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西一男子肝癌晚期,他自掏腰包17万修路,却不治病。哪料,修路还差8

霞光破雾法无边 2025-04-15 00:15:28

2014年,广西一男子肝癌晚期,他自掏腰包17万修路,却不治病。哪料,修路还差8万元,他向村民借钱,并立下保证:你们放心,就算我死了,我儿子也会替我还钱给你们。 2014年的广西永福县,寒冬的山间,机器轰鸣声划破了山野的宁静。在一片飞扬的尘土中,一位瘦弱的男子躺在躺椅上,手握对讲机,专注地指挥着挖掘机的工作。这个躺在椅子上的指挥者就是45岁的黄元峰,一位肝癌晚期患者。 就在同年5月,黄元峰去医院做了例行检查,医生的诊断结果如同一记重锤砸在他的心头——肝癌晚期。"肝癌晚期!怎么可能?"黄元峰一时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他才45岁,正处在人生的壮年时期。医生告诉他,即使做了部分肝切除手术,他的生命也可能只剩下几个月到两三年不等。 面对死亡的威胁,黄元峰没有选择安心养病,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自己20年前许下的承诺。1994年,二十多岁的黄元峰如同村里其他年轻人一样,离开家乡外出打工。临行前,他望着村里那条泥泞不堪的黄泥路,在心里默默立下誓言:"要想富,先修路。等我有能力了,一定要为村里修一条好路。" 小江屯是个被重山环绕的瑶族村寨,不到200人的小村庄,连接外界的唯一通道是一条狭窄的黄泥路。每逢下雨,这条路就处处积水、泥泞不堪,甚至路基会被山洪冲毁,导致车辆常年无法通行。因为交通不便,村民们生活困苦,大部分青壮年都选择外出谋生。 得知自己时日不多后,黄元峰决定用余生实现自己的承诺。他首先向民政局递交了一份《申请报告》,希望能获得修路的项目资金,但因为这个项目不在当年的预算范围内,申请未获批准。 面对这一困境,黄元峰决定自掏腰包修路。按照他的预算,修这条路需要17万元,而他治病后所剩的积蓄只有5万元。妻子得知他的想法后,坚决反对:"你现在这个样子了,还去逞那个能干什么?家里的钱是给你治病用的,你不要打肿脸充胖子!" 但黄元峰的决心丝毫未减:"在有生之年,我一定兑现自己当初的诺言,把通往外面的村路修起来!" 为了解决资金缺口,黄元峰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带着儿子挨家挨户去找条件稍好的乡亲们借钱,并且郑重承诺:"我带儿子去借钱,就是表明一个态度,假如我的时间不够,突然走了,欠的钱就由我儿子来还。"他的儿子也当场承诺愿意担负起这个责任。这份"父债子还"的诚意打动了村民,三户乡亲二话不说借给他8万元,甚至连借条都没有索要。 黄元峰的决心不仅感动了借钱给他的村民,也深深打动了自己的家人。原本在南宁有一份稳定工作的儿子毅然辞职回家:"在家起码有个照应,修路是老爸的心愿,我肯定要支持。"更让人意外的是,他的女儿黄通慧——这位2012年以县文科状元身份考入广西大学的优秀学生,竟然申请休学一年回家帮父亲完成心愿。最初强烈反对的妻子也被这份执着感化,利用教师工作之余的假日时间赶到工地帮忙。 2014年11月底,黄元峰正式开工修路。为了选择最佳路线,他背着药,独自穿山越岭进行实地勘测,最终决定放弃原有的黄泥路,规划出一条全新的路线。他以每小时300元挖掘、400元打钻的价格请来挖掘机,又雇了4名村民一起干活。 每天早上6点多,黄元峰就起床做出工准备,8点多到工地,一直工作到晚上6点半才收工。这样的高强度工作对一个健康人来说都很吃力,更何况他是个癌症晚期患者,右手臂受过伤,左腿还略有残疾。 看着父亲日渐消瘦的身影,女儿黄通慧心痛不已,特意在工地上准备了一张靠椅。当黄元峰疼痛难忍无法站立时,就躺在这张椅子上,手拿对讲机继续指挥工程。每天一回到家,他就疲惫地躺倒在床上。家人劝他多休息时,他却总是笑着说:"我是躺着指挥呢,不累!" 黄通慧成了父亲最坚强的后盾。每天早上6点,她就起床给父亲熬药、做早餐,然后把厨具带到工地,为父亲和工人们准备热腾腾的午饭。晚上收工回家后,她把晚饭和药送到床边,看着父亲吃完,再给他泡脚,直到他安稳入睡才离开。 村民们被黄元峰一家的行动感动了,纷纷自发加入修路队伍。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劈山路"一期工程终于在2015年春节前完工。2月8日,黄元峰买了一头大肥猪,宴请全村人庆祝新路筑成。村民们纷纷感慨:"黄元峰这样的人,应该长命百岁。" 或许是老天被他的善行感动,这个美好的祝愿竟然成了现实。当黄元峰再次去医院复查时,医生告诉他一个令人惊喜的消息:他的病情稳定,未见复发迹象。这意味着他的生命可能会比预期长得多。 其实黄元峰一直是个不安于现状的人。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他热爱发明创造。2008年汶川地震后,他为遇难者感到悲痛,研制出了一种能承重1000吨的抗震床,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他研发的索道运输技术还在2008年桂北冰冻灾害抢险中派上了大用场。

0 阅读:0
霞光破雾法无边

霞光破雾法无边

超级酷 仅三天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