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青海05日月圣山倒淌之河

边地星 2024-10-31 13:38:45

天空湛蓝,草地碧绿;清风拂面,神情飞扬。走在去青海湖的路上,心情是那样的激动,从西宁到青海湖,就是从黄土高原西部边缘地带的湟水谷地过渡到巍峨博大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渐行渐远,高大树木、片片农田,葱茏庄稼逐一远去,眼前呈现出气势雄浑的大山,青青的草地,穿过沟谷,渐闻水声淙淙;盘山而上,视野越开阔。于是诸如“一望无际、辽阔无边、白雪皑皑、银妆素裹、牛羊满山、草肥畜壮”等词语涌上心头。

从西宁前往青海湖,要经过心心念念的日月山。日月山位于湟源县。传说文成公主进藏时,太宗赐日月镜,嘱咐若思念父母,白天照日镜,夜晚照月镜。当公主一行来到“赤岭”,远看如喷火,近看如染血,这里是季风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叠合区,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交汇处。

公主一行驻足大唐与吐蕃的边界休憩,再往前走,就会与故土永别。回首长安,故国已经千里,拿出日月宝镜,镜中现出长安的繁华,以及大明宫内的歌舞声,禁不住潸然泪下。想着此后的路途更加艰辛,也更加漫长,悲伤和思念充斥着她的内心,一滴清泪顺着脸庞流下,悲伤和思念逆流成河,化作倒淌河注入青海湖。为了表示进藏决心,促进汉藏和平,毅然摔碎手中日月镜,正好落在两座山之上,东边的半块朝西,映着落日的余晖,西边的半块朝东,照着初升的月亮,人们为了纪念公主和亲摔镜,就将此地更名为日月山。

日月山门亭上写着“文成留名传四海,日月放光照九洲”。日月两山建有亭子。双亭伫立,两亭矗立,东西相望。东边日亭,西边月亭,遥遥相对,互相陪伴。日亭是向阳之地,是传统的农耕区;月亭是阴坡之面,是藏地的牧区。月亭中有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所立的《唐蕃赤岭分界碑》,成为汉藏民族友好的象征。亭内经幡飘扬,碑文记载着他的历史丰功伟绩,壁画记录着文成公主进藏时的情景和进藏后的生活场景。公主庙是由中殿、后殿、廊房组成。庙门内置四大天王,前院有公主衣冠冢,中殿供释迦佛,后殿祀奉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

登临山巅,深情凝望。头顶天空蒙蒙,山雨欲来;脚下绿草如茵,芬香阵阵。青海有谚云:“过了日月山,又是一重天。”这里是农业区与牧业区的天然分界线。站在日月山顶端向西看,天高云低、牛马成群。广袤苍茫的草原与山峦孕育了游牧文明的传承。而在同一地点向东看,阡陌纵横、村落片片。绿色和黄色交错,赋予大自然的雄奇和力量。

日月山在烟雨中,尽显塞外雄姿,不失江南风韵。在文成公主纪念馆旁边,石雕巨牛横空出世,它造型古拙,双眸坚定,彷佛是一位屹立于山巅的孤胆英雄。藏地牧民多养牦牛,牦牛是藏族同袍的图腾。一块巨石上题“唐蕃古道”四个大字,文成公主雕像洁白优雅,温文娴静,深情地遥望着远在千里外东方的故乡。

倒淌河的形成应该感谢“日月山”,倒淌河发源于日月山西麓的察汗草原,自东向西流经40多公里后注入青海湖畔的措果,也称为耳海。日月山抬升隆起,倒淌河带着依依不舍之情折头向西,倒淌河有着浓厚的人文色彩。也成为了一条名副其实的“公主河”,流出的不止是女性的柔美,更有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

立于夏风画卷中,回眸沧桑斑驳岁月。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带去纺织、酿酒、音乐、舞蹈、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先进技术,促进了汉藏交流,为吐蕃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她用女人柔弱的双肩担起了华夏民族万年和平的重任,其心坚定,其情可赞,日月可鉴,万世长存,在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一笔。

0 阅读:0

边地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