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标准二十四品之雄浑】事物的同质性越多艺术性便会越少

书画艺术之窗 2023-01-18 10:43:46

一、雄浑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反虚入浑,积健为雄。

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

事实上,一切事物的运动都必然包含着某种方向性和目的性(目的性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复杂的或总合的方向性),而一定方向性和目的性之下的运动也必然会形成某种积累。

可以说积累也即在某种目的性主导之下的变化之中的相对不变是一切事物成就的必要条件。“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之不懈方可积小成大,积微成著,没有积累,天下将无可成之事。积累同样也是雄浑的基础,不过雄浑不仅是一种积累,还是达到了一定规模的积累,是一种盛壮有力的状态。

但这种有规模的积累又不是同质的简单叠加,首先便是要有一种强有力的内部联系和结构性的存在,沙子堆积的再多也涣散无力,水虽然可以内在融合,但其流动性远大于稳定性,从而在常态下便很难“积健为雄”。

其次,一般来说绝对的同质性只存在于抽象理论和无机物之中,而这便必然缺少了生动丰富又不可言说的变化。如果我们以点为基本单位,则一条粗细没有变化的直线,或一个色彩没有变化的色块都可以看作是某个同质点的简单叠加,即使我们假定其内部形成了紧密有力的结构,这种线和面如何任意延伸扩展也产生不了雄浑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出于实用的目的,在人力的作用下,同质之物被用来制成各种有用之物。比如一座建筑,即可以抽象的将其理解为是由各种规范的线条和同质的建筑材料构成,即使它高耸入云,或许可以给人以雄伟甚至震撼的感觉,但却很难产生雄浑之感。

不止是建筑,从最初的泥质陶罐,到现在的各种工业产品,凡人力所制实用之物,其同质性越严重(这既包括与他物相较的同质性,也包括自身构成的同质性),则其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便会越差。所以人们尽可能地赋予实用性的器物以各种看似无用的造型和色彩上的变化,本质上便是为了弥补种种同质化所带来的呆板和僵化。

在艺术上也是如此,如果在书画中,线条粗细均匀甚至如几何线条一样规范,用墨用色平涂而过而没有任何变化,都是无益于作品的艺术性的,因为它们都可以理解为是同质性的某种表现。

注:本文根据大愚观点整理

为什么说雄浑“非有大才力大学问不能”得

静观内美,玄思大道——大愚《创世之柱》中的雄浑之气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