当时被世家架空的司马氏想广泛培植新的力量来对抗王谢等把持朝政的大族。

“选尚南康长公主,拜驸马都尉,袭爵万宁男,除琅邪太守,累迁徐州刺史。”

时代翘楚,真六边形战士

时任徐州刺史的桓温当时与荆州刺史庾翼交好,两人均有匡扶社稷的志向,庾翼也多次向晋明帝推荐桓温。

“翼尝荐温于明帝曰;"桓温少有雄略,愿陛下勿以常人遇之,常婿畜之,宜委以方召之任,托其弘济艰难之勋。"翼卒,以温为都督荆梁四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假节。”

公元345年,也就是永和元年,对,就是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那个永和九年年号。这一年庾翼病逝,33岁的桓温经过一番政治博弈,在何充的支持下,接替庾氏成为绝对战略重镇的主导者,荆州刺史。

33岁的州刺史,还是仅次于扬州的第二强实力州,桓温的仕途实在是太顺了。相比较而言,南朝第一猛男,刘裕,那可就太惨了。33岁的刘裕还在乡里吃喝赌,而且输的倾家荡产,差点成为流民,被迫无奈才于37岁时从军乞活。

估计东晋朝廷万万没想到,这边刚努力把庾氏掌控多年的荆州夺了回来,交给桓温这个不是高门大族出身的驸马爷,哪知道这荆州要地桓温一占据就占了30余年,并将荆州经营的铁桶一般,成为只认桓氏的革命根据地兼北伐大本营。

东晋、成汉、后赵对峙

灭国之功

桓温出镇荆州时,当时的国际局势是这样的:

(1)西边长江上游的巴蜀之地被氐人李氏的成汉政权占据,此时的成汉国内刚刚经历反叛动乱,汉主李势又不管国事,荒淫无道,导致国内中外离心。

(2)北方即是一统中原的后赵石虎政权,尽管石虎是历史上出了名的的统治残暴,但后赵军力确实依旧强大。

显然,对于有着雄心壮志的桓温来说,守住荆州根本不是自己的战略目标,建功立业才是他所追求的。处于成汉和后赵包围的荆州之地,显然,桓温要想建功立业,后赵是万万惹不起的,能打主意的只有西边国势衰弱的成汉。

但是荆州军内部却有分歧,江夏相袁乔一番话坚定了桓温伐汉的意志。

“安西将军桓温将伐汉,将佐皆以为不可。江夏相袁乔劝之曰:"夫经略大事,固非常情所及,智者了于胸中,不必待众言皆合也。今为天下之患者,胡、蜀二寇而已。蜀虽险固,比胡为弱,将欲除之,宜先其易者。李势无道,臣民不附,且恃其险远,不修战备。宜以精卒万人轻赍疾趋,比其觉之,我已出其险要,可一战擒也。蜀地富饶,户口繁庶,诸葛武侯用之抗衡中夏,若得而有之,国家之大利也。论者恐大军既西,胡必窥觎,此似是而非。胡闻我万里远征,以为内有重备,必不敢动;纵有侵轶,缘江诸军足以拒守,必无忧也。"温从之。”—《资治通鉴·卷九十七》

这段话对于桓温来说,无异于桓温版的隆中对。犹如刘备当年那般,占据荆襄,西征巴蜀,占据益州、汉中,以待天下有变,派一上将出益梁攻秦川,桓温自率荆襄之众击宛洛。

身处荆州这个两面受敌的战略要地,桓温深知长江防线完整的重要性,不然就可能是新的一轮“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的结局。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后方不稳,何谈北伐大计!

说干就干。

东晋舟师

公元346年十一月,也就是桓温入主荆州的第二年,桓温在未得到朝廷明确允许的情况下,率军7万沿水路逆流而上,西征巴蜀,来了个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

桓温伐蜀

“朝廷以蜀道险远,温众少而深入,皆以为忧,惟刘惔以为必克。或问其故,惔曰:"以博知之。温,善博者也,不必得则不为。但恐克蜀之后,温终专制朝廷耳。”—《资治通鉴·卷九十七》

这一次西征,桓温主打闪电战。在桓温出兵3个月后,成汉才反应过来集合兵力阻击。

到了次年三月,桓温军在彭模分兵,参军周楚、孙盛率老弱病残军力守辎重,其余精锐部队仅带3天口粮,在桓温的率领下闪电急行军,如狼似虎的晋军沿途三战三捷,直捣成都。汉主李势集合全部军力在笮桥与桓温决战。

交战

这一次战役发生了戏剧性一幕。双方激战正酣之际,桓温参军龚护战死,连桓温所骑的战马都被箭矢射中,战况之激烈可见一斑。晋军本就处于急行军之后的强弩之末,看到主将战死,都想惧战撤退。哪知鼓手并没有鸣金收兵,而是误敲了进军鼓。袁乔拔剑督战,晋军于是重整士气,再度攻击,本就人心不稳的成汉军终于崩溃。

桓温乘势拿下成都,汉主李势逃至葭萌后见大势已去,遂投降桓温,立国43年的成汉就此灭亡。

“势悉众出战于成都之笮桥,温前锋不利,参军龚护战死,矢及温马首。众惧,欲退,而鼓吏误鸣进鼓;袁乔拔剑督士卒力战,遂大破之。”—《资治通鉴·卷九十七》

拥有灭国之功的桓温,该得什么奖励呢?

“朝廷论平蜀之功,欲以豫章郡封桓温。尚书左丞荀蕤曰:"温若复平河、洛,将何以赏之?"乃加温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临贺郡公;加谯王无忌前将军;袁乔龙骧将军,封湘西伯。”

名声大振的桓温引起朝廷忌惮,于是大名士,扬州刺史殷浩被推举出来,参综朝权,与桓温抗衡。

当然,西征巴蜀之地,对于桓温来说只是开胃小菜,他真正的目标仍是北伐。桓温为此枕戈待旦,就看天时了。

天时已至,三次北伐

公元349年,永和五年。桓温所等待的天时终于来了。羯族建立的后赵,皇帝石虎病死,引发石氏皇族多次内战,最终汉人冉闵掌控实权,煽动汉人屠灭羯族,北方大乱,桓温想北伐,却因朝廷担心其势力过大而被阻止,于是桓温在接下来数年以多种手段逼迫朝廷北伐,朝廷用来与桓温抗衡的殷浩多次北伐却一败涂地,桓温趁势逼迫朝廷废黜殷浩,得以遥控朝廷。

“温复进督司州,因朝野之怨,乃奏废浩,自此内外大权一归温矣。”《晋书·桓温传》

桓温北伐

公元354年,永和十年。桓温率步骑四万开始第一次北伐,出江陵取道襄阳,步行军至淅川(今河南淅川),然后从武关进攻关中。同时,命令梁州刺史司马勋出子午道进军关中,这正是当年诸葛亮所设想的北伐场景。

桓温第一次北伐

桓温步军长驱直入,在峣柳关(今陕西蓝田)连败秦主苻健的军队,兵锋直达长安东面的灞上,长安城就在前方。

“夏,四月,已亥,温与秦兵战于蓝田。秦淮南王生单骑突陈,出入以十数,杀伤晋将士甚众。温督众力战,秦兵大败;将军桓冲又败秦丞相雄于白鹿原。”《资治通鉴·卷九十九》

居民“持牛酒迎温于路者十八九,耆老感泣曰:‘不图今日复见官军。’”在三辅郡县皆来降的情况下,秦主苻健只得退保长安深沟自固,不敢交战。

东晋、前秦、前燕对峙

桓温来时,由于陆地运输上的困难,没有能够多带粮食,准备以战养战,拿关中快成熟的春麦作为粮食。却没想到苻健坚壁清野,因此对峙之下的晋军极度缺粮,是年九月,桓温只得退兵。这次北伐,桓温遇到了绝世强人王猛,可惜看破桓温的北伐意图,没有跟随桓温。

桓温第二次北伐

公元356年,永和十二年,桓温率军自江陵北上,开始第二次北伐,大败盘踞洛阳的羌族酋长姚襄(其弟姚泓是后秦的建立者),收复洛阳,修复西晋皇陵。但因随后的东晋朝廷权力斗争,公元365年,洛阳等地又告失守。

桓温第三次北伐

公元369年,太和四年,桓温通过种种手段,身兼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加扬州牧、徐、兖二州刺史,东晋最重要的荆、扬两镇全部落入桓温手中,桓温得以掌控了东晋全部精锐部队,于是发起第三次北伐,目标是鲜卑慕容氏建立的前燕。与第一次北伐过程及其相似,北伐初期连战连胜,一直打到黄河北岸的枋头,逼得前燕慕容氏想要迁都,回东北老家。

大军出击

如此大好形势,一向求稳的桓温因怕冒进折损军力,希望慕容氏主动投降而错过战机,最终在北方持续大旱水路断绝的情况下,焚毁船舰,丢弃辎重兵器,粮尽而步行撤退,被前燕名将慕容垂追杀,惨败而归,损失了3万多人,东晋收复的淮水以北的失地,重又丧失。

交战

桓温北伐的失败,正如前燕谋臣申胤所预料的:“以温今日声势,似能有为,然在吾观之,必无成功。何则?晋室衰弱,温专制其国,晋之朝臣,未必皆与之同心,故温之得志,众所不愿也。必将乖阻,以败其事。又,温骄而恃众,怯于应变。大众深入,值可乘之会,反更逍遥中流,不出赴利,欲望持久,坐取全胜;若粮廪愆悬,情见势屈,必不战自败,此自然之数也。”(《资治通鉴·卷一百二》)

桓温北望中原

桓温时期的东晋门阀势力还是很强大的,对桓温的掣肘也是显而易见的。当然,次等士族出身的桓温骨子里还是非常渴望提升桓氏门第,融入一流门阀的,因此尽管已经大权在握且不被所谓的一流名士们所接纳(兵,那可嫁女与之!),作为真名士的桓温对待王谢等一等大族还是非常客气,敬畏这个文化圈子。否则,精明如桓温,怎能不知道谢安等人在加九锡这事上搞鬼忽悠他呢。

除了朝廷这些反对派,桓温主要还是儿子不行,自己又感觉时日无多,好面子的他想想篡位这事还是算了吧。

对比几十年后的刘裕,桓温可真是斯文人。

段子金句,真名士自风流

除了军事、谋略、武力在线,桓温也是真名士,真性情,金句大王。《晋书》《世说新语》要是没了桓温的故事,那就要失色很多。

(1)在北伐前秦时,在北方见到一位老奶奶,乃是桓温毕生的偶像,刘琨刘司空当年府上的婢女。这位老婢一见桓温就痛哭流涕,桓温问她是何缘故,老婢回答桓温很像刘琨。哎呀,这一句话真是直挠桓温内心瘙痒处,真是浑身舒坦,一时间桓温戏精上头,真性情流露,这哪是统帅三军的统帅的所作所为呀,简直就是追星一族。

“初,温自以雄姿风气是宣帝、刘琨之俦,有以其比王敦者,意甚不平。及是征还,于北方得一巧作老婢,访之,乃琨伎女也,一见温,便潸然而泣。温问其故,答曰:"公甚似刘司空。"温大悦,出外整理衣冠,又呼婢问。婢云:"面甚似,恨薄;眼甚似,恨小;须甚似,恨赤;形甚似,恨短;声甚似,恨雌。"温于是褫冠解带,昏然而睡,不怡者数日。”

每次看到这一段,都得捧腹大笑,桓温确是真性情。

(2)第二次北伐姚襄时,桓温从江陵出发,路过金城,见到以前做琅琊内史时所种植的柳树,都已经粗有十围,不由得触景生情,说出了那一句千古名句:"木犹如此,人何以堪!",让人仿佛看到了桓温攀枝执条,泫然流涕,这场面令人唏嘘不已。

(3)有人问谢安石、王坦之优劣于桓公。桓公停欲言,中悔,曰:“卿喜传人语,不能复语卿。”(《世说新语》品藻第九)

有人向桓温问起谢安石和王但之两人的优劣。桓温正要说,中途后悔了,便说:“你喜欢传别人的话,不能再告诉你。”

(4)桓大司马乘雪欲猎,先过王、刘诸人许。真长见其装束单急,问:“老贼欲持此何作?”桓曰:“我若不为此,卿辈亦那得坐谈?”(《世说新语》排调第二十五)

大司马桓温趁着下雪要去打猎,先去探望王仲祖、刘真长等人。刘真长看见他的装束单薄紧窄,问道:“老家伙穿着这身衣服要做什么?”桓温说:“我如果不穿这种衣服,你们这班人又哪能闲坐清谈?”

没有我的负重前行,哪来你们的岁月静好啊?

(5)桓公卧语曰:“作此寂寂,将为文、景所笑。”既而屈起坐曰:“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邪!”(《世说新语》尤悔第三十三)

桓温躺在床上和他的亲信说道:“做这种寂寂无闻的事,将会被文帝(司马师)、景帝(司马昭)所耻笑。”接着一下坐起来说:“既不能流芳百世,难道也不值得遗臭万年吗!”

(6)桓宣武平蜀,以李势妹为妾,甚有宠,常著斋后。主始不知,既闻,与数十婢拔白刃袭之。正值李梳头,发委藉地,肤色玉曜,不为动容。温平蜀,以李势女为妾。郡主凶妒,不即知之。后知,乃拔刃往李所,因欲斫之。见李在窗梳头,姿貌端丽,徐徐结发,敛手向主,神色闲正,辞甚凄婉。主于是掷刀,前抱之曰:‘阿子,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遂善之。

这是成语我见犹怜的出处。

这些故事极大的丰富了桓温的形象,将桓温极其复杂的人格立体化,真名士,真枭雄也。

1 阅读:46

斐斐谈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