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战役,解放南京的35军并非吴化文部队,而是真正的鲁南子弟兵

妙之评过去 2024-03-20 10:02:05

1949年4月晚开始的渡江战役中,渡江的3野35军在南京北大门桥头堡的“三浦”地区与国军遭遇,经过3天的激战,我军攻占了江浦城,浦镇、浦口也相继告破。

35军也成为第一批进入南京的部队。

以至于在若干年之后,当时担任进攻南京主力的2野4兵团司令陈赓,也不得以感叹35军战力之强,居然能在自己之前攻入南京。

而说到我们本期的主角——35军。

在很多网络段子或一些自媒体的口中,却将其当成伪军投诚过来部队一蹴而论,这就导致了很多人对其在认知上出现了极度的偏差。

但实际上在渡江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的“35军”早已并非吴化文所率领的投诚军队,而是一支真正由山东人民子弟兵组成新35军。

率先进入的南京城的我军部队

35军前身,吴化文所部

1948年9月,在济南战役进行到关键阶段,吴化文的96军在我军强大的攻势下果断战场起义,其部下辖之84师115旅、116旅、军部下辖独立旅合计2万人,全部被改编为我华野部队35军。

在淮海战役开始后,对于这一支反复无常的军队,粟裕并没有给予其更多的作战任务,在华野部队南下围歼黄维兵团时期,仅让其在宿县担任预备队,而之所以粟裕会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我军在打完碾庄之后兵力充足不需要其承担战斗任务。

而另一个原因也在于吴化文与他的35军确实是反复无常,对于这样一支在战场上迫于我军压力而投诚的部队,并没有太多的信任感。

在济南战役中起义的吴化文

那为何我军一直警惕吴化文,还有他的起义部队呢?

原因还在于这支部队,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斑斑劣迹。

吴化文,西北军出身,早年还是冯玉祥所倚重的部将实力并不弱于13太保,中原大战后跟随老大哥韩复渠一起投奔老蒋统治山东,在抗战时期属于国军的苏鲁战区,当时吴化文担任新编第4师师长,由于防区和我山东八路军重叠,没少在根据地与我军搞摩擦。

1943年,在日伪的威逼利诱以及对于在国军职务的不满,吴化文率部公然投靠南京伪政府,并担任第1军军长,是伪军在山东的绝对主力,总兵力达到1.2万人,而为了取信日军,吴化文所部对我根据地展开疯狂扫荡,却被我军连续三次攻势挫败,损失惨重。

在抗战末期其所部又被改编为伪军第3方面军,在抗战结束后被国军收编(第4路军),继续向我根据地进攻。

抗战时加入汪伪部队的吴化文

解放时期,吴化文继续率部进攻我军,在兖州战役中有2个师被我军全歼,到了1947年被改编成整编84师师长,分属于邱清泉所部在外线作战中一直充当直先锋和我军纠缠作战,在七月分兵作战中,配属邱清泉第5军的吴化文所部57师,在被叶飞一纵包围在曹县的情况下,顽强抵抗,虽然占据兵力优势,却无进展,在第5军增援到达之前不得已退出战场。

而不仅叶飞吃瘪,粟裕也在外线指挥西兵团作战中让吴化文恶心了一番,在鲁西南战役中,粟裕所部进展不大,歼敌不多,以至于下面指战员也调侃

“鲁西南水多,泥鳅成了龙。吴化文过去是我们的手下败将,现在居然敢跟着我们的屁股追。”

因此解放战争时期,吴化文所部是出了名的顽固,和我军作战也玩命,战力不强却也不轻易投诚,并非网上所说的其不愿意跟着老蒋混。

投靠国军的吴化文

鲁中南纵队当主角的真35军

1949年1月,在我军三大战役结束休整期间的贾汪会议结束后,华野被整编成3野,而吴化文所部也被改编成为35军。

不过改编之后的35军结构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淮海战役结束后,我军开始对吴化文的部队进行了大调整,很多之前犯下滔天大罪和日军合作之人(大多数军官)纷纷逃亡或被遣散,整个部队从起义时期的2万人,骤降到1万人以下,且多是被强征过来身世清白的壮丁。

而当时3野对于野战主力军之标配为35000人(3个师),为了弥补35军兵源空挡,将原鲁中南纵队与吴化文部合编为35军,鲁中南纵队同原三十五军(吴部)的员额比例为2:1。

下辖103、104和105三个主力师。

擅长爆破的鲁中南纵队

在此次改编中:

新三十五军原吴部三十五军缩编为3个团,新三十五军的3个师每个师各有鲁中南纵队两个团,吴化文部一个团。

所以,新的第三十五军架构为

军部:鲁中南纵队机关改编组成。军长:吴化文,政委何克希。副军长:杨友伯、胡大荣。副政委张雄,政治部主任:孔繁彬。

第103师:于怀安任师长(吴化文老部下,1945年入我军,解放战争积极策反吴化文),彭胜标任政委。师部由原鲁中南纵队47师改编组成,下辖4个团,3个从47师抽调组成,1个为吴化文所部。

第104师:方明胜任师长(原鲁中南纵队第46师师长),严政任政委。师部为46师师部编组而成,4个团中3个团为46师各部改编而来

第105师:何志斌任师长(吴化文所部独立旅旅长),顾复生任政委。第105师师部以原105师师部为基础4个团中有两个是吴化文所部。

进入南京城的35军

因此虽然主官仍旧是吴化文,3个师长只有一个跟随吴起义而来,12个主力团,由8个是鲁中南纵队改编而来。

此时的35军,才真正意义转变为“人民军队”。

而且不仅我军指战员占大多数,而且战斗力更是得到提升,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华野的步兵纵队番号是1-13纵队(缺5纵)合计12个主力纵队,类似于渤海、鲁中南和两广纵队看似是没有番号,但其实际战斗力却一点不逊色于主力纵队

特别是鲁中南纵队。

鲁中南纵队由鲁中警备部队改编而来,虽一开始定义为地方警备部队,比起山东老大哥3、8和9纵看似后辈,但战斗力却不显稚嫩,其前身作为鲁中警备部队就多次与日军和国军作战,在济南战役中更是和吴化文交过手,到了淮海战役时期更是担任主力纵队之任务,先是解放临沂挺进陇海铁路,为大军扫清运输道路,随后也加入到黄伯韬和黄维兵团,以全歼杜聿明集团的战役。

可以说在淮海打满了全场,部队是新的,干部是老的,战斗力也跟主力纵队没差别。

因而有主力的鲁中南纵队改编,即使是不算吴化文的投诚部队,35军依然是战力顶流。

淮海战役表现出色的鲁中南纵队

不过在改编的过程中,还是出了一点小插曲。

对于和吴化文部一起合并改编曾让鲁中南纵队的指战员很难以接受。

原因在于两个,一个是吴化文的部队口碑确实够臭,投完老蒋投日军,日军没了投老蒋,整个队伍缺乏忠诚度,这让从革命老区出来的鲁中南指战员很难接受,以至于很多指战员说野司给他们“包办婚姻”、“强迫婚姻”,反对合并。

而另一个主要的原因则是——鲁中南纵队其实和吴化文部队其实还有“世仇”。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吴化文部队就驻扎在鲁中和鲁南地区,常年与我军作战,而且还属于伪军里的顽固分子和日军一起对根据地造成了多起惨案,甚至还制造了很多无人区。解放战争投靠老蒋后和结“还乡团”向解放区翻身农民反攻倒算,迫害我地方工作干部。

准备进攻南京的35军

不过好在陈老总适时出面做了工作,陈老总对鲁中南纵队的干部也做了动员

我们向他们说清楚我们没有把他们当杂牌看待,也没有当客人看待,而当自家人一样。

再加上吴化文在全军面前当众检讨自己,就这样新的35军才真正成型。

第一个攻入南京

在渡江战役前夕,因为有了能征善战的鲁中南纵队的加入,第35军战斗力极大增强,而且更让人意外的是这支原本并非攻入南京首选的辅助新建部队,居然能第一个将红旗插上南京老蒋的老巢。

这又是怎么回事?

解放总统府的35军

在渡江战役的前期部署中,35军配属给王建安的第8兵团负责镇江方向作战任务。

主要是消灭南京北方向外围之国军主力,从正面牵制南京守军,说白了就是更多担任拉扯和佯攻之部队,为主力部队扫清南京外围之障碍,也就是说35军队是留在江北作战,不渡江的,当时粟裕对其部署也是“该军何时南渡,尔后视机决定令行。”

1949年4月初,第三野战军前委泰州会议上,决定由“第三十五军在第八兵团的统一指挥下,配置在津浦铁路两侧全椒、滁县、乌衣地区,任务是采取积极动作,封锁江面,钳制南京敌人不使逃跑,以配合我各路大军渡江包抄和消灭敌人”。“为了把国民党二十八军牵制在长江北岸,总前委指示三十五军,不要立即攻占‘三浦’和炮击南京”。

由此可见,这次会议明确了第35军的主要任务不是解放南京,而是牵制长江北岸的敌28军。

冲入南京城内的35军

这一点从8兵团给各军的配船上就能看出,当第20军配备了367只渡船,第26军也配备了280只渡船。1949年4月初,野司对于35作战任务就更加明确。那就是沿着津浦线两侧将南京对面的敌28军(半美械部队)牵制在北岸。

渡江战役开始前一天也就是4月21日,第35军主力103师攻占江浦,于22日清晨攻克浦镇,仅两天就扫清南京外围敌军提前完成既定作战目标(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鲁中南纵队战力之强)。

在南京外围作战的35军

不过就在35军等待野司下一步命令的时候,不出意外的出现了意外。

原定于接管南京至芜湖的2野第4兵团(陈赓兵团)在江西湖口至安徽皖江地段与国军发生激战,即使战况顺利到南京也是要10天以上时间。

因此,为了尽快解放南京,不放跑溃退敌军,2野刘邓的主动给粟裕发报由3野就近接管南京,而好巧不巧解决“三浦”之后在休整的35军正好具备了进军南京的最佳出发位置。解放老蒋老巢的光荣任务自然就落在35军身上。

野司和兵团司令部给35军的电报指出

“如发现敌已确实撤退,你们应不失时机,立即向南京正面强渡,进驻南京(因其他部队赶不及),切实维持治安秩序,看管大小工厂、仓库、电台及一切建筑物。如敌之一部据隅顽抗,应予以消灭。”

民国时期的南京总统府

23日上午,第35军各部相继到达浦口,准备渡江,不过这中间还是有些小插曲,因为35军本身的作战任务不是渡江,因此并没有提前准备船只,临时征集的船只根本不能保证主力3个师所需,接到任务35军立马分析南京城周边的情势——当时国军基本已经被消灭,剩下只是龟缩在南京城区,长江两岸已经空虚,且南岸还有很多没撤走的船只,只需派遣一支部队过江了解情况打动群众,快速接驳大军。

23日傍晚,第35军侦察部队果然从江南带来了数艘船只,其中还有轮船,在午夜时分又找到一只大柴油船,这也加快了部队过江速度,截止24日凌晨35军大部已经过江。和预想不同的是,当时南京城的国军早在35军歼灭北岸的28军时,就已闻风而逃,留给35军的只是空城。

准备乘船渡海的我军

1949年4月24日上午,35军兵不血刃占领南京,在老蒋的总统府升起了鲜艳的红旗。

第35军政委何克希后来回忆:

“能够在兄弟部队作战的配合下圆满地解放国民党首都南京,这是我们三十五军的最大光荣!”



0 阅读:29

妙之评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