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29岁北京男子查出胰腺癌晚期,流泪坦言:自己无知惹的祸

三秦的备忘录 2024-08-22 15:56:38

内容资料来源:

1. 胰腺癌的临床诊治新进展,《中国临床医学》,2019年。

2. 胰腺癌的分子机制与靶向治疗研究,《中华肿瘤杂志》,2020年。

3. 中国胰腺癌流行病学与预防策略,「中国肿瘤临床」,2018年。

29岁的北京男孩熊一鸣是一名程序员,和很多北漂一族一样,他居住在狭小的一居室,每天挤着地铁去上班,经常一坐就是一整天,忙起来的时候经常到十二点才会下班,回到家已经是凌晨一两点了。

2016年5月23日,晚上八点左右他就美滋滋的下班了,这还是他这一个月来唯一一次这么早下班。因为发小从外地赶来,两人约了一顿夜宵。吃过饭后他搭上末班地铁回家,一进家门就觉得腹痛如绞,紧接着直奔厕所。

一晚上下来,他来回去了三四次厕所,觉也没睡好,第二天起来眼底一片青黑色。早上起床后,肚子还是咕噜噜的作响,他跑去上厕所发现仍然有水样便的形态。为了不耽误工作,他赶紧冲泡了两包蒙脱石散,顺带还拿了几包带去公司。一整天也算是安然无恙。

隔天下午,他难得在家休息。吃过午饭后肚子就开始隐隐作痛,随后又是和前几天一样的流程,开始拉肚子。这回吃了止泻药效果却并不明显。反复好几次后,他已经浑身乏力,两条腿更是站不起来。

连续三天后,熊一鸣决定请假去医院看看。肠镜检查显示,直肠、横结肠可见2枚直径大小约为0.5-0.6cm的扁平隆起,表面光滑。距离肛门30cm处可见一扁平息肉,大小0.3×0.4 cm,表面光滑。详细检查后,确诊为结肠息肉。

在医生的建议下,他接受了内镜下切除息肉的方案。术后没几天就出院了。差不多半个月后,他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无端腹泻的症状了,一连一个月时间下来,生活逐渐回归正轨。

7月24日,他手里的好几个项目临近收尾阶段,事情堆在一块经常忙的吃不上饭。坚持了没几天的功夫,他就开始胃痛,一抽一抽的,间歇性发作。为了缓解,他服用了一片奥美拉唑,见效果不明显又跟着服用了一片布洛芬,好半晌后总算是把疼痛的毛病给压制住了。

29号晚上,他在办公室写月度总结,总想着忙完这一点就收工吃饭,但等到结束也已经接近凌晨了。此时他饥肠辘辘,但看了一圈也没什么想吃的,到家后吃了两口苹果,突然胃里面一阵翻涌,紧接着就跑去厕所狂吐。

第二天早上起床,熊一鸣仍然觉得胃部有轻微的不适,可怎么都吃不下东西,就连喝口白粥都费老大的劲。这样的状态大概持续了半个月左右,期间多数时间都是自行服用奥美拉唑胶囊,但情况并未得到改善。无奈下他只好抽时间去医院做了个胃镜。

这回检查,他被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这是一种喜欢发生在年轻群体的疾病,多受到饮食不规律的影响。常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吃不下饭。随后医生根据他的症状开了一些药,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后他也慢慢的恢复过来。

没过多久,身边人突然发现他瘦了很多,而且面容已经凹陷。对此他本人还没当回事,等到站上体重秤那一刻,彻底傻眼了,和半年前的体重相比足足瘦了十五斤。可这期间他并没有刻意减肥。

仔细望着镜子里的自己,熊一鸣注意到面容发黄,瞳孔染黄,整个人看起来没有一点气色,一副弱不经风的模样。他感到纳闷好端端的怎么体重下降这么迅速,除此以外,他还发现胃口比之前差了不少,难道是胃炎复发了?

当天夜里,他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觉。正当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腹部的疼痛再次让他笃定了胃炎复发这一结论。吃过止疼药后,才算是迷迷糊糊的睡着。隔天,熊一鸣来到了医院,然而医生却告诉他这病根不在胃部。

听到这,他也忍不住发脾气了,说道:“你们在这逗我玩呢?一会说是肠道息肉,一会说是胃炎,这会又什么都不是了,是不是就想让我多花点冤枉钱?”听完这些话后,医生忍不住蹙眉,但在熊一鸣看来这就是一种质疑。

眼看着就要吵起来,医生突然开口道:“你去把这个检查做了,结果应该就明了了。”临出门去做检查前,熊一鸣撂下狠话:“要是这回还找不出原因,我就去投诉你。”

下午,他重新回到诊室,此时再也没了嚣张的气焰。医生已经先他一步看到了结果,提示胰腺癌可能。见状,熊一鸣绷不住了,不解的问道:“我这些症状跟胰腺癌有什么关系,这不是八竿子都打不着吗?”

在医生的解释下,他才反应过来,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是有原因的。它的症状多表现为腹泻、体重减轻、食欲不振等,而这些症状极其容易和胃肠道症状相混淆,从而延误治疗。而他就是个典型。

这话让他彻底崩溃了,开口道:“那是不是所有的胰腺癌患者只有等死的份,根本做不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对此,医生摇摇头表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虽然胰腺癌狡猾隐匿,但通过这两个方式却能及时抓住癌症的尾巴,若是能早点学会,也不至于落得这个下场了。”

胰腺癌是一种悄无声息且发展迅速的恶性肿瘤,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现较难,这使得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早期发现胰腺癌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

首先,影像学技术在胰腺癌的早期发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多种影像学方法被用于胰腺癌的诊断,其中包括超声波、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这些技术各有优势,超声波尤其适用于初步筛查,因为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且无需暴露患者于辐射。CT和MRI提供了更详细的图像,有助于评估肿瘤的大小、形态以及是否有侵犯邻近结构或远处转移的情况。

ERCP则常用于观察胰腺和胆道系统的状况,尤其是在怀疑癌变的管道中。这些高级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能够在胰腺内部结构上进行精细的观察,从而提高早期发现胰腺癌的几率。

其次,生物标志物的探测是另一个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显示前景的领域。生物标志物是体内的特定分子,其变化与特定病理状态相关。在胰腺癌中,科学家已经识别出一些具有潜在价值的生物标志物,例如CA19-9和CEA(癌胚抗原)。

尽管它们在胰腺癌晚期才表现出较高水平,但在结合其他诊断方法时,对于跟踪疾病的进展和反应治疗仍很有帮助。此外,近年来在基因和分子水平的研究发现了更多相关生物标志物,例如DNA突变和特定蛋白质的表达模式,这些新发现的标志物可能会在未来转化为实际的临床应用,使得胰腺癌的早期检测成为可能。

这些检测方法虽然各有优势,但也存在局限性。例如,影像学技术通常受限于设备的精确度和操作技术,而生物标志物检测则可能受限于标志物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此外,这些方法的成本、可接受性和对患者的侵入性也是考虑的因素。因此,为了实现更有效的早期检测,通常需要综合多种方法,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0 阅读:342

三秦的备忘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