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大战役中,我军为何先发动辽沈战役?兵力和装备碾压东北国军

妙之评过去 2024-03-12 02:24:33

作为决定解放战争胜利关键三大战役,我军在此次决战中一共歼灭了150多万国军精锐,一战定鼎了长江以北,也宣判了老蒋的末日。而在这三场战役中,以东野为主导的辽沈战役歼敌47万,华野和中野合作的淮海战役歼敌55万,入关的东野以及华北野战军携手作战的平津战役歼灭和改编52万国军。

而如果回顾大决战,我们会发现三个战役之间都是环环相扣,看似三个分割的战场实则为一个整体,其中作为战役开端的辽沈战役,意义更是不言而喻。

正在谋划大决战的老一辈革命家

可能很多人会问,当时关内和关外各大战场,都能展开反攻,我军为何要选择最先发动辽沈战役呢?

本期我们就多个维度,来看看为何我军会将反攻定在东北,感受一下老一辈革命家们的魄力。

首先,东北我军硬实力优势明显

我之所以选择在1948年下半年进行这个时间节点,可以说是恰到好处。

1948年,哪怕关内的我军已经开始反攻,但还没有在全国各战场的军事力量对比上取得全面优势,唯独在关外的东北地区对国军有全方位的战略优势。

在东北我军占据绝对的主动权

以军事实力上来说,100万对55万

国军虽然经过陈诚的扩军和整编,已经从原来的7个军扩编为14个军,如果算上地方保安部队的话人数为55万人。而且这里面还有如新1军和新6军等五大主力,以及52、53、60、 71和93军美械和半美械硬核桃部队。

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是在东北的3年里面,这些王牌部队多次被我军重创和歼灭,战力早已和2年前没法相比,另一方面,就是陈诚在东北搞了平均主义,比如新1军王牌新38师被编入新7军里面,导致各军战斗力都很平均,但平均的结果就是平庸。以新1军为例,在1946年踏入东北时有4.5万人,而且皆是清一色缅甸回来的老兵,而到了辽沈战役前夕,整个军只有2.9万人,老兵比例不足5%。

而另一边的东野,相较于1946年出关时的匆忙,早已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士气低落的国军

在兵力上,已经从出关时期的10万人,扩军到了100万人,这个兵力是我军各大战区中最多的,这其中野战部队有12个步兵纵队、1个铁道兵纵队、1个炮兵纵队,还有17个独立师等部队,总兵力在70万人。哪怕不算二级军区部队,我军也是1.27:1占据绝对优势。

除了兵力优势外,装备我军也不遑多让。

以1948年辽沈战役守卫塔山的四纵为例

该纵队下辖3个主力师,人数在4.1万人左右,装备有轻重机枪1100挺(其中重机枪172挺),在重武器方面有山炮26门,野炮和榴弹炮12门。这个标准在东北国军里面可以对标新1军和新6军等部队。比一般的杂械国军要强上不止一点半点。而4纵在东野内部,装备还不如1、2、3和6纵等部队。同时,别忘了东野内部还有装备了上千门火炮的炮纵部队。

就事论事,这国军一个军压根就不是东野一个纵队的对手,强如东野五虎一个纵队甚至可以赶上国军2个军。

在塔山防守的四纵

军事实力碾压是一方面,另外经济的碾压也是另一方面。

在辽沈战役开始前,东北解放区已连成一片,当时东野已经掌握了全东北97%以上土地和86%以上的人口。随着改革和剿匪工作的完成,经济实力大为增长。

举一个例子。

从在战时体现经济转换为军事潜力的两个指标——后勤和军工上,我军则是全面碾压,在辽沈战役前,

作为后勤司令的黄克诚为东野准备了:

子弹1000万发,炮弹50万发,油料8000桶,粮食3500万斤,过冬的棉衣100万件。

而当时的国军很多大头兵穷的都快当武器了,在沈阳和长春的粮食都依赖空中供给。后勤不行,国军的军工产能也差,当时沈阳兵工厂是亚洲第一大兵工厂,在接收一共才生产60门60迫击炮,很多生产线和机器都因为发不起工资而停工,而反观东野的兵工厂在战役前就生产了2300门迫击炮,整个国军在东北的兵工厂一共也才生产12万发炮弹,还不到东野的一个零头。

运输到前线的东野装甲部队,装备很豪华

因此,对于我军来说,既然是战略决战,敢打之前没打过的大规模决战,肯定要先驰得点开个好头,而在东北我军又占据绝对的军事和经济优势。

接着,东北最有可能实现闭环歼敌

当然,有了绝对的硬实力,我军进行战略决战还要尽可能的消灭敌人,在战略进攻阶段,我军和国军实际上已经差不多是55开的局面,而战斗无非是此消彼长,消灭更多的敌人,就意味着我军越强。因此大决战我军需要的并非是击溃战,而是歼灭战。

歼灭战的前提是,需要一个闭环的战场,在包围圈里消灭敌人。

而东北恰好是一个闭环战场,本身东北就不同于关内。

以中原战区为例,当时国统区还是连成一片,如果我军先发动淮海战役,国军华北傅作义集团就能南下,在南京和华中的白崇禧集团也能北上支援。如果率先发动平津战役,以华北野战军的兵力又在没有东野的情况下,很难吃掉傅作义集团。

对比关内和东北战场,还是后者适合闭环

因此唯独东北战场可以实现,全歼敌人的作战意图。

当时国军在东北境内人数虽多,但已被东野计划地分割于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立据点内,三个城市虽然大, 但彼此间的运输线路已经被切断。这让一向依赖的交通线的国军实际上已经处于被战略包围的状态

补给线只能靠铁路和空中来维持。相互间不能呼应,只能躲在大城市里扼守,所以这三个城市实际上已经是古城,相对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内战场,东北战场是真正意义上可以割裂开的。

被孤立在三个城市的国军

可能很多人会问 ,东北在陆上连接华北,在海上能得到青岛国军的支援,怎能是闭环呢?

话虽这么说,可大家别忘了,尚且不论傅作义真的是不是想救援东北,就算他想,在华北的我军也能牵制住,而至于青岛方面的国军,更不足为虑,就国军的海运能力,对东北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因此一旦我军能占领锦州就能实现对东北国军瓮中捉鳖,55万国军,起码能留下80%以上,这也符合我军在大决战不打运动战和击溃战,直接打歼灭战的作战意图。

辽沈战役被俘虏的国军

最后,国军举棋不定提供契机

我军解决东北敌人不仅可以巩固根据地,同时也能把东北当成稳定的后方,让100万东野部队长驱入关,支援其他战场。沿着华北平推,并联合在关内的两大野战军定鼎中原和长江以北。

以上这个战略,我军清楚,当然老蒋也不傻。

实际上,在1948年7月,我军展开辽沈战役前2个月,军委就跟林罗刘发去电报,电报中很急切想让东野立刻展开进攻,别让老蒋提前知道意图跑路了

“究竟打何地之敌为好,依情况决定。但你们应准备对付敌军由东北向华北撤退之形势。蒋介石曾经考虑过全部撤退东北兵力至华北,后来又决定不撤。这主要是因为南线我军尚未渡过长江及北线我军尚未给蒋军以更大打击的原故。但最近你们已连续取得几次大胜仗,如果你们再有几次大胜仗,杨罗耿又出平绥、出冀东,南线我军又有积极行动,蒋军从东北撤退可能性就将突然增长,其时间可能在夏季,或更早一点”

因此我军只要多犹豫一天,老蒋从东北跑路的风险就多一成。

革命家们是一刻不想放跑东北国军

而事实也是如此,老蒋对于东北一直都是举棋不定,来回犹豫。

在1948年4月份的时候,美军代表巴大维就曾表示,让老蒋将主力从东北撤退,防御关内。但老蒋以放弃东北会造成很大影响为由拒绝了,同时为了稳住东北国军高级将领,他还几次飞赴沈阳,开会打气

“我们今天要度德量力,不必要求作全面的控制,但必须守住几个重要的据点——如长春、沈阳和锦州——以象征我们国家力量的存在。这不是国军不肯牺牲,而是国际关系所不容许。至于国军在东北的基本力量,并无损失,更不能承认失败。”

因此在那个时候,老蒋还是很坚定的想要守住东北。

在沈阳为国军打气的老蒋

可随着5月份老蒋所谓的打通交通线作战,在东野铁桶般的防线面前,依然没有起色,以及东野在长春的行动,以及沈阳、长春和锦州这几个大城市因为长期被我军围困,暴露出来的国军士气低落、物价上涨,反对声四起的绝境,杜聿明等人为首的国军高级将领们,频频上书建议将50万大军撤回到关内,再加上济南战役之后,国军在关内出现了兵力紧张等问题,因此老蒋心中也犯了嘀咕。

所以当时老蒋的状态,一直都处于混乱的状态。

正如时在东北野战军任兵团司令员的程子华所说:他“处于欲守无力、欲走难舍、犹豫观望、举棋不定的状态”。

老蒋始终犹犹豫豫

可就在1948年7月老蒋,想要撤退的时候,我军在长春攻坚受阻,这个蝴蝶效应一方面也强化了东野南下锦州的决心,而另一方面,东北原先打算撤退的将领,如卫立煌等人认为,长春既然可以守住,那国军还是在等待一些时日,这也让国军错过了撤退的最佳时间。

所以,以军委的想法,如果不趁老蒋犹豫之际,堵住东北国军的退路,后续要想再歼灭这支重兵集团就机会渺茫……

雨田君说

总的来说,我军之所以率先在东北进行决战,一方面是在东北优势明显,具备打胜战役的根本条件。而另一方面,东北当时的敌我态势,以及地利等优势,让我军具备全歼东北国军的基础。再加上老蒋在东北问题上的举棋不定,或守后退都不坚决,我军一定要趁着老蒋没有醒来之前,将他的50多万大军留在东北……

4 阅读:1502
评论列表

妙之评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