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根本不会打仗!”1958年,陈赓大将进京开会,竟然看到有人大放厥词,陈赓当

看历史浮沉吖 2025-04-11 09:34:19

“粟裕根本不会打仗!”1958年,陈赓大将进京开会,竟然看到有人大放厥词,陈赓当即反驳:“他不会打仗,中国还有谁会打仗,请站出来,让我见识见识。” 粟裕,1907年出生在湖南会同的一个侗族家庭,小时候家里穷,日子不好过,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景象让他从小就对社会不满。1926年,他考进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在这儿接触到了革命思想,觉得这才是救国救民的路。1927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紧接着参加了南昌起义,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南昌起义虽然没成功,但他没放弃,后来跟着部队转战各地,慢慢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军事指挥员。 到了抗日战争,粟裕被派到苏中地区,担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1940年,他指挥了黄桥战役,那时候新四军兵力少,装备差,对手是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部,足足有一万多人。粟裕硬是靠着灵活的战术,以少胜多,干掉了敌军主力,给新四军在苏中站稳了脚跟。这仗打得漂亮,也让他名声大噪。解放战争中,他更是一路高升,成了华东野战军副司令,指挥了苏中战役、孟良崮战役这些硬仗。尤其是孟良崮战役,粟裕带着部队把国民党整编74师围得死死的,最后全歼敌军,连师长张灵甫都被干掉。这场胜利震了国民党,也让部队士气大涨。1955年,他被授予大将军衔,算是对他多年打仗的肯定。 再说陈赓,1903年出生在湖南湘乡,家里条件比粟裕好点,算是个书香门第。小时候他就聪明好学,1922年考进广东陆军讲武学校,开始接触军事。1927年,他也参加了南昌起义,在贺龙手下当营长,打起仗来一点不含糊。起义失败后,他没气馁,先去了上海,后来还跑到苏联学军事技术,脑子活络得很。抗日战争中,他当了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指挥过平型关战役的腰站战斗,带着部队干掉好几百日军,战绩一点不比谁差。解放战争里,他当上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司令员,跟着刘邓大军南征北战,淮海战役里也出了不少力。1955年,他跟粟裕一样,被授予大将军衔。 粟裕和陈赓的交情,得从1947年说起。那时候在中原战场上,粟裕是华东野战军的副司令,陈赓是刘邓大军的纵队司令员,俩人头一回碰面。战场上,他们配合得挺默契,慢慢就成了好战友。到了淮海战役,粟裕想了个“挖沟逼近”的招儿,就是让部队挖战壕,一步步靠近敌人,最后围死对手。陈赓带着部队干得特别卖力,把这个战术执行得滴水不漏,最后一块儿把黄百韬兵团给收拾了。这仗打完,俩人的关系更铁了,互相都挺佩服对方。 可到了1958年,事情就不一样了。那年在北京开军事会议,有人跳出来翻旧账,说粟裕在淮海战役里指挥有问题,伤亡太大,干脆说他“根本不会打仗”。这话传到陈赓耳朵里,他气得不行,当场就怼回去:“粟裕不会打仗?那中国还有谁会打仗?有本事站出来让我瞧瞧!”陈赓这话不是随便说的,他心里清楚,淮海战役那么大的胜利,是粟裕带着大家拼出来的,伤亡多是战争的常态,谁也躲不过,不能因为这个就否定人家。他这么护着粟裕,不光是因为战友情,也是因为他看不惯有人乱扣帽子。 这话一出,会场里炸开了锅,不少人开始议论起来,有人觉得陈赓说得有理,有人还是对粟裕有意见。结果呢,陈赓的反驳虽然让很多人重新想想粟裕的功劳,可没改变大局。那一年,粟裕还是被调离了一线,去了军事科学院当副院长,从此离战场远了。陈赓呢,继续在军队里忙活,搞军事教育、国防建设,一直干到1961年因病去世。粟裕后来也低调得很,1984年才去世。 这事儿过后,粟裕的军事才能到底咋样,大家心里都有杆秤。他打过的仗,像黄桥、孟良崮、淮海,哪一场不是硬仗?陈赓也一样,从南昌起义到解放战争,战绩摆在那儿,谁也抹不掉。可1958年那次会议,多少还是给粟裕泼了点脏水。有人说他指挥失误,有人说他运气好,反正说什么的都有。但历史这东西,不是几句话就能盖棺定论的。陈赓站出来说话,就是想让大家别忘了真相,别让战友的功劳被埋没。

0 阅读:1
看历史浮沉吖

看历史浮沉吖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