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关工厂是跑路前兆?为救销量梭哈电动车,广汽本田恐成历史?

诗诗评汽车 2024-08-03 07:36:40

这几天网上出现了一个传闻,本田要关闭两条在中国的生产线,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各一条。

关闭生产线可不是什么好事,结合本田近年节节败退的销量,以及广本在不久前宣布裁员近2千人,已经有自媒体给本田下了病危通知书:本田要完啦!

别急,先了解清楚到底怎么回事。

在传出本田要关闭两条生产线的第二天,本田中国就在官方公众号中确认了此事。广汽本田将在今年10月关闭年产能5万辆的第四生产线,而东风本田将在今年11月关闭年产能24万辆的第二生产线,此后本田在中国的年总产能从149万辆变为120万辆,下降19.46%。

但另一方面,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同时在建电动车专用工厂并都将在今年下半年投产,所以本田在国内依然拥有7条生产线,只是削减了燃油车的产能并转移到电动车上,届时年总产能将恢复至144万辆。

据了解,位于广州开发区的广汽本田第四生产线曾是日本本田汽车专为出口而投资建设的独立生产线,主要生产Jazz(飞度)、City(锋范)等车型并出口至欧洲、墨西哥等市场。

2020年本田汽车(中国)与广汽本田合并后该生产线加入后者的生产体系,除了继续生产出口车型及零部件外也开始生产内销车型,如雅阁。但第四生产线的年产能仅5万辆,只占广汽本田总产能的6.4%,关停的影响不大,位于增城和黄埔的两大主力工厂仍正常生产。

东风本田目前拥有三条生产线,其中即将关闭的第二生产线在2012年投产,主要生产CR-V和思域等主力车型,年产能24万辆,关停后产能将转移至第一生产线。

回到2016年,CR-V和思域供不应求,当时东风本田的问题是产能不足,第一、第二工厂加班加点超负荷运转仍跟不上销量的增长,加价1万还要等2个月才能提车的思域历历在目,东风本田不得不在2019年开设第三条生产线。然而数年之后主力生产线却要关停,实在唏嘘。

为什么要关停两条油车生产线?来到2024年,中国汽车的格局越来越清晰:自主品牌强势崛起,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0%,合资燃油车的需求急剧下滑,大众、本田、丰田等头部合资品牌亦不能幸免,销量跌跌不休。

广汽本田的销量在2020年达到巅峰,为80.9万辆,也就是说几乎吃尽了四条整车生产线的产能。然而2023年的销量才刚刚过64万辆,3年间下跌了近20%。到了今年广汽本田的销量还在失速,1-6月累计销量20.79万辆,同比下跌超过28%,全年销量可能只有40余万辆。

2020年同样是东风本田的销量巅峰,达到85.03万辆,理论上超过了三条整车生产线的总产能。但东风本田的年销量也在三年间下跌了近3成(61.37万辆),今年上半年的销量亦只有20万辆出头。用两个合资公司上半年的销量计算,本田的产能利用率只有25%左右。

雅阁、CR-V、思域等王牌车型不再是销量榜常客,但更令本田难受的是不得不卷入车市价格战中。为了保住销量,我们可以看到14万的雅阁和13万的皓影,消费者固然大喜但经销商都说现在是卖一辆亏一辆,近两年已有不少本田经销商因持续亏损而倒闭。

宝马在7月中率先宣布退出价格战,采取一系列措施“降量保价”——包括减少产量和回收优惠以保证经销商有健康的经营状态,有部分苦于价格战的合资品牌已表示会跟进。

虽然本田尚未有明确的表态会退出价格战,但51君相信本田不会任由经销商亏损持续,此次关闭两条燃油车生产线除了能降低生产成本,也能通过控制产量配合车型价格回升。

所以本田不是只有关闭生产线而是“产能优化”,削减需求下滑的油车产能同时建设新的电动车产能,而总产能不会有太大变化。也就是说本田为国内市场规划了20多万辆电动车产能,但现实真的会如本田设想那样美好吗?

根据本田的电动化战略,预计在2027年前在中国市场投放10款纯电动车型,到2035年纯电动车销售比例达到100%,新建的电动车生产线显然是为此准备的,但问题是本田的电动车并不具备能达成年销20万辆的竞争力,更何况巅峰时期百万辆的规模。

纯电品牌e:N的表现持续低迷,即使大力促销但单一车型月销量很难超过1千辆,本田甚至不愿意单独公布纯电车型的销量,而是将HEV和PHEV也归类成“电动化车型”来让数据好看一点。

究其原因,“油改电”只是其次,关键是产品力平平售价却不低,极不平衡的性价比很难让消费者拿出支持的勇气。而所谓专门为中国市场打造的新品牌“烨”虽未正式上市,但光是杀马特的造型就让网友提前点一首《凉凉》送给本田。

我们不否认本田在燃油车时代取得的辉煌成就,但在新能源时代本田似乎已经彻底迷失,抛开技术层面不说,连审美都下降至三线国产品牌的水平,又谈何与比亚迪等头部自主品牌竞争?

本田提前布局的20多万辆年产能似乎是太乐观了。当然,假如销量还是不如预期,也可以变回兼容出口的生产线,毕竟本田现在就有出口奥德赛和ZR-V等车型,标致雪铁龙、现代等品牌衰败后都有将生产线内销转出口。

合资油车卖不过国产电车,合资电车更是卖不过国产电车,在这种“两头堵”的情况下合资品牌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为了与国产品牌打价格战,据说有合资品牌的中方向外方提出采用更多国内供应商以及降低生产车型的技术转让费,但都遭到拒绝。

可见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合资双方的经营理念已出现分歧,中方不再依赖外方的技术和供应链,而外方来中国的目的只有赚钱,赚钱比盲目打价格战拼销量重要,传统合资模式或许已经过时了。

广汽与本田的合作还有数年就到期,据说广汽本田内部已在考虑双方退出的可行性,亦有南北本田合并的传闻。万一成真的话,广汽本田、东风本田都将成为历史,本田在中国的业务全部回到日方手上。

不管继续合资还是单飞,以本田现在的产品力,真的那么自信产能不会过剩?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法律顾问

北京市炜衡(福州)律师事务所 赖成龙律师

0 阅读:1

诗诗评汽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