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军的开国将帅中,枪法准的大有人在,比如王树声大将、王宏坤上将、许世友上将、韩先楚上将、杨勇上将、张爱萍上将等等。不过,鲜为人知的是,开国大将粟裕其实也是一位弹无虚发的神枪手。
打小的时候粟裕,粟裕便对舞刀弄枪有着浓厚的兴趣。
彼时,粟家有一位名叫阿坨的长工,此人身手矫健,精于狩猎,一杆老式火铳在他手中,指哪打哪,百发百中。年少的粟裕对阿坨充满了崇拜,常常缠着他要学打猎。
阿坨拗不过粟裕的软磨硬泡,便带着他一起上山。茂密的树林中,危机四伏,也充满了挑战。阿坨教会了粟裕如何辨识猎物踪迹,如何隐藏身形,如何屏息呼吸,等待最佳的射击时机。
粟裕跟着阿坨翻山越岭,追逐猎物,学会了在复杂环境中观察地形,判断风向,选择最佳路线。这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也磨练了粟裕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沉着冷静的心态,为他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奠定了基础。
除了学习狩猎技巧,粟裕对阿坨的那杆火铳更是爱不释手。火铳,这种古老的武器,没有现代步枪的精准瞄准系统,全凭经验和手感射击。粟裕常常拿着比他还高的火铳,在自家池塘边练习打青蛙。
日久天长,粟裕小小年纪就练就了一手好枪法。
后来,粟裕投身革命,成为了一名军人,终于拥有了有准星的现代步枪,对其是爱不释手。
“你这小子不用娶媳妇了,搂着枪过日子得了!” 战友们看着枪不离身,甚至睡觉都抱着枪的粟裕,忍不住打趣道。
1934年12月13日,红十军团行进至谭家桥地区。敌军王耀武补充第一旅部孤军冒进,穷追不舍,妄图将红十军团主力死死缠住。
“必须尽快摆脱敌人的追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军团长刘畴西面色凝重,语气坚定。
“好机会!” 时任军团参谋长的粟裕眼睛一亮,指着地图上谭家桥附近的一处山谷,说道:“此处地形狭长,易守难攻,正是打伏击战的好地方!”
军团首长采纳了粟裕的建议,决定在谭家桥设伏,痛击敌军先头部队,杀杀敌人的锐气。
12月13日,天还未亮,红军战士们便悄然进入了伏击阵地。
粟裕对这次伏击战做了周密的部署:红十军团三个师,由北向南依次埋伏在公路两侧的山坡上,形成一个口袋阵,只等敌军钻进口袋,便可瓮中捉鳖。
为了迷惑敌人,粟裕还特意安排了一支侦察小分队,化装成当地老百姓,在公路附近砍柴、种地,来回走动,营造出一片平静祥和的假象。
上午九时许,敌军先头部队第二团,在团长周志道的率领下,大摇大摆地进入了红军的伏击圈。
周志道坐在一辆卡车上,一脸不屑地看着周围的“老百姓”,心中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的临近。
眼看敌军已经完全进入了伏击圈,粟裕紧紧地握着手中的望远镜,等待着最佳的攻击时机。
然而,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砰!砰!砰!”
红军队伍中,不知是谁率先开了枪,三声清脆的枪声打破了山谷的宁静,也惊醒了毫无防备的敌军。
“不好!有埋伏!” 周志道顿时惊出一身冷汗,他一边大声呼喊着士兵们反击,一边慌忙跳下卡车,寻找掩护。
“该死!谁开的枪?不是说好了等我的命令再开火吗?!” 粟裕气得脸色铁青,他知道,这次伏击计划已经被打乱了。
伏击战变成了遭遇战,红军战士们虽然英勇顽强,但毕竟是仓促应战,一时间难以形成有效的攻击。
“快!吹号!通知后面的部队赶紧增援!” 周志道躲在一块巨石后面,声嘶力竭地对着身旁的号兵吼道。
这时,粟裕当机立断,一把从身旁的战士手中夺过一把步枪,瞄准了正在吹号的敌军号兵。
“砰!”
一声枪响,那名号兵应声倒地,手中的军号也滚落到了一旁。
周志道见状,顿时慌了神,他一把抓住另一名号兵,再次下令:“快吹号!快吹号!”
“砰!”
又是干净利落的一枪,第二名号兵也倒在了血泊之中。
接连两枪,弹无虚发,精准无比,彻底震慑了周志道以及周围的敌军士兵。
紧接着,第三声枪响,周志道也被粟裕一枪撂倒,顿时昏死过去,立即被担架抬了下去。
同志们都看呆了,过了好半天才有人说:“参谋长的枪法太神了!王耀武今天要是来了,也难逃参谋长的神枪!”
抗战期间,有不少青年学生到粟裕的队伍中当兵。训练射击时,这些学生自以为已经掌握了要领便到一边闲谈去了。
粟裕看在眼里,并不多说什么,只是让人在枪支上放一枚铜圆,然后发令射击。结果,学生们手持的枪械上的铜圆全部应声落地。
这个结果并不让粟裕感到意外。这时,粟裕亲自拿起一支步枪,仍旧放了一枚铜圆,连射几次,铜元纹丝不动。
做完演练后,粟裕轻轻将枪放下,一言不发而去,只留下一脸尴尬的学生。
王必成中将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情。时间是1962年,当时粟裕在上海养病,许世友、韩先楚、王必成、陶勇等人来看望他。大家知道粟司令爱打猎,而且也是好久不打仗了,都想过一把枪瘾。
就这样,一场打野兔比赛正式开始了。
野兔奔跑的速度极快,像一道灰色的闪电在草丛中穿梭,想要捕捉到它们的踪迹,需要极其敏锐的观察力和精准的枪法。
“砰!”一声枪响打破了荒野的宁静,韩先楚眼疾手快,率先击中了一只奔跑中的野兔。
许世友和王必成也接连开枪,但都遗憾地与目标擦肩而过,那几只狡猾的兔子,似乎在与他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一眨眼便消失在茫茫的草丛中。
轮到粟裕了,只见他目光如炬,锐利的眼神仿佛能洞穿一切,最终锁定了一只体型健硕,奔跑速度极快的野兔。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面对如此难以捕捉的目标,粟裕竟没有丝毫的犹豫和迟疑,他甚至没有刻意瞄准,只是举枪,扣动扳机,一气呵成,动作行云流水,没有一丝一毫的拖泥带水。
随着“砰!”枪声再次响彻荒野,那只原本飞奔的野兔,在惯性的作用下又向前冲了几步,最终无力地倒在了地上,再也不动了。
目睹了这一幕,在场的所有人纷纷拍手叫好,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神乎的枪法,那是一种浑然天成的境界,仿佛人枪合一,将速度与力量,经验与技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许世友曾经多次想要找机会与粟裕比试枪法,但今日一见,他才明白自己与对方的差距,那是一种难以逾越的鸿沟。他深深地被粟裕的枪法所折服,从心底里发出由衷的赞叹,再也不提比试的事了。
粟裕的枪法之所以这么好,是因为他打小就开始玩枪,而且专门训练过臂力,单手举枪,能做到20分钟,纹丝不动。如此耐力,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到。
像粟裕大将这样的高级指挥员,都拥有如此操练素质,我军不打胜仗都难。当然,粟裕大将的枪法并不是我军中最出色的,王树声大将应该更胜一筹,那是真正的百步穿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