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东方红卫星”超重,孙家栋坚持拆掉毛主席像章,然而周总理却说道:“你看

看历史浮沉吖 2025-04-11 09:41:41

1970年,东方红卫星”超重,孙家栋坚持拆掉毛主席像章,然而周总理却说道:“你看我们人民大会堂,哪儿也没有毛主席的头像。” 说起“东方红一号”,那可是中国航天史上的头号明星。作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它肩上的担子可不轻。1967年,钱学森亲自点将,挑中了孙家栋当技术总负责人。这位1929年出生在辽宁瓦房店的小伙子,靠着在苏联学来的技术,加上对航天的满腔热血,成了中国航天事业的中流砥柱。那时候,中国刚起步搞航天,设备简陋,技术落后,还得面对西方的封锁。“东方红”要是上去了,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给国家挣脸的事儿,政治意义不言而喻。 到了1970年初,卫星研制差不多收尾,发射场在酒泉紧锣密鼓地准备。可就在这节骨眼上,技术人员在一次检查中发现,卫星重量超标了。这在航天里可是大事,超重可能让卫星飞不上去,甚至直接炸在发射台上。团队上下立刻慌了神,连夜排查,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过。几天下来,终于揪出元凶——卫星上装了不少毛主席像章。这些像章在当时是忠诚的象征,谁也不敢随便动。可在科学面前,重量不等人,多一克都可能是灾难。 孙家栋听到这个结果,心里咯噔一下。他知道,拆像章不是技术问题那么简单,弄不好会惹来大麻烦。可他是个科学家,骨子里信奉科学至上。他把团队骨干召集起来,拍桌子说:“卫星上天靠科学,别的都不顶用。超重就得减,没商量!”这话说得硬气,底下人也服他,但心里都打鼓:这事儿要传出去,会不会被人扣帽子?孙家栋也不是愣头青,他决定稳妥点,把情况写成报告,上报周恩来总理,看看上头咋说。 没几天,孙家栋带着报告到了北京,见了周恩来。他把超重的事儿一五一十说了,重点讲了像章的问题。周恩来听完,琢磨了一会儿,笑着说了句:“你看我们人民大会堂,哪儿也没有毛主席的头像。”这话听着简单,意思却深。人民大会堂是国家象征,连那儿都没头像,卫星上多个像章算啥?周恩来用这句点拨,既保住了科学的底线,又避开了政治上的雷区。孙家栋听完,心里一块石头落地,佩服得五体投地。 有了周恩来的点头,孙家栋回到基地,马上下令拆像章。技术员们小心翼翼地把每枚像章取下来,放进铁盒,整整忙了一天。重量减下来后,卫星终于达标。1970年4月24日,酒泉发射场迎来关键时刻。“东方红一号”在轰鸣声中冲上天,顺利入轨,地面传回《东方红》乐曲时,全国都沸腾了。孙家栋和团队激动得抱成一团,这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科学精神的一次硬仗。 “东方红一号”上天,中国成了全球第五个能自己发射卫星的国家。这事儿不仅让世界刮目相看,还给后来的航天事业铺了路。孙家栋也没闲着,后来又搞了“神舟”飞船和“嫦娥”探月工程。2019年,90岁的他还跑到发射现场盯着,精神头一点不输年轻人。这颗卫星的成功,成了中国航天从零到一的标志,也让人看到了科学和智慧怎么在关键时刻顶得上用。

0 阅读:66

猜你喜欢

看历史浮沉吖

看历史浮沉吖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