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典史领导抗清保卫战,清廷却为其修建纪念祠,并谥曰“忠烈”

天曼聊历史 2023-02-11 01:44:10

清朝建立至乾隆二十年的一百余年间,江阴地区始终无人应科举考试,只是为了纪念一个人及其领导的一场运动——阎应元领导的江阴抗清八十一天保卫战。直至乾隆帝在当地为阎应元修建纪念祠,并谥曰“忠烈”,当地方才取消了这种与朝廷的不合作态度。但是当地的纪念活动并没有取消,每年都会以多种不同的形式举办,并作为一种民族精神一直流传下来。

明朝灭亡之时天灾人祸不断,起义军、官军、满清军队混战不断,很多百姓流离失所,成为“流民”,最要命的是国家失去了统一的政府,当此之时,无数高级的文官、武将选择投降。但当江阴地区的人民接到清廷“剃发令”时,群情愤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能一旦削去”,但清廷知县以强大的官兵威胁,不剃发就砍头,就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江阴地区一直是文化圣地,一种民族存亡感涌现在整个江阴地区人民的心中,这并非是某个人倡导的,而是整个民族精神的体现。于是在1645年6月1日,江阴城十万民众杀死了清廷知县,打出了“中兴大明”的旗号,推举前任典史阎应元为总指挥,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保家卫国运动。

阎应元,直隶通州人,1641年赴任江阴典史,其职务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派出所所长。职位虽不高,但其人文武双全,任内辖区平安,极得百姓爱戴。此时如果他投降地话,官运亨通是没问题的,但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江阴保卫战中十万百姓群龙无首时,他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担当指挥,完全将身家性命抛诸脑外。这场战争有多么惨烈呢,死守江阴的是十万百姓,围城的是24万清军,期间来援救的明军不是覆没就是撤退。对比史可法守城高坚固的扬州城只守了7天,而阎应元守小城江阴是81天。

江阴保卫战能名列史册流传,一方面是靠不怕牺牲、斗志昂扬、勇敢赴死的江阴民众,另一方面靠的是阎应元的超高指挥水平,此战之中诈降、空城、偷袭几乎三十六计全用上了。首先为了防止内部有人降清,阎应元设立了严密的监察规定,鼓励相互举报,清除了准备降清的一百余人。

其次阎应元充分发挥了当时的火炮优势,召集了当时一批能工巧匠,制造火砖、木铳等一大批不同的火器,可惜后来清朝建立后都被清廷禁止了。火砖广三四寸许,着人即烧,木铳类银鞘,长三尺五寸、广二三寸,木制,中间藏有火药,敌人到来时,投下,机关暴发木壳崩裂,铁菱角飞出,触人即死,无不精巧绝妙,所以清兵虽多,每望城兴叹,战栗无人色。再就是采用一切计策,延缓清军的进攻,城上设立草人,收集箭枝;利用老人出城诈降,车内暗藏火药,炸死清军一公三王;时常派兵夜袭,打乱清军部署等。

最后就是拼死相搏了,清军炸毁的城墙,下午石匠就能冒死修好;清军攀上城墙,则近距离以长枪刺之;昼夜守御,全城军民浴血奋战,终保江阴城池不失。但仗打到最后,还是出现了古今一样的问题,伤兵无处安置,任其死亡,最主要的是粮食短缺,每人只能日食一餐。终于在8月21日,清军用200门红衣大炮,轰塌了北城门,城内军民已经无力反击。经短暂巷战后全城失守,阎应元自杀未遂,被清军俘虏,拒绝招降后,英勇就义,清军伤亡七万五千人,江阴城最后幸存的仅是老弱53人。

当时投降的高官早已化作骨灰,但江阴保卫战的精神却世代传颂下来,尤其是阎应元的那一句“明朝有降将军,却无降典史”,世代铭记。也许某个时候我们技术、实力上落后于这个世界,但我们五千年沉淀的民族精神、五千年从未断档的文化,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所不具备的,也是我们走出谷底,迎接辉煌的基础。

0 阅读:0

天曼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