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对缅甸的影响:古代缅甸寺院经济的源起及其对古代社会的影响

恨荷评历史 2023-03-12 14:25:06
缅甸寺院经济的起源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宗教生活必然会受到其经济基础的制约,也就是受到宗教经济的制约。佛教寺院起源于印度,佛教的寺院经济成熟于孔雀王朝时期,并在公元前后传入缅甸。

1.佛教寺院经济的起源

在佛教来到缅甸之前,佛教寺院经济已在印度存在。了解印度的佛教寺院经济的起源,对我们理解缅甸的寺院经济的发展有一些帮助。从印度佛教经济的发展历史来看,佛教寺院经济是佛教在其发展过程中,与现实社会相妥协的结果。

我们应当看到,寺院经济的产生是必然的,但是在其具体的表现形式上有一定的偶然性及地域性。所以,把上座部佛教传入缅甸的时间确定为公元前后,应该是比较站得住脚的。

2.上座部佛教的财富观

佛教寺院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其理论教义,也就是佛教经典中包含的财富观。佛陀认为,为世人皆苦,人世间的一切皆是无常的。凡人追求俗世利益,结局终是虚妄,故而产生种种痛苦。对财富,佛经中将之比喻为毒蛇,这种思想显然是不利于发展佛教经济的。但是,面对佛教的存续与发展,佛教必须要考虑经济问题,为了佛教经济的存在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允许的,这就需要对佛理进行调整来产生教义合法性。

比起大众部佛教随顺世法,走向人间的做法,上座部似乎更多地保留了佛教的出世性。这从其教义中,我们也许可以窥见些许原因。既离不开经济的扶持,又不允许发展自身经济,那么借助外力就是唯一的出路。

缅甸寺院经济对缅甸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缅甸的寺院经济对缅甸的古代社会有着多方面的影响,首先在政治上,寺院经济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緬甸政教关系的历史发展,在外交方面则促进了缅甸同周边佛教王国的往来,在政治制度上,起到了整合国家及社会的作用,并有利于缓和缅孟两族的矛盾,促进緬甸社会在文化上的统一,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其次,在经济方面,作为緬甸社会经济的一部分,寺院经济本身的发展就是緬甸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部分,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与之相关的手工及商业的发展。

1.寺院经济对历史的影响

对于缅甸的寺院经济在缅甸的历史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及其影响,学界是存在争论的,争论的双方分别以昂吞和李伯曼为代表。昂吞认为,缅甸的历史发展更多的是周期性循环的,在这个循环中,寺院经济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上座部佛教的“功德思想”,缅甸社会总是会以一定的比例,持续不断地转移土地及财富给僧伽,以此求得功德,换取来生的救赎。由于上座部佛教在缅甸的国教地位,这种思想深入人心。并且上座部佛教的发展契合了封建王权深化王权,巩固统治的需要,所以,这种思想和做法得到了王权的支持和保护。

最后,緬甸寺院经济对缅甸历史的最大影响,应是作为王权与教权的纽带,将这两股支撑着缅甸社会的重要力量结合在一起所产生的影响。缅甸寺院经济的发展本身便来源于王权与教权的结合。可见,寺院经济仅就在结合王权与教权这一方面,便对缅甸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且深远的影响。

2.寺院经济对政治的影响

从缅甸封建王朝的历史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出缅甸的封建王权与寺院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与缅甸的上座部佛教对王权的影响有关,同时又有一定的区别。寺院经济不完全等同于上座部佛教,它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是一整套物质财富运行机制,这套机制对王权的影响,比起上座部佛教本身来说更具有世俗性。

最后,作为高级宗教,上座部佛教的发展显然有利于封建王朝的需要,而寺院经济的发展更是缅甸社会对“功德”思想接受并实践的结果。寺院经济的发展显然有利于统治阶级在思想上控制人民,使之安分守己,接受其统治,并将多余的钱财与精力用于供奉佛事。自诩为菩萨的缅甸国王们,广建佛塔、寺院,以建立功德,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对于维护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3.寺院经济对经济的影响

缅甸的寺院经济是緬甸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必然对缅甸社会经济造成诸多影响。这体现在以几个方面:

第一,缅甸的寺院经济主要是农业经济,这就意味寺院经济直接地与农业生产相联系。

第二,缅甸的寺院经济包含着大量寺院与佛塔的修建与维护,其对缅甸的建筑、手工业及商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緬甸的寺院经济对商业及商业网络的影响。

第四,緬甸的寺院经济的发展,使得缅甸的寺院成为了一个社会财富二次分配的中心。

可见,缅甸寺院经济的发展对缅甸整体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多么的巨大。

4.寺院经济对文化的影响

离开了上座部佛教,就难以谈緬甸文化,作为缅甸文化的重要一部分,佛教文化在缅甸文化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寺院经济不仅是这种文化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这种文化的外在物质体现形式之一。从蒲甘时期幵始,缅甸的宗教就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互相渗透,达到了难解难分的程度。蒲甘佛教的经典都是巴利文著作,而许多经典的颂词都被铭刻在佛塔中。

比如,阿隆悉都就在瑞求祗塔上,留下行述其生平大志的动人文字。蒲甘时代的寺塔建筑、雕刻、绘画更是无不渗透着宗教精神。蒲甘时代的人们在寺院的墙壁上留下了许多绘画,反映了蒲甘的绘画艺术所达到的高度。这些壁画的主题大多是宗教故事,大部分以佛陀的事迹和《本生经》的故事为内容,但也有以印度教经典为故事内容。

除此以外,寺院还传授语文和简单的算术。至于僧伽们,则在寺中研究佛家经典,或是学习巴利文、法学著作等。“人家子弟,必从僧学习经典,贝叶为书,以铁锥划之。”

5.寺院经济对佛教的影响

缅甸寺院经济既是上座部佛教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上座部佛教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正是上座部佛教在缅甸的生根发芽,并得到王权的支持,获得国教地位,才使得寺院经济的发展成为可能。王权为了利用上座部佛教,就必须努力扩大上座部佛教的影响力,供奉土地及劳动力是其最基本的手段,而这就必然导致寺院经济的发展。所以,寺院经济的发展主要是由世俗王权为了利用上座部佛教而发展起来的,其对上座部佛教的发展具有两面性。

从不利的方面来看,寺院经济过度发展的结果也导致僧伽集团的腐化堕落,戒律松弛,这些现象是严重违背上座部佛教本身教义的,不光对王权,其对缅甸上座部佛教的发展而言也是不利的。

可见,寺院经济的繁荣对于上座部佛教而言,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招来杀身之祸。所以,对于上座部佛教而言,寺院经济的发展并不必然是有利的,在一定条件下,寺院经济的发展也可能阻碍上座部佛教的健康发展。

结语

从缅甸寺院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代引起了缅甸寺院经济的发展模式,世俗王权与教权相结合是这套模式的主要特点,同发展,谋“双赢”。在分工上,佛教的资助是由王权在经济上给予的,为其传播和发展,而王权政治则有佛教扶持,神化王权,巩固其统治作为回报。

两者的结合点在寺院经济这个环节上,寺院经济成为王权与教权连接的“纽带”、“桥梁”。两者结合的产物就是寺院经济的发展,与政教关系发展息息相关,寺院经济的发展源于政教关系稳定和谐,政教关系恶劣,寺院经济便遭受破坏。

从最终的结果来看,王权最终实现对缅甸寺院经济的有效管理,是寺院经济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一个适合緬甸社会发展的结果。在新的时代,缅甸社会幵始了走向近现代化的路程,伴随着缅甸封建王权的衰亡,封建王权与上座部佛教的联合统治成为过去时,寺院经济也就不再有其发挥作用的地位,缅甸寺院经济也走向尽头,其衰亡是必然的历史结果。

0 阅读:8

恨荷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