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拥有着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最难能可贵的是,中国是现如今仅存的一个古老文明。同期发育的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在后来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都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出现了文化断层,古老文明不复存在。
唯有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来我们的文化延绵不绝。世界上许多国家对我们的文化都抱有很强烈的好奇心。像日本、韩国等中国周边的小国都效仿我国的文化,他们在政治上、文化习俗上都有和我们相通的地方。
古代中国文化进行交流后也吸引了一大批西方国家的中华文化爱好者,发展至现代,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有唐人街的存在。唐人街不仅是为了前往异国他乡的中国人提供便利,更是因为中华文化广受外国人的欢迎。
但是在德国有一个小镇对中华文化有着出乎常理的热爱,这个小镇就是德国的巴伐利亚州迪特福特镇。
充满中国元素的小镇德国的迪特福特镇占地只有79平方公里,人口也不多差不多有6000人常年居住在这里。在德语中迪特福特译为人民的小溪之路,是一个很浪漫很自由又轻松的小城镇。
迪特福特镇虽然没有像德国柏林那样豪华的街景,便利的城市条件,但是总体上是一个宜居的地方。人们在这里生活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快乐。
这其中一个快乐源泉就是他们独特的文化环境。迪特福特小镇随处可见中国元素,建筑上贴着中国标语,都是一些图吉利的祝福语。
小镇上还有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石碑,石碑上写满了德文,但是在石碑的正中央有一行非常显赫的大字,用中文写道:“北京天安门广场”。
石碑上还用小字写上了北京与迪特福特的经纬度位置以及这里与北京相聚7698公里。这些细节无处不在体现出,当地人对北京以及中国文化的热爱。
除此之外,迪特福特当地政府还开办了许多中国物品的展览博物馆,经常举办中华文化展览,还有中医诊所、太极拳教授以及气功课程。
这些东西都被当地政府放在了城市的官方网站上,网站上还有完整的中国文化交流项目和中国的旅游介绍,当地人也以这些来标注自己是“中国人”。
小镇上的居民每个人都会一点汉语,但是说的并不好,可大家还是对会一些只言片语而感到开心。并且还将这些简单的汉语一代一代地往下教授,成为了当地一种独特的习俗。甚至迪特福特人还将汉语作为小镇的官方语言,开办了许多的中文学校。
1962年,迪特福特人修建了一座陶制的喷泉,喷泉的底座是一个大缸的形状,上面站着一个清朝官员形象的喷水装置。这个清朝官员戴着斗笠,脸上有着八字胡,站在迪特福特市中心,成为当地的地标建筑。
追根溯源 包容的中国文化刚开始人们猜想,是不是这个城镇的祖先曾经前往过中国,被中国文化深深吸引后才回到家乡进行了文化传播。或者是曾经有中国人来到这里,在此定居。
但是事实情况却并非如此,小镇上的是土生土长的白日耳曼居民,与中国黄种人的基因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关系。
但即便如此,当有真正的中国人前往小镇上去旅游,若是有人开玩笑地称呼他们为“中国人”,他们就会十分开心,以自己是一位中国人而骄傲。
其实迪特福特小镇的历史并不短,有着上千年的历史,而在1860年的记载中就已经出现了关于迪特福特人自称是“中国人”的记载。后来迪特福特镇的人民还写了一首歌名为《巴伐利亚的中国人》,并将此作为城歌,每逢重大节日和庆典就要唱这首歌。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巴伐利亚人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呢?关于这个问题有两个解释:
第一个就是曾经的迪特福特人在教会的黑暗统治之下几乎难以生存,小镇上的居民开始反抗,当教会的人前来收取高昂的税款时,小镇上的居民便以最快的速度回家,所有商铺都进入歇业模式,大门紧闭,街上空无一人。让那些前来收费的使者无计可施。
几次下来,教会注意到了这个小镇,人民携手对抗教会使得教会气急败坏但却没有办法,最后教会说出了这样的话:迪特福特人像中国人一样,把自己关在城墙里面。
此后迪特福特人便以中国人来自称,认为中国人是一种幸运的象征,使他们从教会的压迫中走出来。
但是这样的说法本身就带有贬义。经过学者的研究,有一种更为贴切的说法:中国开辟丝绸之路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更加紧密,迪特福特小镇也因此了解到中国文化,随着中国的丝绸、陶器、金银财宝流入小镇,当地人便被这样的文化深深地吸引了。
砸金蛋砸出的“中国皇帝”小镇上还有一种有趣的活动,他们每年都会选出一个“中国皇帝”。他们的选举方式也很有特点,采用砸金蛋的办法。这样的方式充满了乐趣和神秘感,更加贴合人们过节的含义。通过砸金蛋选出扮演中国皇帝,也是一种幸运的象征。
现如今在迪特福特是一名医生,平日里在医院上班,每逢重大节日和庆典便穿上皇帝的装扮,沿街游行。身边还有许多的人扮演宫女和太监。
皇帝坐着花车向群众挥手示意,表现出“爱民如子”的感觉。皇帝并没有实权,只是人们欢度“中国狂欢节”的一种娱乐方式。而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春节这一充满中国文化色彩的节日,他们也已经过了90多年之久。
小结:迪特福特对于中国的热爱,恰恰能反映出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和多样性。这也是中国文化能过长盛不衰,永远保持鲜活的生命力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