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著名的四个阳谋,一个比一个无解,明知是计谋却又无可奈何

寒袖 2023-12-04 10:51:02

你是否曾经在陷入困境时,感到无法自拔,无法找到解决的办法?那么,让我们回到历史的长河中,去探索那些著名的四大阳谋。

这些阳谋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案例,它们展示了谋略、智慧和胆略,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无解的阳谋吧!

二桃杀三士:智者的巧妙谋略

这个故事源于《晏子春秋》,讲述的是齐景公时期,晏子用两个桃子巧妙地除掉了三位英勇的武士,展现了他高超的谋略和智慧。

故事中,三位武士——田开疆、古冶子和公孙接,在齐国享有很高的声望。他们勇猛善战,为齐国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正是因为他们的威名和声望,引起了齐景公的担忧。

有一天,齐国的相国晏子路过这三位将军身旁,行走间显得谦逊有礼。然而,这三人却未能起身相迎,失礼之举引起了晏子的深思。

晏子进宫向景公陈述了自己对勇士的期望,即在勇力之外,还应具备君臣大义、长幼伦常的品质。他指出当前蓄养的勇士们缺乏这些道德准则,是祸国殃民之人,建议齐景公迅速除去他们。

景公对此深感棘手,认为这三位将军勇力非凡,难以通过正面冲突或暗杀手段成功。晏子却提出了一计,他以桃子为媒介,通过奖赏引发了这场巧妙的权谋。

晏子巧妙地请求景公派人奖赏给这三位将军两个桃子,并表明:“你们为何不按照功劳大小来享用这两个桃子呢?”

公孙接首先应声而起,声称自己曾战胜野猪,击退母虎,因此功劳最大,理应独享一个桃子。田开疆接着陈述自己多次击退敌军,也要求独享一个桃子。古冶子则以渡河救国君为例,自认功劳最显著,同样要求一个独立的桃子。

公孙接和田开疆见状,纷纷表示:“我们的勇气和功绩远远不及您,但在您之前拿起桃子而毫不谦让,实在是贪婪之举。既然如此贪婪,依然恬不知耻地活着,我们又有何资格称得上勇敢呢?”说罢,二人毅然交出了手中的桃子,紧接着划破喉咙自绝生机。

而古冶子看到这一幕,深感两位同僚死而他独活,这就是不仁。自大吹捧自己,是贪婪。于是,古冶子也毅然放下手中的桃子,用利器划破自己的喉咙,终结了自己的生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政治并非简单的权谋和军事对抗,更是对人性深处的了解与操控。晏子以其超凡的智慧,将看似平凡无奇的桃子变成了权谋的利器,展现了一个智者如何在政治舞台上运筹帷幄,达成自己的政治目标。在历史的长河中,这场二桃杀三士的智谋成为了一幕永不磨灭的政治经典。

推恩令:巧妙利用人性的阳谋

时局背景,正值汉武帝时期,大将卫青收复河套,汉朝实力强大。这一时期,中央政权对藩王力量表现出不安的迹象。卫青的军功使得他在朝廷上拥有显赫的地位,而这种地位的崛起引发了中央政权的担忧。这种担忧主要源于藩王势力的强大和对中央统治的潜在威胁。

在这个背景下,中央政权亟需一种策略来削弱藩王的势力,确保中央政府对全国的掌控。时局的紧张和复杂使得毛玠提出的推恩令的建议成为一种迫切需要的解决方案。

推恩令的实施过程中,毛玠巧妙地利用了人性的弱点,展现了一种高明的阳谋。毛玠明白人们对财富和地位的贪欲,于是他提出了推恩令,通过分地继承制度来削弱藩王的势力。这一计策针对人性的贪婪和对家族财产的渴望,将庶子的地位提升至与嫡子相近,实现了权谋的目的。

推恩令在执行过程中加强了庶子的地位,允许他们分享财产,进一步加剧了兄弟之间的矛盾。毛玠深刻理解人性的欲望和对财富的渴求,将其转化为政治的工具。这种高明的阳谋通过制造内部矛盾,成功地削弱了藩王的力量,使中央政府逐渐掌握实权。

推恩令的巧妙之处在于其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毛玠善于利用人们内心的欲望,使其成为实现权谋的有力手段。这一历史阳谋展示了在政治斗争中,如何善用人性弱点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进一步彰显了推恩令作为一种无解的阳谋的成功之处。

围魏救赵:高明的联合计策

在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怀着解旧恨的目的,派遣大将庞涓前去攻打曾经失去的中山。中山曾是东周时期魏国北邻的小国,被魏国征服,后来却被赵国趁魏国国丧之机夺回。

庞涓认为中山地势狭小,且离赵国近,在消解旧恨的同时,直攻赵国都城邯郸,既解旧恨又能一举两得。魏王采纳了这一计策,调遣五百战车,任命庞涓为将,迅速围攻赵国都城邯郸。

面对魏国的猛攻,赵国陷入危急境地,国王无奈之下只能向齐国求援,并答应解围后用中山相赠齐国。齐威王应允了这一请求,派遣田忌为将,同时任用在魏国被俘的孙膑为军师,领兵赶往赵国的救援。

然而,庞涓对孙膑心生嫉妒之情,因为孙膑在兵法上的精湛造诣。为了排除后患,庞涓采用极端手段,将孙膑致残,断去他的双足,并在他的脸上刺字,企图让孙膑不能行走,且羞于见人。这一手段使得孙膑不得不装疯,幸得齐国的使者救助,最终逃到了齐国。

随后,田忌和孙膑率领齐军进入魏赵交界之地,面对局势,田忌本想直接逼近赵国邯郸。然而,聪明的孙膑制止了他,提出了一种更为巧妙的计策。孙膑告诉田忌,解乱丝必须用绳,不能用拳头去打破。他建议平息纠纷要抓住要害,乘虚取势,制约双方,等到时机成熟,双方自然会分开。

孙膑的计策是采用伏击的方式,让魏国精兵疲惫而出击,然后在中途伏击庞涓的归路,取得战机。田忌听从孙膑的建议,果然如计所料,魏军脱离邯郸,庞涓回师解围,却在中途受到了齐军的伏击,溃败而归。这场战役中,齐军大胜,赵国的围城危机也因此解除。

这一历史事件后来被称为“围魏救赵”,成为古代兵法中的经典之一。十三年后,齐魏再度交战,庞涓再次陷入孙膑的伏击之中,最终在兵败之际选择了自刎。孙膑以睿智卓越的军事谋略名显天下,成为后人传颂的兵法大师。

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的战略决断

战国时期,秦国日益强大,渴望开疆拓土。在秦惠王九年(前318年),秦将司马错和张仪在秦惠王面前就如何着手开疆拓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司马错主张首先进攻蜀国,而张仪则主张先打韩国。张仪的理由是通过亲近魏国,然后在与魏国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上,再与楚国保持友好,从而能够轻松出兵三川地区。他提出先阻断韩国出兵的要冲,掐住韩国的咽喉,然后让魏国隔断南阳,将楚国逼近南郑。

这样一来,秦国就能够顺利攻占新城和宜阳,一直扩展到东、西二周的城郊,最终讨伐周王。在周王陷入困境时,为了保命,他必然会献出象征天下王权的九鼎宝器。

秦国获得九鼎宝器后,便能够掌握地图和户籍,挟天子以令诸侯,从而实现统一天下的雄图。至于楚国和魏国,可以在之后再逐一占领。

然而,司马错对此持有不同意见。他微笑着向秦惠王表示:“任何朝代要想成就霸业,必须富国、强兵、君民一心。具体来说,要想富国就必须开疆拓土,让土地广阔,百姓得以繁荣。强兵是为了保卫这片富饶的土地,而君民一心则是建立在百姓的信任之上。”

司马错认为先攻打蜀地为上策,因为蜀地虽然偏远,但统治者残暴,百姓陷入混乱。通过秦军进驻,可以除暴安良,为百姓做主,获得好的声誉。

在争论中,司马错指出先攻打韩国挟持天子的方式会招致其他国家的反对,形成六国联军对秦国的威胁。考虑到秦国目前的兵力难以击败六国联军,他劝阻秦国不要自找麻烦。最终,秦惠王决定采纳司马错的主张,兴兵伐蜀,逐步扩大秦国的疆域。这一决定成为秦国统一天下的第一步。

而曹操也曾用过此计,图谋天下。

在东汉末年,战乱频仍,宦官干政,各地豪强割据,中央政权岌岌可危,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对地方势力的有效控制。

曹操以东汉宦官当权的名义,召集有识之士,声称要讨伐董卓等腐败势力,保护皇室,取得了一定的声望。他巧妙地将目光聚焦于挟持汉献帝,通过与皇室的合作,赢得了主动权。

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召集有识之士,形成了以皇室为象征的政治联盟。然后,他通过挟制汉献帝,使其成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实际上却是曹操掌握的政治工具。曹操利用这种势力,讨伐其他势力,诸侯无法反抗,纷纷听命于曹操。

曹操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成功实现了对中央政权的控制。这一策略显示了曹操对于大局的洞察和决断力,也为他在东汉末年的政治霸业奠定了基础。

结语

这四大历史阳谋展示了在政治、军事和权谋中,阳谋如何通过巧妙运用人性和大局观来达到其目的,成为历史上不朽的谋略之一。

而今天,我们仍可从历史中学到如何在复杂环境中巧妙运用策略,达成理想的目标。历史的智慧在引导我们前行的路上,闪烁着永不磨灭的光芒。

10 阅读:5096
评论列表
  • 2023-12-04 15:16

    第一阳谋当属九转大肠[呲牙笑]

    为了你笑的容 回复:
    哈哈哈哈,就是这个👆🏻
    黑夜里的向日葵 回复:
    请问
  • 2024-01-03 10:51

    二桃杀三士那个,要不这三人知道“老板”想弄死自己,要不就是真的“耿直”、道德情操非常高,换个不要脸的、对桃子过敏的、孔融那样的、刘备哥仨那样的,这计谋都不成。[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认真就会是真的 回复:
    我吃3碗饭就饱了,你吃几碗?我替你吃3碗饭你也能饱吗?
    会痛的石头 回复:
    对啊,其实就是晏子使坏,除掉了三个憨憨
  • 2023-12-04 20:08

    所谓奸人当道,故事告诉你我,粗人与读书人相处,小心也无用,阳谋也是阴谋!

  • 2023-12-05 15:19

    拉寡妇下海,劝少女从良[鼓掌]

  • 让项羽记得分块肉的刘邦:老子不要脸,二桃杀三士就拿我没办法[得瑟][得瑟][得瑟][得瑟]

    认真就会是真的 回复:
    桃子是分蛋糕的成果,没有桃子的人出局,对手底下的人脉来说就是政治风向标,可以都没有桃子,但不可以独一人没桃子。
  • 2023-12-07 12:37

    阳某就两个推恩令 和九转大肠

寒袖

简介:帘卷风吹点滴晓。叶飘零,鸟虫嚣,争起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