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用三隐三现的神秘传说创造出的北渎济水,名不副实、最早消失

维岳谈旅游 2024-06-14 05:59:35

山东的济南、济阳、济宁,河南的济源这些城市名字,都与一条消失的大河有关,这条大河就是古代四渎之一的济水。

在古代,济水地位非常煊赫。古皇帝祭祀名山大川,即指五岳和四渎。古人把有独立源头,并能入海的河流称为“渎”。《尔雅》中提到的四渎:江、河、淮、济,就是古代四条独流入海的河流,唐代以大淮为东渎,大江为南渎,大河为西渎,大济为北渎。

“济”指的就是北渎济水。济水是中国大地上事实存在的河流。但是,把它封为与江河淮齐名的四渎之一,今天看来,是古人认知水平有限,以及迷信崇拜相结合造成的错误。或者因为政治文化需要故意为之,而编造出北渎济水。

《禹贡》中这样记载古济水: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

济水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上的太乙池。源水以地下河向东潜流七十余里,到济渎和龙潭地面涌出,形成珠(济渎)、龙(龙潭)两条河流向东,不出济源市境就交汇成一条河,叫沇水,至温县西北始名济水。

后第二次潜流地下,穿越黄河而不浑,在荥阳再次神奇浮出地面,济水流经原阳时,南济三次伏行至山东定陶,与北济会合形成巨野泽,济水三隐三现,百折入海,神秘莫测。

先秦时期,它包括黄河南北两部分:《禹贡》: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这是黄河以北部分;下文的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这是黄河以南部分。

这些描述可以看出,古人说的济水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上的太乙池,向东潜流七十余里,到济渎和龙潭地面涌出,这是一隐一现,为济水找了一个名气大的源头,也延长了河流的长度。济源境内叫沇水,至温县西北始名济水。

第二次潜流地下,穿越黄河而不浑,在荥阳再次神奇浮出地面,这是二隐二现。其实大家都明白这是两条河流,汇入黄河的沇水、济水是黄河的支流。而荥阳从黄河流出的河流应是黄河分出来的岔河,因分流处与河北济水入河口隔河相对,且都水清,古人把它视为济水的下游。这次就把两条河捏合成了一条河。

济水流经原阳时,南济三次伏行至山东定陶,与北济会合形成巨野泽,是为三隐三现。古人把两条河,甚至是有关的数条河,用三隐三现的解释捏合成了一条大河。是知识局限还是故意为之,还真难猜测。这条想象出来的大河经过济南在滨州注入渤海,那时候的黄河是在它的北面经德州、沧州在天津注入渤海。

这条河的消失与黄河有关,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历史上多次改道和决溢。1855年(清文宗咸丰五年),黄河决铜瓦厢,黄河第六次大徙,由原来的夺淮河入海改为夺大清河(济水)入海,济水从此消失。

1 阅读:8

维岳谈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