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主”是主位不是神位,所以不能写成×××之神位?

芸芸评文化 2024-01-14 17:36:03

这就是常说的牌位

(1)实际生活中,有将牌位或灵位写成“先考×公讳××府君之神位”“先考×公讳××大人之神位”等的。似有不妥,可能对传统礼仪文化有误读误解,因而误传。

(2)按礼仪典籍文本《仪礼》和《礼记》的说法,商代人用一根木头凿成特定形状,悬挂起来,标志逝者魂灵,叫重。周代人用一块木板刻上逝者名讳,固定起来,标志逝者魂灵,叫主。后世沿袭周礼,都叫主。

《聊斋》里小谢和秋容借尸还魂

(3)古人认为,灵魂不死。即一个人由魂和魄两方面组成,魂即魂灵,魄即身体。魂离开魄,短时间就是生病;长时间回不来了,就是死亡。所谓借尸还魂,就是一个人的魂还在,魄没了,所以借别人的身体变成活人。旧时所谓“跳大神”,就是一个魂丢了,生病了,神婆通过特定舞蹈和祷告,把人的魂弄回来,病就好了。生活中有“叫魂”的,也是这个意思。

民俗“跳大神”治病

(4)既然灵魂不死,所以祖宗永远都在,所以建家庙建祠堂祭祀祖宗。祖宗在另一个世界,和活人世界一样,每个人都有特定的位置和位次,所以叫列祖列宗。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是无神论的。中国人不信上帝,只信祖宗。

(5)既然灵魂不死,那魂灵在哪儿?人有梦境,有幻觉。就是说,人可以通过梦境和幻觉感知到失去亲人的存在。这一点无需证明,人人都可以做到。

(6)古人将梦境和幻觉同自然现象结合起来,来解释魂灵。即人的魂灵似闪电,特定情况下可以看得见,可以感觉到,但是不常有。就是说,魂灵有是有,感情情义到了才能感知到有。

甲骨文中的申字,就是闪电的象形

(7)古人造了一个字,“申”,甲骨文里就有,本义就是闪电。借用“申”字代表魂灵,就是“神”。神字是示字旁。“示”的本义就是标识逝者魂灵的“主”。上古时期,只有君主才有资格有“主”,所以,“主”引申有君主的意思。

甲骨文中的示字,就是神主牌位的象形

(8)简单地说,因为“主”是标识代表逝者魂灵的,魂灵即闪电,所以叫神主。与人一样,自然力也有魂灵,即神灵。所以,山有山神,河有河神,谷有谷神,花有花神,天地日月都有神。中国人信仰自然神,无上帝之神。

(9)按规范礼仪,人死之后,立“主”。因为主是木头做的,所以也叫木主;因为主是代表和标识逝者神灵的,所以又叫神主。从商周秦汉到宋元明清,中国人文历史三千多年,神主就是主,主就是神主。神主位是主位,不是神位。

大儒朱熹

(10)北宋司马光作《书仪》,南宋朱熹作《家礼》,在丧礼上有一个特定程序,叫“点主”。即逝者下葬之后,在事先准备好的神主木牌上,书写逝者的神主位分,作为牌位,纳入祠堂管理。后世有简化,即事先将神主牌位写好,把“主”字的一点留下来,点主时直接点那个一点就行了。

这是明代的神主牌位

(11)说了一大圈,不知大家有没有明白。坟前立碑刻写×××之墓,祠堂立牌位题写×××之位,丧事置灵位书写×××之灵等,都是标识代表象征逝者魂灵。逝者就是一个特定的主,所以都是主位。

(12)现实生活中,一提到神,人们自然就会想到神仙。祝福逝者都成神仙,所以将牌位、灵位、碑位写成神位,也算与时俱进。但请记住,礼仪特别是丧祭礼仪,尊传统。需要看典籍,需要看各朝代的礼仪规章制度。没有标准,随意传承,只会越来越乱。最终不知道谁对谁错?也不知道怎样为对?怎样为错?目前已经是这样。

这是清代的神主牌位

(13)礼仪是一种尊重,是一种讲究,没有强制性。你爸可以骂你,你不可以骂你爸;你爸可以打你,你不可以打你爸。这就是礼仪。你可以不讲究,对谁都没有影响,尽管干就是了。

0 阅读:0

芸芸评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