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几天趁着休息,我特地去逛了有着”日本宜家“之称的家居店——NITORI。
NITORI翻译成中文叫作宜得利,连译名都和宜家共享一个中文字,既然叫“日本宜家”,想必也和宜家风格类似吧。
可一圈逛下来,却让我大感意外,NITORI的风格不仅和宜家大相径庭,甚至和我知道的大多数家居店都不太一样。
首先,这里没有很多文艺小资所欣赏的“日系美学”,类似MUJI那种温馨的简约风,也没有宜家那种赏心悦目的陈设与氛围感,NITORI的产品逼格并不高,看不出在设计上有什么亮点,整个商店更像是一座大超市,但生意倒是不错。
据说2017年NITORI徐汇店开业时正值盛夏,冒着40℃的高温,顾客们在店外排起了长龙,媒体也争相报道,NITORI到底有什么魔力,能吸引那么多顾客趋之若鹜?
答案就两个字:便宜。
据说同等品质和尺寸的家具,在NITORI的售价只有其他家具零售渠道的一半。在我的印象中,宜家已经够便宜了,但是NITORI的价格只有宜家的七到八成。而且NITORI的产品种类繁多,平均一个门店的SKU高达15000个,店虽然不大,却有足够的时间让你尽情选择。
NITORI来到中国的时间比宜家要晚,但是在华门店数量已经超过了宜家。截止于今年3月底,NITORI在日本的门店数已达822座,海外市场达179座,光是中国就有95家门店。
能够打败宜家的企业,背景一定不简单,带着这些疑问,我特地去翻了翻NITORI创始人似鸟昭雄的自传,却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创业故事。
2
在我们的印象中,能成为世界级大企业的掌门人,想必从小就很优秀吧。
但现实恰恰相反。
根据似鸟昭雄的自述,他从小读书就不好,上学时还老被人欺负,从小学到高中,似鸟昭雄的成绩一直垫底。
进入大学以后,似鸟昭雄“本性”不改,成绩一如既往的糟糕,论文是请人代写的,英语课是找人代签到的,而他自己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歌手。
当然,他最终也没有成为歌手。大学毕业后,似鸟昭雄无所事事,整天不是打牌、喝酒就是泡妞,他曾在一家广告公司负责拉传单,结果才干了半年就因为业绩太差被辞退了。
此时的似鸟昭雄,整个人生只能用“失败”二字来形容,他没有任何目标,也不会想到自己日后将成为大老板。
似鸟昭雄的父亲在札幌经营着一家公司,儿子毕业的时候,这家公司的生意已经非常惨淡,父亲原本打算让儿子继承家业,可既然公司撑不下去了,似鸟昭雄只能自谋出路,他明白打工并不适合自己,创业成了唯一的选择。
就这样,似鸟昭雄继承了父亲的一家店铺,打算做一点小买卖,具体卖什么好呢?他想到了家具。
之所以做家具,主要是因为这里附近都是住宅区,幸运的是,店铺所在的札幌市中心暂时没有别的家具店,这对似鸟昭雄无疑是天赐良机,1967年,似鸟昭雄的家具店正式开门迎客。
家具店的生意刚开始还不错,但没过多久,竞争对手便蜂拥而至,在任何时代,小店所面临的竞争都是最激烈的。由于彼此商品的同质化严重,似鸟昭雄店铺的利润不断下滑,赚钱越来越难。
转机发生在1972年。
那一年,似鸟昭雄赴美国考察,他发现那里的家具店品种多,门类全,质量也很好,更重要的是,这些家具在美国的售价只有日本的三分之一。
美国人是怎么做到的呢?首先是依靠规模,只有你的门店数量越多,才能在与供货商的谈判中掌握定价权。其次是没有中间商,产品从厂家那里直采,避免中间商赚差价。
这件事给了似鸟昭雄极大的启发,他开始把注意力放到了价格上,“虽然我不能以自己的能力把工资提高三倍,但也许可以把东西的价格降到三分之一”,低价,就是企业未来最核心的竞争力!
回国之后,似鸟昭雄正式将公司更名为NITORI,并建立了绕过代理商直接找家具厂要货的采购机制。
实现低价的道理并不难懂,但真正困难的地方在于执行。尤其对一家创业公司而言,既缺乏规模,又缺乏资金,和供应商谈判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为了买到更便宜的家具,似鸟昭雄想了一个办法:专门留意那些破产企业的产品,而且下手要快,不能让对手提前知道。
只要听说哪里在处理破产企业的产品,似鸟昭雄就会立即赶到,并以低于平常三到五成的价格成交。之后的很长时间,他都在实行这种”捡漏“策略,发现有企业倒闭立刻过去”接盘“。
除了札幌市内,似鸟昭雄还前往全国各地搜罗家具,那时候的互联网并不发达,即使在资讯相对透明的今天,想要在全国各地找到快要破产的家具厂,且价格与款式刚好符合你的要求,也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也许就因为似鸟昭雄比别人多了几个心眼,愿意多跑跑,看到机会也没有犹豫,他的店才得以越做越大,逐渐超越国内同行。
当然,这么做也是有风险的,公司直接从厂家进货,代理商们自然不愿意,于是他们就想各种法子找茬,甚至动用法律武器告你违规经营!
但似鸟昭雄也有一手,他通常在淡季找厂家进货,为了不引起别人注意,似鸟昭雄甚至只能在半夜与对方接洽,随手还带着现金,一旦被代理商发现自己正和厂家单独联系,立刻终止交易!似鸟昭雄事后承认,自己“简直就像被通缉的犯人一样”。
为了提高销量,早期的NITORI还允许顾客赊账,家具送到之后可分三次付款,渐渐的,NITORI终于有了口碑和名气。
但NITORI的经营还算不上出色,1980年,似鸟昭雄加入了国内一个著名的行业俱乐部——天马俱乐部,但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学生,他从小就不擅长读书,想要取得成功,只有比别人加倍努力。
3
1980年以前的NITORI处于野蛮生长阶段,看不出有成为超级巨头的潜力。我们只能说,似鸟昭雄能取得阶段性成功,更多是源于他的勤奋和运气,但此时似鸟昭雄已经不再满足于眼前的成绩。
他曾邀请天马俱乐部的主持人——一位零售行业的著名专家到他的店参观,结果被狠狠地泼了盆冷水。从进门开始,就没有一处地方令对方满意,临走时直接丢下了一句话:“无可救药”,然后扬长而去。
似鸟昭雄不服气,自己又去找了许多顾问帮他出谋划策,这些顾问给NITORI提了不少建议,但似鸟昭雄很快发现,他们只会迎合自己,提出的问题全都不痛不痒,似鸟昭雄接连换了五个顾问,业绩却没有丝毫提升。
最后,似鸟昭雄回到了天马俱乐部,这一次,他决定虚心聆听,全盘接受,包括优化产品体系、改造供应链,在仓储系统普及个人电脑,并在老师的建议下,将开100家分店,销售额1000亿日元作为发展目标。
随着经营步入正轨,NITORI的成长开始提速,随着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的到来,中产家庭纷纷缩减开支,NITORI凭借性价比优势迎来了春天。
2002年,NITORI在东京交易所挂牌上市,并于第二年实现了当初指定的100家店,1000亿日元的目标。
回顾NITORI的崛起,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围绕“性价比”做文章。虽然NITORI的产品以便宜著称,它的毛利率却远高于国内同行。日本家具行业的平均毛利率仅为5%,而NITORI却高达16%。
NITORI是怎么做到的呢?
首先是因为NITORI想尽一切办法缩减中间成本。这些成本涵盖了从商品开发、制造、批发、物流和零售等各个环节,NITORI将这一切统统整合到自己的供应链中,完全由企业内部完成。
为此,NITORI建设了一条完整的家具产业链,旗下总共拥有七家子公司,包括家具和家居、窗帘开发、采购制造、物流、广告、保险和IT等业务,将上下游全部囊括。
为了节省物流成本,NITORI还在日本自建物流中心,并通过自动立体仓库、智能分拣系统等等,将商品先通过物流中心存放并配送到家。
自建物流中心的好处在于,NITORI门店的库存从此压力小了很多,因为它们不再需要大面积的库房来备货,这一职能已经由物流中心承担,门店只需专注于满足顾客的需求。
但比起以上这些,NITORI真正的过人之处是它的产品策略。
与宜家和MUJI这样以“逼格”著称的家具店不同,NITORI在设计上没有太多讲究,既没有宜家的温馨,也没有MUJI的调性,似鸟昭雄对产品设计的要求很简单:实用、大方、能够和其他家具搭配即可。
NITORI产品最大的优势不在设计,而在于更新的速度。
在NITORI店内,有90%是NITORI自有产品,在这90%的自有产品中,50%为NITORI自己生产,40%属于OEM贴牌代工商品,剩下的10%是其他品牌的商品,当然,这部分商品比其他渠道的更便宜。
为什么要保留10%的外来品牌呢?这其实是为NITORI提供参照,通过这10%的商品,NITORI可以知道目前市面上哪些产品比较热销,一旦发现其中的某件商品成为爆款,NITORI就会自己开发,把它变成自有商品。
为了时刻保持更新的速度,NITORI规定,每年率先替换卖的最好的产品。
这个做法听起来有点反常识,热销产品不是应该卖得越久越好吗?其实不然,因为家具行业的同质化非常严重,一旦有产品大卖,周边的商家就会争相模仿,市场上类似的产品多了之后,顾客就会对你的产品失去新鲜感。
所以NITORI选择让卖得最好的产品最先下架,从而给团队内部制造了一种倒逼机制,让他们能始终提供领先于市场的产品,用更快的更新速率,来对冲设计感不足所带来的审美疲劳。
如今,NITORI仍保持着每年70%的产品更新比例,在被淘汰的产品中,大约有20%为爆款商品。为了更好地满足顾客,NITORI每开一座新店,都会提前三个月对所在地家庭开展调查,了解顾客的生活习惯,尽可能做到为当地生活量身定制。
如果用三个字形容NITORI的产品策略,那就是快、准、狠。“快”指的是更新速度,“准”指的是了解顾客需求,“狠”指的是敢于对热销品“杀伐”果断,再加上便宜的价格,让国际巨头宜家甘拜下风。
4
在日本,NITORI的营收规模是宜家的七倍,甚至一度把宜家赶出日本市场。
目前,宜家在日本仅有12家门店,远远低于NITORI,两者在规模上已经不在同一量级。
为什么宜家在日本打不过NITORI?除了价格不占优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NITORI更了解日本消费者的习惯。
我们总觉得日本家具应该像MUJI那样,简约、时尚、还带有一点点禅意,这其实是一种错觉,或者说,这是从美学的角度看待日本文化。
对于注重实际的日本老百姓而言,简约时尚没有什么意义。和全世界所有的工薪族一样,他们要的是便宜和实用,至于外观设计啥的,别太丑就行了。
但宜家对于这一点显然认识不足,它把北欧的设计风格照搬过来,原以为日本人崇尚简洁,会喜欢宜家的风格,结果却发现他们根本就不感冒。此时的日本正处于经济低迷期,对广大消费者而言,性价比就是最大的正义。宜家不仅风格不接地气,价格也比NITORI更贵,因此生意始终不见起色。
宜家在日本混不下去的另一个原因出在开店策略上。逛过宜家的人都知道,宜家通常是上万平米的大店,位于市区的边缘,配备大型停车场,店内空间宽敞,还设有就餐区和休息区,中国人爱逛宜家,很大程度是因为这里能带来良好的购物体验。
然而日本城市人多地少,交通拥挤,在这样的条件下,密集开店反而有利于培养消费习惯,以7-ELEVEN为代表的日本便利店早就深谙此道。NITORI门店继承了便利店的选址秘诀,店铺密度远高于宜家,其面积通常在2000~4000㎡之间。用NITORI相关负责人的话说:“NITORI开店的基本策略就是填补宜家的空当,抓住消费者需求”。
不过在国际市场上,宜家的知名度都要高于NITORI。NITORI直到2007年才在中国台湾开了第一家海外分店,随后才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和东南亚地区,宜家则早在1978年就开始了国际化步伐,目前在全球已经有近500家商场。
在中国,宜家依然是很多年轻家庭购买家具的首选,宜家早在1998年便进入中国,比NITORI早了将近20年,为更好地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宜家在业态上也做了许多创新,例如开设城市中心店,咖啡馆、快闪店等等,作为老牌的欧洲企业,宜家始终把自己的重心在线下。
所以比宜家晚进中国的NITORI,就选择以线上为突破口,早在2015年,NITORI就入驻了淘宝,随后于2020年入驻京东,借助京东的物流体系为用户提供送货服务。在天猫商城,NITORI承诺实付299元包邮,家具类单件商品实付1490元包安装,可见NITORI已经把国内电商的套路给摸透了。
相比之下,宜家线上业务却发展得相当迟缓,尽管宜家中国早在2008年就向总部提出建立网上商城,但直到2020年,宜家才在天猫正式开设旗舰店,这也是宜家在全球首个第三方平台的官方旗舰店。这么做也是出于无奈,因为宜家的业绩自2015年起就开始下滑,为了保住中国市场,宜家不得不顺应时势。
目前宜家在国内总共有40家门店,对一家来华已经26年的行业巨头而言,这样的开店速度堪称“佛系”。NITORI直到2014年才进入中国,但目前的门店数量已经是宜家的两倍多,除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NITORI还向苏州、厦门、成都、武汉、重庆等二线城市进军,就连南通、东莞这样的三线城市,也已经能见到不少NITORI的门店。
当前国内经济下行,中产收入下滑,勒紧裤带过日子将是未来家庭的普遍状况,从这个意义上,NITORI的到来恰逢其时,高性价比策略+下沉市场的渗透,将使NITORI在中国更加如鱼得水。
中国作为一个超大规模市场,收入差距与地理纵深巨大,所以对NITORI而言,更明智的策略是和宜家的市场不要重叠,各自找到不同的生态位,而不太可能像当初在日本那样,把对手逼到玩不下去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