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你走来,捧着一颗真心;我向你走来,带着一路风尘。”向往塔尔寺,走近塔尔寺,一股浓郁的藏地风情扑面而来。塔尔寺分布在莲花山的一沟两面坡上,依山叠砌、蜿蜒起伏,高低错落,气势恢弘。像一道绚丽夺目的彩虹,吸引着潮水一般的人群前来参观。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广场上的“八宝如意塔”,始建于1776年,塔身高6.4米,塔底周长9.4米,底座面积5.7平方米。塔身整体白色,底座青砖砌成,腰部装饰有经文,每个塔身都藏有一个佛龛。辉煌的寺院是先有塔,而后建寺,八个藏式宝塔,寓意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涅磐的八大业绩。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莲花山坳中,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也是藏区黄教六大寺院之一。相传宗喀巴于1357年藏历10月10日诞生于今青海省湟中县,聪明过人,3岁进夏宗寺受近事戒,7岁入夏琼寺受沙弥戒,在此随高僧端智仁青学经9年,16岁离开夏琼寺徒步赴卫藏学法,朝拜各派名寺,遍访高僧名师,刻苦研习法学,29岁在雅隆地区南杰拉康寺受比丘戒。34岁时对佛教密乘教典、灌顶诸法均有很深的造诣,到处去讲经讲法,于1401年和1406年分别撰写了《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一生著作达170多卷。
当年宗喀巴离家一心学法多年,其母香萨阿切思儿心切,让人捎去自己一束白发,希望他回来见上一面。宗喀巴决意不返,给母亲送上用自己鲜血绘成的自画像和狮子吼佛像,并写到“若能在我出生地点用10万狮子吼佛像和菩提树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如同我见面一样。”1379年,母亲与众信徒按宗喀巴的意愿,用石片砌成一座莲聚塔,这便是塔尔寺最早的建筑物。1577年,又在此地塔旁建了一座明制汉式佛殿,称弥勒殿。由于先有塔,尔后才有寺,被信众称为“塔尔寺”。
进入祈寿殿,有佛祖释迦牟尼,左右两位是佛祖的大弟子迦叶和阿雅。佛祖的胁侍菩萨文殊和普贤,左右两厢各具形态的是十六尊者像。祈寿殿也叫“花寺”,藏语称“夏登拉康”,因院内有数株根连在一起的菩提树,浓荫蔽日,芳香四溢。据说是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康熙帝为祝愿七世达赖喇嘛长寿而建。藏传佛教中有关于宗喀巴大师诞生时,剪断脐带滴血处曾长出菩提树的传说,每片叶上都可以显现出一尊狮子吼佛像。菩提树有灵性,凝聚了宗喀巴大师和诸佛、菩萨的慈悲。
“大金瓦殿”雄据金瓦寺中心,是整个寺院最富丽堂皇的建筑,大金瓦殿有三层宫殿,藏语为“赛尔顿庆莫”,雄伟高大,金光璀璨,庄严气派。该殿建于1560年,到了1711年,用黄金铺设为金顶。大金瓦殿矗立着12.5米高的大银塔,以纯银作底座,镀以黄金,镶嵌珠宝,传说为宗喀巴诞生的地方,塔上一龛塑宗喀巴像,塔前陈放有各式酥油灯盏,银鼓号角,玉炉金幢。梁枋上布满了帷、幡、绣佛、围帐及布陈天花藻井,层层哈达,琳琅满目。整个建筑庄严大方,雄伟壮观,阳光之下,金光灿烂,光彩夺目。
塔尔寺作为藏传佛教的圣地,摄人心魄的是色彩绚丽的藏式建筑风格,白、红、蓝、绿、黄、黑等众多色彩均衡搭配,不失风雅。呈现出藏地纯净、豪迈而热烈的美好期望,让人感受着敬天畏地,天人合一的深厚文化内涵。
塔尔寺规模宏大,殿宇连绵,层楼叠阁,错落紧致,辉煌壮丽。这是一处汉藏艺术交融的建筑群。有小金瓦殿,护法神殿,大经堂,弥勒殿,释迦殿,依诂殿,文殊菩萨殿,吉祥宫),显宗经院,密宗经院,医明经院,十轮经院、酥油花院,跳神舞院,活佛府邸,如来八塔,菩提塔,过门塔,时轮塔,僧舍等大小建筑共1000多座院落,4500多间殿宇僧舍。行走其间,恍如仙境。
看到身着藏袍的信徒五体投地,长拜不起,双手合十念念有词,既而不断磕长头,一遍遍许愿祈祷,导致头上结了痂,双手磨出茧,古老的木地板经过长年累月磕长头,殿前的青石板一块块磨得黑亮。变得光滑,呈现人形凹槽。一种悄无声息的神秘感潜入内心,传递着藏传佛教的空灵之美。
塔尔寺不仅是中国的藏传佛教圣地,还是造就藏族知识分子的高等学府,众多僧徒在此研修,辩经。
酥油花、壁画和堆绣闻名于世,堪称“塔尔寺”三绝。酥油花造型独特,色彩鲜艳,看上去宛若一朵朵盛开的鲜花。除了花朵,还有佛教故事、人物、草树、飞禽、走兽、亭台楼阁等。艳丽的唐卡是用珠宝、金石磨制作颜料绘画而成的。壁画多绘于布满幔、墙壁和栋梁上,色调和谐,工艺精湛,手法细腻。悬挂在墙壁上的堆锦,花花绿绿,五颜六色,艳丽生动,眩人眼目,直射人心。
远处山上,一排排敖包,一张张风马旗,一座座经幡,在风中飘荡。青烛冉冉,烛香袅袅。站在山顶,举目四望,群山环裹,如莲花瓣。座落在莲花瓣上的塔尔寺,就像一朵绽放的硕大莲花,金光灿灿,大开大合,大得大舍。
我想起仓央嘉措《那一世》:“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