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将军犯错后写封信回老家问,我家人能回来住吗,公社回复可以

文人相爱也相轻 2024-09-14 02:42:30

中秋节前夕,一个艳阳高照的周末,万物葱茏,时光正好,怀着虔敬的心情专程来到老家不远的红安县高桥河镇龙王山村江家湾寻访将军的足迹,车一进入这里,觉得地势平缓,视野开阔, 村旁古树参天,翠柏葱茏;小溪的水从青石板上静静流淌,穿过阡陌村庄伸向远方;田野绿油油的庄稼,满坡的牛羊,池塘的荷香;袅袅炊烟,青砖灰瓦房;呈现一派江南田园风光。一个很有文化特色的广场映入眼帘,广场上休闲的老人、起舞的妇女、玩耍的孩子,在阳光的辉映下,是那么的开心、那么的快乐,把他们的那种惬意的生活和快乐的心情尽情地挥洒在这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自豪地说,这里可是大名鼎鼎的将军之乡呢。

此刻,村里的一位老干部模样的人指着不远处的一座坐北朝南,砖木结构,面阔三间,深一进,青砖墙体,单檐硬山顶,屋面小青瓦铺盖的老房子说,那便是开国少将江腾蛟旧居。

顺着老人指的方向眺望,这一带大河宛转,小山逶迤,江腾蛟旧居四周茂林修竹,绿草如毯,环境非常清雅。几只小鸟站在树头啁啾着,似在亲切交谈,于清雅中透出生意。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油然而生,人顿时有种天空地阔,心清神静的感觉。我绕着房子转了几圈,随后在屋后的树荫下静静地坐着,遥看蓝天,鸟雀高飞,蜻蜓滑翔,思绪被它们拉向了远方。附近的塘埂上几棵古枫虬劲、苍翠,枝繁叶茂,一片茂密的绿色之中,露出多个结构精巧、架设严密的乌鸦窝,乌鸦们口中或是叼着树枝、或是含着小虫飞出飞进。塘的北面是一条秀丽的山冲,一冲的稻田中间隔着几口水塘使整个山冲充满秀丽,也让整个村子充满灵气。再往房子细瞧,门楣上赫然写着几个镏金大字:江腾蛟旧居。

江腾蛟,1919年11月出生在村子里的一个贫农家庭,父母靠在黄土地里刨食,一旦遇到灾荒,就会断了粮,天公不作美时常发生,但是劣绅巧立名目,设置各类税目,更加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小时候的他因为家里在赤贫,常常饿肚子,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一天学也没有上过,小小年纪的他看到农民在在恶霸劣绅的欺压下,日子过得非常艰难,旧社会如此黑暗,心中也埋下了砸碎旧社会的枷锁。

就在他9岁的时候,他的老家爆发了著名的黄麻起义,随后红军来到了家乡,看到红军为老百姓做主,红军打土豪、分田地,正是自己朝思暮相的事情,他看到他毅然参加了村里的儿童团,替红军游击队放哨,传递秘密情报,是当地有名的“红小鬼”。因人长得比较高大,又比较机灵,便由上级指定为儿童团的团长,后来又加入了红军队伍,开始了他大半生的革命道路。

红军时期的江腾蛟,由于年纪尚小,所以组织没有让他拿着步枪与敌军交火,而是安排他去照顾伤员,帮忙解决后勤方面的问题,因此也没有做出太多的业绩。虽然如此,他仍然把红军的工作作为自己重要的事情来做,十分积极,更是热爱学习,勤于思考,对工作经验认真总结,肯动脑筋思考问题,对文化知识也掌握较快较多,成长很快,不久就被吸收进了组织,成为了当年最年轻的组织成员。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同样表现出色,学习、训练、打仗,都表现很好,作战勇敢,对于红军的作战经验认真总结、思索,慢慢地练就了一名战将的潜质。

进入抗日战争之后,江腾蛟所部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也是新四军中实力最强的部队之一。他也在长期的战争中得到了锻炼,逐级提拔为一名营级干部。这期间打得最出彩的是反顽作战中的半塔集保卫战大捷。

半塔集属于安徽来安县,历史悠久,因白塔寺内塔塌倒三层,仅存半个塔,故名半塔,地名也随之称为半塔集。半塔集位于皖苏两省五县交界处,四周丘陵起伏,东南是滁天公路,与盱眙去六合、南京的道路交叉成十字路口,交通方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抗日战争时期,因其通衢四方,商贸发达,堪称苏北、苏中通往淮南、淮北的要津,这里成晥东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军事中心,是我军的指挥机关。

然而,盘踞在这一带的顽固派对新四军部队在半塔集地区的发展早已怀恨在心,一直欲除之而后快,半塔集遂成为争夺的焦点,1940年春,顽军趁我方空虚之时,纠集8个团兵力一万多人,向半塔集及周围地区逼近,而我方留守在路东的只上第五支队后方机关、部队及地方游击队仅有2000余人,而且大部分是非战斗人员,武器装备精良且气势汹汹的顽军妄图把我指挥机关一网打尽。

此时,江腾蛟因受伤奉命留在竹镇一带养伤,在这危急关头,身为营级干部的他,不顾伤口还在渗血,率领三营将士冲上战场。率领第八、第九连在第二营支援下打退进攻,保卫团机关和后勤撤离,后又奉命在半塔集外围在四面庄防守,击退国民党顽军多次进攻,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苦战七天七夜,击退顽军多次进攻,半塔阵地,屹立不动,成为我军固守待援的典范。后在兄弟部队的密切配合下,歼灭顽军30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史称“半塔集保卫战大捷”。

半塔保卫战的胜利,我军在淮南地区取得反顽作战的全胜和创建淮南根据地均起了关键作用,高层领导对此有很高的评价:“半塔守备是固守待援的范例。在华中先有半塔,后有郭村,有了半塔,就有了黄桥。”半塔保卫战以后,路东先后成立了8个县政权和路东联防办事处。至此,华中抗日根据地的雏形,在淮南津浦铁路东西两侧形成,有了政权,有了根据地人民的支持,部队供应有了保障,兵力得到迅速的发展,人民的抗日热情空前高涨,出现了群众踊跃参军的新局面。

鉴于此役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坚守待援意义重大,后人兴建纪念碑。而是役作出贡献的江腾蛟由于表现突出,升任支队政治部副主任。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他的晋升速度更快,先是东北民主联军旅政治部主任、再到师政治部主任、军政治部主任,可以说是一年一跳跃晋升,到了1955年全军大授军衔的时候,当时年仅36岁的江腾蛟授予开国少将军衔,后来还担任当时最大的军区南京军区的空军政委,身上披着一连串的闪亮的光芒,他的老家江家湾生产队的人说,他可谓是年轻有为,前途无量。

江腾蛟担任师级干部的时候,多次受到四野总部的表彰,同时得到了首长的赏识,为后来的职务晋升奠定了基础,就在他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30岁的江腾蛟遇到了一生的爱人,长得十分美丽的李燕平。她是黑龙江白城子市人,她出生的第二年,日本在东北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占领了我国东北地区,她从记事起就生活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她也见证了日本侵略者在东北犯下的累累罪行。解放战争时期李燕平参加东北民主联军,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具体工作是野战军医院担任护士工作。

那一年,东北战事打得很激烈,作为师级干部的江腾蛟靠前指挥,冲锋在前,不幸受伤,来到野战医院进行治疗,上级派李燕平去专职护理江腾蛟,她医技高超,护理精心,加之十分漂亮,且风华正茂,举止大方,江腾蛟可以算是风流倜傥的青年才俊,尤其是战场上叱咤风云,身经百战的骁将,此前战友们帮他介绍一些文工团演员之类,他一个也没有看中,因此,近30岁还没有成家。但这次看到他觉得她模样周正,心地善良,情操高尚,工作勤恳,谈吐文雅,朴实正派,很快就坠入爱河。随后,在那天晚上请战友们吃了一顿负担算是婚宴,就算是正式结婚,那一年,李燕平19岁。

年轻有为,事业有成,升职加薪,娶妻生子,家庭幸福。可以说是人生最幸运的事情。从此以后,江腾蛟和李燕平这对夫妇,虽然两人之间年龄相差10来岁,家庭生活非常幸福美满,育有七女一子8个孩子,两人有过高光时期,也有跌入低谷,但值得一说的是,无论是顺境逆境,不管是贫穷富贵,都是不离不弃,相濡以沫了六十年。

40来岁就是省军区中层干部,战功赫赫,妻子很漂亮,夫妻双双职务都不低,每一个都感觉到他人生圆满那天,更让人羡慕的是,命运似乎特别垂青这位踏实勤奋,智勇双全的年轻人,他的好运又一次光临,由于他正值年富力强的阶段,成为南京军区空军政委,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他这次人生的转折点,命运之神似乎没有一直这么眷顾着他,也为他晚年的遭遇埋下伏笔。

江腾蛟的经历都可分为两个阶段,前半段戎马半生,保卫国疆,站上了时代的舞台,拨弄风云,所向披靡,成为一名身经百战的统帅,完全可以流芳百世万人传颂。谁知进入和平年代,职务更高了,条件更好了,完全可以享受和平甜美的生活,如果他继续努力,人生将更加辉煌,可惜他走了偏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迷失了方向,渐渐沉迷于外界的诱惑,阿谀奉承、贪污受贿,走上了不归之路,命运却出现了逆转。先是认为地位与财富远不足以匹配他的辉煌一生,于是他大张旗鼓地奉承领导,甚至沦为贪污的歧路。

更为严重的是,他还跟着一些不着边际的人瞎起哄,瞎胡闹,参加所谓“三国四方会议”,成为“联合舰队”的“班子成员”。在后来的公审过程中,根据《特别辩护》一书记载,江腾蛟说出了二件让全国人民都十分震惊的事情:第一件是他们暗害领导人行为的三个方案:在机场:就用四零火箭筒配合着火焰喷射器:在市区:安排几个人携带便携式手枪;在车站:直接一炸了事。江腾蛟承认,自己当时同意了在机场和市区这两个行动方案。

第二件是一旦失败,便计划让所有的成员逃亡南国广州,声称“到那里之后,首先召集师以上干部紧急开会,宣布另立中央,进行割据,形成南北朝之势,和苏联等国建立外交关系,动动武就实行南北夹击。”

他所介绍是两件事情听了令所有的人脊背一阵发凉,居然到了如此丧心病狂的地步,为了个人利益,携裹着国家和民族捆绑在战车上,难以用言语来表示愤怒了。倘若真让他们成功了,后果是真不堪设想。要知道,这种事情在封建社会之时,这可列入“十恶不赦”之罪,史上历朝历代受到严厉的处罚的不可胜数,罪大恶极、不可宽恕的人,为了师出有名。并列出十种不可赦免的重大罪行,其中排列在第一的便是谋反,暗中策划背叛级的行为。作为一名高级干部的江腾蛟,没有坚守信仰和底线,犯下大错,却成人生中的转折点,这事件将他推向了政治漩涡,从此失去了一切,并身陷囹圄。

不过,这种被古人称为“十恶不赦”罪行败露之后,江腾蛟和妻子李燕平都意识到一家人意味着什么?当时根据规定,江腾蛟的家属自然不能住在城里的房子里,一家五口,老的老,小的小,何去何从呢?为此,无路可投之际,只好给红安老家写了一封信。信是发出去了,可没敢指望得到回音,但毕竟是一条路,可以尝试一下。

令江腾蛟一家人没有想到的是,没过一段时间,他收了到一封来自湖北红安高桥公社龙王大队大红印的回信,同意他们一家人回红安高桥公社龙王大队江家湾生产队落户。可以回老家了!那一刻他一家人都十分激动。三天后,江腾蛟的一家人回家乡,乡亲们尽其所能帮她安下了家,教她适应新的生活。全村人捐砖捐瓦,给他们盖起了两间半房。下雪天,大队书记戴敦贵送来了一架柴;年节日,张奶奶、胡奶奶送来了一篮菜。小六、小七被送到学校上学,老五江新艺被安排到区供销社工作。

这一切,在今天看来是那么平常,而在当时,对李燕平一家来说,却是连想也不敢想的。这个时候,李燕平因年纪大,以前从来没有参加过生产队的农民劳动,作为一个从小在东北长大的女子,对南方的水田环境并不能好好地适应,那些看起来不太大的蚂蝗,经常吸附在李燕平的小腿上,叮得她小腿非常疼痛。蚂蟥不像蚊子,一拍就死,很难将这个小虫打下来,经常将她的腿叮得又红又肿,尤其是在水田中行走都东倒西歪,连站也站不稳,在田间劳动可以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这个时候,生产队要定时召开批斗大会,在劳动之余,队长对着李燕平说:“李燕平是个反革命。”接着宣布对他进行“处罚”决定,从今天开始,罚你到谷场看鸡去!李燕平从水田里了出来,高高兴兴地认了“罚”,要知道,那可是当时生产队里最轻松的活儿,可以坐阴凉地守谷子呢,要是来了一只偷吃谷子的鸡,便顺手赶走。这便是家乡人对江腾蛟家人的特殊照顾。

李燕平在江家湾生产队劳动期间,身体的劳累并不能驱除心中的担忧,她知道丈夫罪恶滔天,却得不到任何消息,她甚至私下认为如此重罪,丈夫会判死刑,一直缠绕着她,无法摆脱,一直都忐忑不安,因此她决定给相关部门写揭发信,主动认罪并承认错误,她写这封信的真实目的,就是希望能保住丈夫江腾蛟的性命,只要人还活着,将来就还有团聚的那一天。她的这封信后来还刊登上了《审判工作简报》,说明她的态度还是真诚的。

一段旧的历史翻了过去,一页崭新的历史重新翻开。江腾蛟虽然犯有严重罪行,但没有象李燕平想象的那么严重。只给他判刑18年,鉴于江腾蛟曾经对革命事业做出的贡献,组织上决定让他保外就医,并安排他到太原生活。李燕平也平了反,成为了18级待遇的科级干部,子女们都来到这里。这一年春节,在外的五个孩子一起回家来团聚了。

江腾蛟晚年生活虽平淡,晚年夫妻生活在这里,过着简单而幸福的日子,有时在家里带带孙子或孙女,或者到附近的公园里,去打打太极拳、散散步,日子过得也很惬意。在家里的时候,江腾蛟便拿起笔,练练书法,李燕平泡了一壶茶,在一旁看着,微笑着。

老年的江腾蛟看着老家的报纸,经常说起家乡江家湾来,对家乡人民让他家人度过那段岁月,他总是一脸严肃,对家乡饱含深情地说,勤劳朴实的家乡人民,敞开胸怀迎接我这位远离故乡半个多世纪的游子,时刻想念家乡这片热土,是因为无论你是高官厚禄,权倾一时,还是衔草成囚,落魄失势。故乡这片土地,故乡的人民,故乡这片青山绿水,永远是自己的梦中老家。他的这番表白,可以说是一种对曾经荣光的黯然告别。同时,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的无情和荒谬,其传奇经历与晚年结局令人唏嘘不已,感慨万端!

0 阅读:2

文人相爱也相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