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天津一男子查出肠息肉,半年后恶化为肠癌,主任:无知害了他

三秦的备忘录 2024-08-20 16:15:06

内容资料来源:

1. 张华, 李明, 李强. 结直肠绒毛状腺瘤的诊断与治疗分析[J]. 中华肠外科杂志, 2017(9):123-127.

2. 刘峰, 张强, 王大勇. 大肠绒毛状腺瘤42例临床分析[J].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5, 30(2):112-115.

3. 陈莉, 董建华. 绒毛状腺瘤的病理特征及其与癌变关系的研究进展[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8, 29(11):1689-1691.

27岁的天津男子刘泽宇硕士毕业后参加了一年的工作,但因为大城市压抑的氛围,他辞职了,转而回到老家当了一名公交车司机,对于他这一职业选择,包括父母在内都无法理解,然而刘泽宇却乐在其中。

2022年6月,一大早他就起床开始洗漱,等到收拾完差不多五点半左右就出门了,路过早餐店的时候还买了一个爱吃的煎饼果子,一路边走边吃。到达总站时,大家伙还没有,他一个人蹲坐在一边等候。这时,突然一阵汹涌的便意袭来,看着时间还早他赶紧捂着肚子直奔厕所,一呆就是十来分钟。

再出来的时候出早班的师傅都开始准备集合了,这会他还是觉得有些不舒服,为了不耽误工作只好强行忍了下来。刚跑没两趟,他就开始疯狂放屁,每次都是连环屁,不仅声音激烈,而且味道也十分浓烈,周围乘客纷纷投来奇怪的眼神,看的刘泽宇十分不好意思。

恰好车坏在半路了,这简直是天助他也。由于无法继续驾驶,他安排乘客前往另一位同事的车上,自己则跟总站报备情况。等待的间隙他急匆匆的跑去了厕所,憋了一上午终于得到了释放,期间肚子仍然胀痛不已,约莫半小时后,他才颤抖着双腿从厕所走了出来。

到家后,刘泽宇又陆续跑了三四次厕所,实在是禁不住折磨的他赶紧服用了一包止泻药。吃下去不到半小时,肚子里咕噜咕噜的响声也跟着停下来了,原地休息一会后,腹泻的感觉也没了,一切恢复如常。躺在沙发上的他心里暗暗发誓,下次一定不吃那家店的早餐了,肯定不干净。

8月,他难得有个三天的时间休息。趁着这个空挡,刘泽宇打算去医院做个全身体检。本着来都来了的想法,在领取体检登记表时他还自费增加了好几个项目的检查,其中就包括肠镜。

一周后,他前往医院领取体检报告。血压、血脂、血糖这三项都没什么异常,肝肾功能也提示正常,正当他长舒一口气的时候,目光看向了肠镜检查这一栏,发现肠道内出现了数枚乙状结肠息肉,建议复查。

看到这,他第二天一早就来到了医院。和医生沟通后,对方建议他切除。思虑一番后,刘泽宇点点头算是答应了。手术过程十分顺利,医生借助内镜等工具,镜下帮助切除息肉,并送去做病理。几天后,病理结果提示绒毛状腺瘤。

绒毛状腺瘤是一种发生在大肠,特别是直肠和乙状结肠的良性肿瘤。这种腺瘤顾名思义,有很多像绒毛一样的小突起,这些突起是由于肿瘤细胞形成的。虽然说是良性肿瘤,但它有一定的恶变潜力,被认为是导致结肠癌的前体病变。

由于这种类型的腺瘤具有易复发、易癌变的特点,医生反复叮嘱他一定要定期复查,但凡有任何的异常情况都必须及时就医,否则只会耽误最佳的治疗时间。听到这些后,刘泽宇重重的点点头。

出院后,他开始规律作息,晚上很少熬夜,基本上不超过十一点就睡觉了。以前爱吃宵夜的毛病也跟着改了,过了晚上七点就不会再吃任何的东西。平时下班后没事就和朋友约出来一块打球,坚持了四个月的时间,腹泻腹痛的毛病一次都没有出现过。

2016年2月,正是新春佳节之际,刘泽宇回到家里,看着各色美食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瞧着什么都想来上两口,连续吃了一周的时间,他又开始拉肚子了。一天下来甚至能去四五次厕所。

某天夜里,他再次因为腹痛被折腾醒。迷迷糊糊的跑去上厕所,无意间发现大便带血,这下彻底给他吓清醒了。离开老家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医院复查。医生得知他的情况后,神色立马变得严肃起来。再行肠镜检查,刘泽宇确诊了晚期乙状结肠癌。

看到结果时,他差点跌坐在地上,好不容易回过神来,小心翼翼的问道:“为什么会是我呢,明明我都按照你们的要求做了,定期复查,规律饮食,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但哪怕我做了这么多,这癌症还是不打算放过我,当真是命运不公啊。”

听到这,医生也颇为动容。冷静之余,开始思索他患病的真相,开口问道:“你家里有没有人患过类似的癌症啊?”听到这,他立马否认了,排除了家族遗传的可能性。平时他的工作环境也不存在高危因素,那思来想去唯一可能的因素只有饮食习惯了。

对此刘泽宇坚持认为自己做的到位,清淡饮食从未有过疏忽,甚至还会专门抽出时间自制健康餐。这时,医生突然开口打断他,问道:“等等,你说你做健康餐?”闻言,刘泽宇点点头。

随着对话的深入,真相总算大白。医生惋惜表示:“你这真是好心办了坏事啊,健康餐可不是嘴上说说而已的,事实上在健康的食物配上你这一举动,到头来都会成为肠癌的催化剂,多数年轻人都爱这么做,自以为健康养生实则杀人于无形。”

反复加热食物与增加患肠癌风险,在科学研究中,已经证实一种称为腺苷三磷酸的分子在重复加热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结构变化与降解,这种变化可能会导致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素失去活性或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例如,经常被提及的是,某些油脂在高温和反复加热的情况下,会转变为反式脂肪酸和过氧化脂质。这些物质在体内积累,长期下来可能会引发炎症,而慢性炎症被认为是导致肠癌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食物在反复加热时,其中的蛋白质结构可能被破坏,生成一些变性蛋白质和其他不易被消化吸收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肠道中积聚,可能会对肠道黏膜造成刺激和伤害,长期以来可能会引起细胞的异常增生,增加肠癌的风险。

除此之外,一些研究指出,反复加热某些含硝酸盐的蔬菜可能会导致亚硝酸盐的形成。亚硝酸盐在体内可转化为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类有强烈致癌性的物质,它们能够在体内产生大量的自由基,损害细胞的DNA,从而增加患癌症的风险。肠道作为食物直接影响的首要器官,其癌变的风险自然增大。

需要注意的是,反复加热食物可能会导致食物中的纤维质结构破坏,而膳食纤维是保持肠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纤维质的减少可能会影响肠道正常的蠕动功能与废物排出,长此以往可能会影响肠道内环境的平衡,促进有害细菌的生长,这也是肠癌发生的一个潜在因素。

再者,加热过程中某些食物中可能含有的添加剂或者污染物,在高温和长时间的加热下可能会转化为更加有毒或有害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的积累可能会对身体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其中就包括增加肠道肿瘤的风险。

总之,虽然直接证据尚不能完全断定反复加热食物就一定会导致肠癌,但从理论上讲,反复加热可能会引起食物中化学物质性质的改变,产生新的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损害肠道健康,从而增加患肠癌的可能。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食物的反复加热,选择新鲜烹制的食物,不仅能更好地保留食物的营养成分,也更有益于健康。

0 阅读:282

三秦的备忘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