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翦伐楚入手,探析这位秦国老将的智慧

啊坤说历史 2023-05-19 16:28:19

王翦,是秦始皇灭六国时颇为倚重的一位老将。在六国中,秦始皇的心腹大患楚国,就是王翦率军伐灭的。而在王翦伐楚之前,还曾经有秦国大将李信攻楚,结果遭遇惨败。秦始皇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得把王翦请出来伐楚。可以说,王翦的伐楚之战尽显这位秦国老将的智慧。因为当时楚军已经退守荆地,攻楚之战十分艰难。

而这样艰难的战争,秦始皇一开始并没有选王翦,而是选了年少气盛的李信,结果李信败在了楚将项燕的手中。这令秦始皇十分后悔,因为相对于东方六国,秦国此时占据绝对的实力,但凡亲兵出战,很少会遭遇惨败。可是李信攻楚之战,狠狠打了秦始皇一记响亮的耳光,这让秦始皇意识到,必须派一位老成持重的将军伐楚,方能取得胜利。

(王翦画像)

而此时在秦国,能够称得上老成持重的武将,也只有老将军王翦了。在得到秦始皇的诏命之后,王翦立刻率军出战,他没有犯李信那样轻敌冒进的错误,终于斩杀楚国大将项燕,把楚国这个秦始皇统一天下的绊脚石给搬开了。楚国一亡,天下其他诸侯不足惧。而王翦伐楚,让这位秦国老将的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咱们就从王翦伐楚入手,探析这位秦国老将的智慧!

前言

在王翦伐楚之前,他本就是秦国的一员名将。秦始皇灭六国,更少不了王翦的身影。因为秦国这时已经具备吞并天下的实力,对外战争也就十分频繁。像王翦这样能征惯战的武将,自然也就更容易受到重用。而秦始皇呢?别看是一个暴戾的君主,但是对属下大将还不错。所以王翦对秦始皇也十分忠心,立下的功劳也不少。

(王翦画像)

《史记·白起王翦列转》记载:“始皇十一年,翦将攻赵阏与,破之,拔九城,十八年,翦将攻赵。岁馀,遂拔赵,赵王降,尽定赵地为郡。”

灭赵伐燕,王翦的功劳可见有多么大。这是一位秦国可以独当一面的上将军,这也就秦始皇对王翦如此信任了。但是在战国末年,与楚国相比,那时燕国和赵国的实力都已经很弱了。赵国长平之战惨败后就一蹶不振,而燕国从来就只是一个小国,虽然太子丹壮着胆子,派荆轲刺秦王,没有成功不说,反而更加激怒秦始皇的怒火。

(王翦画像)

王翦灭了燕国,也算是为秦始皇出了一口恶气。而秦始皇也是准备派王翦攻楚的,但是在选择率领多少人马上,却出现了分歧。秦始皇也就转而派了李信,结果李信不仅没能灭掉楚国,反而吃了个大败仗,秦始皇无奈,这才硬着头皮请王翦出山。在这里却要说一下秦始皇,也算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君王。

因为在知道自己派李信出战是个错误时,秦始皇就立刻来请王翦出战。不是王翦比李信高明多少,而是秦始皇知道,王翦老成持重,能够吸取李信的教训。而王翦在伐楚之战中,尽显自己的智慧,最终灭掉楚国。咱们就从王翦伐楚入手,探析这位秦国老将的智慧!

伐燕选李信,秦军惨败

秦始皇在一开始伐楚的时候,并没有选王翦,而是选另一位比较年轻的将领李信。至于说选李信的原因吗?因为李信向秦始皇保证,只要给他二十万人马就能灭楚,可是王翦却要带六十万人马。这你让秦始皇怎么想?自然愿意派李信了,毕竟二十万人马和六十万人马的军需耗费就差别很大,可是李信带二十万人马攻楚的结果呢?

(秦将李信)

《三家注史记》记载:“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这可不是小败,而是惨败。秦军几乎就被杀得溃不成军了。可见李信带二十万人马攻楚的后果。当然也并不是说李信带着二十万人马就灭不了楚国,而是李信太过轻敌了。在李信看来,秦国大军百战百胜,攻打山东六国就像秋风扫落叶。他从来没有想到,小小一个残破的楚国,能够抵挡自己二十万大军的进攻。

(项燕画像)

这也正是轻敌,李信可能还不知道,楚国虽然已经残破,但是还有项燕这样的大将,人马也有好几十万,完全与秦国有一战之力。况且楚国退守荆地,可是占据着地利,如果没有足够的人马攻打,是很难消灭楚国最后的抵抗力量的。而李信自信满满带着二十万人马就敢来攻楚,不受挫才怪!

王翦伐楚,先请厚赏

李信伐楚,是真正遭遇惨败。这时候秦始皇没办法了,只能再请王翦出战。可是让秦始皇没想到的是,王翦在出战之前,居然先向秦始皇请求赏赐,而且还是要求重赏。这仿佛就像是要挟秦始皇一样。秦始皇无语,和王翦有这样一段对话:

(王翦画像)

《史记·白起王翦列转》记载:“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乡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王翦在出兵之前,敢这么向秦始皇要求赏赐,他是不是疯了,难道就不怕等打完仗了,秦始皇找他算账吗?大家要这么想可就错了!为何这么说呢?大家想想,王翦这次出兵可是足足带了六十万人马,几乎就是秦国所有的人马了,那么秦始皇担心的是什么呢?

(王翦画像)

秦始皇并不在意王翦要多少赏赐,他最在意的是,王翦带着这么多人马,会不会谋反。而王翦向秦始皇要求赏赐,反倒是会让秦始皇觉得,这个老头子原来没有什么野心,就是想当一个富家翁。如此一来,秦始皇纵然对王翦有猜疑,猜疑之心也会消失。这样王翦在伐楚的时候,也就没有掣肘了。

如此我们也就能看出,王翦有多么老谋深算。他实在是太了解秦始皇的心思了,这么一要求封赏,就没有了后顾之忧。一旦没有后顾之忧,王翦就可以一门心思伐楚了。

斩杀项燕,最终灭楚

王翦虽然带着六十万大军攻楚,但是到达楚地之后,王翦并没有急着率军进攻,而是慢慢和楚军比着耐心,看究竟谁更有耐心,能坚持着不出战。不得不说,这样比拼耐心,王翦赢了,因为面对秦军重兵压境,就是这种压力,已经让楚军人心惶惶,楚军恨不得一下子就把秦军赶走,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下场:

(王翦墓)

《三家注史记》记载:“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荆兵遂败走。”

楚军总是想着和秦军挑战,但是秦军就是不应战,也就这样拼着耐心,楚军退走,秦军攻击,最终斩杀了楚军大将项燕。这样的结果看似很简单,实际上对楚军却是致命的打击,因为残破的楚国也就这点儿军事力量了。而项燕也是此时楚国唯一能与秦军对抗的武将,项燕一死,楚军也就再无倚仗,王翦终究灭楚。

(王翦画像)

而这里展现出来的却是王翦的军事智慧,他并没有像李信那样轻敌冒进,虽然王翦带来的秦军是李信当时人马的三倍。与楚军作战,王翦的策略就是一个字,“稳”,稳扎稳打,最终在楚军自己出现漏洞的时候,王翦乘势进兵,一战而灭楚军,杀项燕,此战之后,秦军终于灭楚,这就是王翦在战场上的用兵的智慧。

总结

(王翦影视形象)

以上就是王翦伐楚的过程,是不是尽显这位秦国老将的智慧呢?在秦始皇准备伐楚之时,王翦就表明,非六十万人马不能灭楚,如此也就遭到秦始皇耻笑,说王翦老了。这个时候,李信信誓旦旦,说带二十万人马就能灭楚,结果遭遇惨败。这让秦始皇知道,老将王翦的先见之明。这才再次厚着脸皮请王翦出战,并且答应给王翦六十万人马。而这时,王翦再次展现他的智慧。

他竟然要秦始皇先答应给自己丰厚的赏赐,别人都以为王翦疯了,而王翦的用意却是在告诉秦始皇,我虽然带着秦国六十万大军出征,但是我绝对不会造谋反,请君王放心,我只是想当一个富家翁。就是这样一件小事,也就让王翦没有了后顾之忧。他不用担心秦始皇猜忌,可以放心率军攻楚了。毕竟,如果秦始皇猜忌他,王翦就算有再大的本事,也很难灭楚。

终于在战场上与楚军相持,王翦虽然有六十万人马,但没有急于进攻,反而等着楚军挑战。这正是兵法上说的伺机而动,在战场上,王翦表现出了足够的耐心,可楚军却没有那么大的耐心了,在挑战秦军没有成功,楚军撤退之时,王翦进军,终于大破楚军。项燕一死,楚军败亡,楚国灭亡。从王翦伐楚,我们就足以看出这位秦国老将的智慧,您说,对不对呢?

参考资料:《史记·白起王翦列转》《三家注史记》

0 阅读:4

啊坤说历史

简介:挖掘史料背后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