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的老上级,我安排不了。”1973年,175位将军被平反复出,但很多军区都

酸酸甜甜小苏 2025-04-23 21:35:39

“他是我的老上级,我安排不了。”1973年,175位将军被平反复出,但很多军区都不要,周总理只好亲自主持大局。 一阵春风吹过福州军区司令部,1973年初,陈再道将军终于收到了盼望已久的通知——他可以重返工作岗位了。站在窗前,这位经历过无数战火的老将军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光。对于已经被迫离开工作岗位整整六年的他来说,能够重新为国家做贡献,比什么都重要。 "身为一个共产党员,自然要服从组织的安排,别说是去当副总司令员,哪怕是让我去农场拔草也愿意。"陈再道如此表态,展现了一位老共产党员的本色。但他并不知道,为了安排他这样的老将军回归工作岗位,总政治部的同志们费了多大的周折。 时间回溯到1972年冬天,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向与会领导干部传达了毛主席的一项重要指示:准备让一批被动离开工作岗位的老同志重返岗位。这项政令如惊雷般响彻全中国,各地纷纷表示拥护。然而,当具体落实时,一个尴尬的问题出现了——这些老同志中有175位将军,光是上将就有好几位,他们应该安排到哪里去呢? "从上到下,由易到难。"周总理为落实这一政策指明了方向。他认为,只要先把高级干部的安置问题解决了,有了标杆,下面的同志就好安排了。于是,总政治部副主任田维新和干部部部长魏伯亭接到了周总理的指示:"我建议,你们先解决陈再道同志和钟汉华同志的问题。" 陈再道的资历十分深厚。1926年他就参加了革命,是著名的"木兰山72游击英雄"中幸存至建国的5人之一。在抗日战场上,他曾是129师386旅的副旅长,是陈赓的得力助手。后来担任冀南军区司令员期间,仅1943年就指挥部队打了4000多场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在巨野战役中指挥部队与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新五军激战11天;在羊山集战斗、淮海战役中也表现出色。 然而,让这样一位老资格的原大军区司令归队并不容易。按理说,他卸任前是大军区正职,复出也应该是大军区正职。但所有军区司令员位置都已有人,只能委屈他去当副职。可即便如此,田维新给各大军区司令员打电话时,得到的回答却出人意料。 "没问题,不知是哪位老同志啊?"一位熟识的大军区司令起初答应得很干脆。 "你认识的,陈再道。" 电话那头突然沉默了很久,才传来为难的声音:"可他是我的老上级啊,你这不是开玩笑吗?"各大军区司令员都担心,若让陈再道当他们的副手,将来工作中该听谁的?下面的同志又该听谁的? 就这样,田维新连续打了好几个电话,都被婉拒了。最终,他找到了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上将。韩先楚比陈再道小四岁,参加革命也晚几年,一直对陈再道很敬仰。当田维新说明困难后,韩先楚痛快地答应了:"没问题,让他来我这儿吧,福州保证夹道欢迎。" 成功安排陈再道复出工作后,总政治部的同志们原以为接下来的工作会轻松一些,但事实证明,他们想得太简单了。一位新的重量级人物——原济南军区副司令员王建安上将也获得了"解放",等待重返工作岗位。 王建安同样是位老革命,他与陈再道一样参加过黄麻起义,在鄂豫皖斗争和创建川陕苏区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1934年,年仅26岁的他就已经担任红四军政委,是早期革命队伍中的重要领导人。建国后,虽然他的职位一直不是很高,大多担任副职,但他始终兢兢业业工作,从未有过怨言。 现在,王建安需要一个岗位,但田维新的工作却又一次陷入了困境。由于之前已经麻烦过韩先楚,田维新不好意思再找他,而是联系了其他几位大军区一把手。然而,结果却是一次次的婉拒。这不是因为大家对王建安有意见,而是因为这位老将军的资历实在太深了——当年他担任红四军政委时,很多现任军区司令还只是营长或团长级别的小官。让老首长给自己当副手,大家心里都过意不去。 无奈之下,田维新只好再次寻求周总理的帮助。周总理沉思片刻后,给出了出人意料的建议:"你可以再找韩先楚谈一谈嘛。" 田维新虽然对这个建议不太有信心,但还是硬着头皮找上了韩先楚。果然,韩先楚一听说要再接收一位老将军,立刻提出了反对意见:"老田,你这就不地道了,我这里已经有一位老同志了,你完全可以将他安排去其他军区嘛。" 无论田维新怎么苦口婆心地劝说,韩先楚就是不肯松口。他的态度很明确:王建安资历太老,当年他当红四军政委的时候,自己还是个小小营长。这样的老首长来当副手,实在不好分配工作。哪怕是总理亲自来说,他也不会答应! 一个尴尬的局面出现了——11个军区竟无一家愿意接收王建安。在这种情况下,田维新再次向周总理汇报了困难。周总理听完后,直截了当地说:"我看,还是放韩先楚那里为好,没事,等开会时我会跟他谈谈的。"

0 阅读:120

猜你喜欢

酸酸甜甜小苏

酸酸甜甜小苏

酸酸甜甜小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