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本质不在于追逐数字

盼晴评趣事 2024-07-24 11:10:38

管理的本质远不止于数字的追逐,更在于对目标的深刻理解和对团队行为的精准引导。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即使实现了业绩目标,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

管理Opsware公司时,我们有一个非线性季度难题,也可戏称为“曲棍球棒难题”。曲棍球棒是指一个季度当中收入曲线的形状。我们的曲线非常糟糕,有一个季度,我们在季度末的最后一天才拿到新订单的90%。这种销售模式令我们很难对交易进行规划,对上市公司尤为不利。

于是,我决定改变曲棍球棒曲线走势,冷静应对。我为销售人员设计了一项激励措施,如果他们在季度的前两个月完成交易,就给他们发放两个月的交易奖金。结果,下一个季度的曲棍球棒曲线变得更直了一点,也比预期变得短了一点——交易从上季度的第三个月转移到了本季度的前两个月。

我在网景公司管理大型技术团队时以及在惠普公司工作时,都有类似情况。管理者们达到了我们的要求,但没有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这是为什么呢?

拉平曲棍球棒曲线:目标错误

回顾过去,我当初真不应该让团队去拉平季度曲线。如果那是我想实现的目标,我就不得不心甘情愿——至少暂时——接受季度收入不断减少的后果。我们有固定数量的销售人员,他们会努力使每个季度的销售规模实现最大化。为了使季度曲线呈线性发展,他们必须改进自己的行为,调整自己的优先事项。不幸的是,我更喜欢过去优先实现收益最大化的做法。

考虑到当时的形势,我实在很幸运。在《孙子兵法》中,孙子警告说,给团队下达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会削弱其实力。我并没有削弱团队的实力,却打乱了团队的工作顺序。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预先确定哪些事项更重要,然后实现每一季度销售额最大化或提高预测能力。只有给出第二种回答时,这个指导才有意义。

过于关注数字

在第二个例子中,我利用一组数字对团队进行指导,但并没有完全达到我想实现的目标。我的目标是推出一项依次满足下列指标的出色产品:客户喜欢、质量过硬、发货准时。

可惜,我设立的这些指标并不在产品的优先项当中。从基础水平而言,指标就是激励因素。在每次员工会议上,通过测量并讨论产品质量、功能以及计划表,员工们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上述指标之上,忽视了其他目标。这些指标并没有描述出真正的目标,因此,团队的注意力之所以偏离,罪责在我。

有趣的是,在很多消费者互联网创业公司里,我看到,同样的问题频频出现。我经常看到一些团队拼命将注意力放在客户获取和客户保留的指标之上。这样做通常对客户获取很有用,但对客户保留的效果并不好,为什么呢?

对于很多产品而言,指标通常会用足够多的细节去描述客户获取的目标,目的是提供充分的管理指导。相反,客户保留指标并不能提供足够多的细节,使自身成为一项完整的管理工具。结果是,很多新兴公司会过度强调客户保留指标,没有花足够多的时间去深入了解用户的真实体验。这通常会导致一款出色的产品被一堆混乱数字所包围。对出色产品怀有美好期望,建立强有力的指标,两者互为补充十分重要,但如果用指标去代替对产品的期望,你就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

严格按数字进行管理

就如同利用数字进行绘画

你想促成的事有些也许可以量化,有些则不可以。你不能只汇报量化目标,而忽视质化目标,因为质化目标才是最重要的目标。仅仅按照数字进行管理就像利用数字进行绘画,从严格意义上说,这完全是业余爱好者的做法。

惠普公司一直都想实现高收益。由于只关心数字,惠普现在虽然实现了高收益,却牺牲了未来的收益。

请注意下列问题中所包含的很多数字以及质性目标:

● 我们的竞争性获胜率是在上升还是在下降?

● 客户满意度是在上升还是在下降?

● 我们自己的工程师对产品的看法是什么?

由于将公司当作黑匣子一样进行管理,惠普公司的很多部门以降低竞争力为代价,使当前利益实现了最大化。公司对实现了短期目标的管理者予以奖励,这种方式对公司极其有害。如果将白盒子考虑在内,效果就会好得多。白盒子不仅包含数字,而且还能告诉你这些数字是怎么来的。这种方式会惩罚那些以牺牲未来利益换取短期利益的管理者,奖励那些给未来投资的管理者,即使这些投资短期内难以测量。

最后一点想法

我们很容易看到,领导者被误解的方式有很多。为了正确做事,你必须认识到,你无意识评估的任何事都会引起员工们一系列的行为。一旦确定了自己想要的结果,就需要检验对这个结果的描述,而检验的依据是,员工对这一描述所做的行为反应。否则,员工行为的副作用也许比你正在补救的情况还要糟糕。

作者:本·霍洛维茨, 硅谷资深创业者,1999年与网景之父马克·安德森共同创立Loudcloud公司(后转型为Opsware公司),在互联网泡沫的恶劣大环境下,数次带领公司起死回生,并最终成功以16亿美元的高价将公司出售给惠普

来源:《创业维艰: 如何完成比难更难的事》

0 阅读:2

盼晴评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