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决策,或更准确地说,参与这些决策的制定过程,是每个经理人每日例行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决策的范围极为广泛,可能很笼统,也可能很琐碎;有时复杂,有时又很简单:我们是买一栋办公大楼还是租用?这笔账该记负债还是资产?该录用甲还是乙?该调薪7%还是12%?我们能否将某产品的原料用量减少而不影响品质?在法院上诉时,我们能不能胜诉?部门圣诞晚会的饮料是不是要免费供应?
在传统产业中,管理层级及命令传达的架构通常都很清楚,负责制定某项决策的人在组织中也占有与此决策相关的特殊位置。俗话说:“位高”(在组织中的地位高)则“权重”(制定决策的能力或权限大)。但如果是一家以信息及科技为主导的公司,决策系统可能大不相同。决策权不再完全由职位决定,另一批掌握知识和技能但职位不高的决策新秀将脱颖而出。
一
理想的决策模式
一家重视知识的企业理想的决策模式有自由讨论、清楚地决策、全力支持三个阶段。
决策的第一个阶段是“自由讨论”,这个阶段欢迎提出所有的论点,且每个人都可陈述自己的立场。分歧和争辩越多,越能体现“自由”的真义。这看起来非常容易理解,但实际上经常不是这么一回事。
我们常常看到的情况是:随着讨论渐趋白热化,与会的人开始犹豫不决,希望知道别人(尤其是老板)心里是怎么想的,一言不发直到他知道或感觉到哪一派论点有可能“获胜”,然后再开始高谈阔论地支持这一派,以避免被归为“异类”。
更奇怪的是,有些公司竟然鼓励这样的行为。以下便是我从报纸上摘录的一段有关美国某汽车公司的叙述:
“
在一场我必须采访的会议中,有人告诉我:在这家公司里,能干到高位的人都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开口——他们通常等到上面的人表达了意见或立场之后,才开始陈述意见支持上司的论点。
”
这种管理方法真是糟透了。这样的会议所产生的决策一定不会太好,因为懂得门道的人并没有真正贡献他们的知识及能力,决策只是根据并不完全的信息做出的。
第二个步骤是“清楚地决策”。在讨论阶段,不同的意见越多,越有可能在此阶段达成“清楚”的决策。事实上,在让决策变得更清楚的过程中经常有个阵痛期,但一般人的反应是和稀泥——当我们发现决策内容可能引起较大争议时,我们倾向于做出模糊的决策以避免争议。但我们必须了解,口头上含糊其词绝对解决不了问题;你越虚与委蛇,那些对决策内容不满的人越生气。
决策产生后,便来到最后一个阶段——所有与此决策有关的人员都必须全力支持决策的执行。这并不表示每个人都完全同意此决策,“不同意但可以接受”的态度也不算太坏。
以上这个理想决策模式看似很容易实现,但实际上,我发现这只对两种人“似乎还算容易”。一种是公司的高级主管,因为他们在公司里待得够久,知道事情该怎么做,而且和公司有同样的价值观;另一种是刚进公司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在学校里和同学合作完成作业时就用这个模式。
但对中层经理人而言,这套决策模式似乎是“知易行难”——理论上很容易了解,但实际上不是这么一回事。
二
为何理想决策难以实行
1、对基层授权
在理想的决策模式中,还有一点很重要且必须提一下:“决策的制定及执行应交给最低层级。”因为我们希望决策是由离问题最近,而且最了解问题的人来制定的。在这里我所说的“了解”并不只是“技术上”的了解,还包括通过过去实际经验积累的判断力。
因此,理想上,决策的制定者应该兼具专业知识及经验,但在实际上,如果找不到这样的人,你也应该想办法找到将二者实现“最佳组合”的人。就经验考虑,英特尔的决策会议中通常会指定一位资深经理人与会。但更重要的是大家在会议中必须排除等级观念,在自由讨论阶段,每个人的意见都应该有相同的分量。
曾有一个对我的管理风格很困惑的记者问我:“格鲁夫先生,你的公司强调‘平等要看得见’:员工穿非正式服装上班,用隔板代替个人办公室,即使是高级主管也没有专用停车位。是不是有点儿过了?”这并不为过,这只是企业求生存的方法。我们这个产业,必须要结合具有“知识力”及“权力”的人一起做决策。如果我们没办法让这两种人合作以提升决策品质,那企业的衰亡就是迟早的事。
如今,身居高位已不再代表“我说了就算”;你的意见会不会被采纳,全在于是不是有需要。
2、同级群体综合征
有个常见的原因是所谓的“同级群体综合征”(Peer Group Syndrome)。在英特尔的经理人培训课程中,我们曾经让学员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了解一群同事在共同解决问题或制定决策时会发生什么情况。我们让这群人围桌而坐,并请他们解决一个问题。每个在场的人都是同级别的。会议主席的级别稍高一些,但我们故意把他从会场支开,所以他根本不知道他离开后会议进行的情况。
结果在场的观察员完全无法相信摆在眼前的事实。在这场实验性的会议中,这群不知情的“天竺鼠”经理们,花了将近15分钟的时间还找不到问题的核心,而且没有一个人注意到他们只是漫无边际地打转。当主席回到会场坐定,听了一会儿讨论后,他也无法相信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我们的观察员注意到会议主席倾身向前,好像希望能多了解一些情况,然后看到他脸色越来越难看,最后终于拍桌大骂:“你们到底在搞什么把戏?弄了半天还在这里兜圈子!”在会议主席干预之后,问题很快就被解决了。
我们将最后有人拍桌子导向主题这招称为“同级群体再加一”(peer-plus-one),从那一次实验之后,我们便将它应用于决策会议中。当一群职位相当的人要开会时,总需要有一个职位较高的人与会——他不见得最能干或最具有专业知识,但他能够控制会议的进行。
3、不想和别人意见不同
不过,为什么同级群体里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大部分人还是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我们以英特尔软件工程师约翰曾观察到的事实说明原因。
约翰的所见如下:“不想和别人意见不同”是大家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的原因。因此开会时通常会先有一段“试探期”,此时,大家开始捉摸彼此的立场与想法,希望在有人必须冒险提出一己之见之前能产生共识。如果他们觉得已有了共识,就会有人以“我想‘我们的’意见(看法)……”这种方式发言。请注意,这句话传达出了这是“大家的”意见,而不是他自己的意见的意思。也许这个人的论点一开始会很薄弱,但只要其他人买他的账,他的立场就会越来越坚定。
我们可以察觉出约翰所言和先前汽车公司的例子之间的差别。在先前的例子中,与会的人期待会上的最高领导提出立场;而在约翰所举的例子中,这些人则是在等待共识的形成。这两种人际互动关系虽然不同,但“人很难随‘心’所言”这一基本的共同点都体现出来了。这让经理人更难做出好决策。
4、怕人家觉得自己笨
“怕人家觉得自己笨”是一种足以让不论是拥有专业知识还是身居高位的人都裹足不前的想法。对资深位高的人而言,他很可能因此不敢问问题,即使事关紧要;而更多的人在开会时可能只会在心里东想西想,而不敢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最多也只是和坐在旁边的人窃窃私语。身为经理人,你必须不断提醒自己,唯有大家把想法都贡献出来,并且提出所有的相关问题来讨论,决策才会更趋于理想。
另外一个现象则和与会人员里层级较低的人有关。这群人可能害怕意见被驳回,在同事面前颜面尽失,因而不愿意发言,自动让较资深的人掌握决策的主导权。
有时候问题可能复杂到所有与会的人都不知如何是好。当人们掌握了专业知识而没有权力,或有权力而不具备专业背景时,不确定感会特别明显。此外,通常知识能力较强的人并不喜欢市场因素介入决策。所以我们常会听到他们抱怨:“不明白公司(部门)到底要些什么东西。”同样,经理人虽有权力,却也常因对科技了解不足而无从下手。
我们必须克服这些障碍。我们都具备聪明才智以及意志力,应该能克服“怕人觉得自己很傻”以及意见不被采纳的恐惧,从而能够参与讨论并有自己的主张。
作者:安迪·格鲁夫,英特尔创始人
来源:《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畅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