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标准排名助理研究员 陈颖
去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增速由负转正
从盈利能力来看,2017-2020年,安源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安源煤业”)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0亿元、0.64亿元、0.19亿元、-2.23亿元、0.55亿元,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较2020年同期相比有所上升,归母净利润增速由负转正,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66.44%、109.31%、-70.48%、-1273.84%、124.76%,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较2020年同期相比有大幅度上升,归母净利润增速由负转正。营业收入分别为41.30亿元、50.49亿元、55.54亿元、76.03亿元、93.84亿元,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较2020年同期相比有所上升。营收增速分别为26.64%、22.24%、10.01%、36.89%、23.42%,2021年公司营收增速较2020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
从半年报来看,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安源煤业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6亿元、0.12亿元、-0.80亿元、-0.60亿元,2021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较2020年同期相比有所上升仍为负值。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79.34%、-79.20%、-788.73%、24.88%,2021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较2020年同期相比大幅度上升,归母净利润增速由负转正。营业收入分别为21.42亿元、26.17亿元、27.35亿元、41.01亿元,2021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较2020年同期相比有所上升。营收增速分别为22.20%、22.18%、4.50%、49.92%,2021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增速较2020年同期相比有大幅度上升。
与此同时,2017-2021年,安源煤业的销售净利率分别为-17.38%、1.22%、0.21%、-2.92%、0.61%,2021年公司销售净利率较2020年同期相比有所上升,销售净利率由负转正。销售毛利率分别为9.47%、13.31%、9.26%、5.06%、6.62%,2021年公司销售毛利率较2020年同期相比有所上升。销售期间费用率分别为11.41%、8.86%、8.57%、6.53%、5.44%,2021年公司销售期间费用率较2020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
从半年报来看,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安源煤业的销售净利率分别为2.56%、0.29%、-2.94%、-1.56%,2021年上半年公司销售净利率较2020年同期相比有所上升但仍为负值。销售毛利率分别为14.56%、10.44%、6.46%、4.48%,2021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较2020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销售期间费用率分别为9.29、8.48、8.65、6.21,2021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期间费用率较2020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
从偿债能力来看,2017-2021年,安源煤业的流动比率分别为0.76、0.57、0.43、0.46、0.53,2021年公司流动比率较2020年同期相比有所上升。速动比率分别为0.73、0.53、0.41、0.45、0.52,2021年公司速动比率较2020年同期相比有所上升。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90.10%、88.64%、88.67%、93.15%、92.82%,2021年公司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较2020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
从半年报来看,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安源煤业的流动比率分别为0.71、0.52、0.50、0.49,2021年上半年公司流动比率较2020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速动比率分别为0.67、0.49、0.47、0.47,2021年上半年公司速动比率较2020年同期持平。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9.08%、88.17%、90.96%、94.17%,2021年上半年公司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较2020年同期相比有所上升。
从营运能力来看,2017-2021年,安源煤业的存货周转率分别为22.48、29.58、37.67、76.95、104.63,2021年公司存货周转率较2020年同期相比有所上升。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7.25、9.15、9.49、14.14、18.19,2021年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较2020年同期相比有所上升。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57次、0.74次、0.84次、1.08次、1.22次,2021年公司总资产周转率较2020年同期相比有所上升。
从半年报来看,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安源煤业的存货周转率分别为12.15、17.45、18.35、30.73,2021年上半年公司较2020年同期相比有所上升。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3.76、4.35、4.36、8.34,2021年上半年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较2020年同期相比有所上升。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31次、0.40次、0.39次、0.53次,2021年上半年公司总资产周转率较2020年同期相比有所上升。
环境信息亟待披露
安源煤业有效开展保护生态、防治污染工作,落实履行环境责任。一是大力推进矸石山生态修复,积极创建绿色矿山建设,加大废水、废气、固废及噪声污染源治理,提升环保达标排放水平。二是公司所属单位在矿井水处理、洗煤厂废水处理等环保设施升级改造、矸石山环境治理、绿色矿山建设、环境检测、环保设施运维等方面保障资金投入,对相关设备和设施进行了加强和完善,确保正常运行、达标排放,所属煤矿均实施了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有效防止二次污染和减少水土流失,保护了矿山生态环境。三是进一步加强了煤矿、选煤厂、煤矸石堆置场、煤炭贮存、装卸场所污染防治与管理,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均达到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四是完善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投入,化害为利;全面淘汰高耗低效机电设备,大力推广使用节能环保设备,有效减少煤矿生产排放废气对环境的污染。
积极倡导绿色发展,减少碳排放。安源煤业所属煤矿抽采的瓦斯主要用于煤层气发电和燃气民用;所属煤矿单位全面淘汰燃煤锅炉,采用热泵机组代替燃煤工业锅炉供应热水;工业设备大力推广使用变频技术,淘汰高耗低效机电设备;加强节约型机关建设,节能减排效果明显。2021年主要用能单位能耗共计28,402吨标煤,较上年减少16,381吨标煤。
2021年度,安源煤业有效开展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加大污染综合治理力度,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实施矿山生态保护工程,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全年缴纳环境保护税93.53万元,做到依法及时足额缴纳。全年对环保投入2175.15万元,进一步完善了公司所属企业在污水、除尘、抑尘等设备的升级改造,确保正常运行,达标排放。对矸石山防染、绿化、修复工程及环境检测、环保监测等方面进行了加强管理,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保护了矿山生态环境。曲江公司、尚庄煤矿、山西煤矿、流舍煤矿已完成“绿色矿山”建设各项工作,上级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了评定。安源煤矿正在积极开展绿色矿山申报工作。
2020年,安源煤业有效开展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加大污染综合治理力度,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实施矿山生态保护工程,发展循环经济。全年缴纳环境保护税102.1万元,排污费80万元,做到依法及时足额缴纳。全年对环保投入753.9万元,进一步对公司所属企业在污水、除尘、抑尘设备升级改造和矸石山修整、绿化、环境检测、环保监测等方面进行了加强和完善,确保正常运行,达标排放,各煤矿企业均实施了矿山生态恢复保护工程,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保护了矿山生态环境。
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安源煤业大力发展特色扶贫产业,确保扶贫村村集体和贫困人口长期稳定增收。西洲村扶贫产业可帮助村集体年创收约5万元、贫困户户均可享受分红约3000元;光伏电站可帮助村集体年创收约6万元、贫困户户均创收约3000元,村集体和贫困家庭年收入稳步增长。2021年6月,江西省结对帮扶点调整后,安源煤业未分配到定点帮扶任务。
2021年7月,河南遭遇极端特大强降雨灾害,公司所属救护总队临危受命赴豫增援排涝救援,连续奋战10个昼夜,圆满完成救援抢险任务,得到地方和有关部门的高度褒奖。全年公司按规定开展各类应急演练72次,参与人员4700多人次。公司深入开展“我为职工办实事”,切实解决职工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共完成“我为职工办实事”项目82个,挤出资金适当提高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和劳保用品发放标准。实施精准帮扶,走访慰问特困职工、困难党员、劳动模范、技能大师、离退休老干部、工伤残职工、工亡遗属等3256人次。
2020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及江投集团精准扶贫”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做到扶持对象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着力激发贫困学生、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着力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确保2020年集团贫困学生、定点帮扶扶贫村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段潭乡西洲村脱贫攻攻坚工作圆满收官。
公司总计投入19.64万元,帮助贫困学生55人,西洲村贫困村民7人实现脱贫,截至2020年底西洲村全村31户105人全部实现脱贫退出。一是以保障教育为核心,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强化教育控辍保学联保联控责任,确保贫困家庭适龄学生不因贫失学辍学;二是以党建工作为重。加强组织领导,提升西洲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抓党建促扶贫,大力夯实村级党组织建设;三是以民生福祉为要。提升村庄整治建设水平,推进全村各项事业长足发展;四是以产业扶贫为主。多渠道发展扶贫产业,帮助村集体和贫困户长期稳定受益;五是以疫情防控为先。疫情期间,西洲村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脱贫攻坚工作的通知》精神,真正做到了“防疫、扶贫”两不误。2020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为12.07万元,贫困人口年均收入达到1.8万余元。
鉴于安源煤业能耗碳排放量等低碳关键数据缺失,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不详。安源煤业还需积极响应国家低碳战略发展规划,持续开展污染物、废弃物、碳排放、能源及资源管理,推动绿色生产,同时完善绿色发展数据,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