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三国时期的一世枭雄曹操,好多人对他的第一反应都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而《三国演义》中“误杀吕伯奢”这一情节,更是将人们对曹操的这一评价盖棺定论,尤其是其中的一个“奸”字。
但是,在真实历史中,吕伯奢一家真的就只是因为好心杀猪款待,最后却被曹操误会,落得个被灭门的后果吗?关于此章节,除了《三国演义》之外的史书,却有不一样的记载,还有历史学家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吕伯奢的真实目的就是要杀死曹操,他一家死的还真不冤!
一、《魏书》中王沈的观点:吕伯奢一家不冤!
许多人都知道《三国演义》只是一本小说,其中情节只是能提供简单的参考价值,而真正最具权威性的史书则是《三国志》,可《三国志》中根本都未提及过吕伯奢这个人。
但是,根据王沈的《魏书》来看,其中关于吕伯奢的记载和《三国演义》中的完全不同。把《魏书》中翻译过来白话就是:曹操过路途中正巧到了吕伯奢一家,而吕伯奢又恰巧不在家,他的儿子和其他的门客见曹操一行人富庶,便想谋其财物,曹操在自卫情况下,杀掉其一家人。
这么一看,吕伯奢一家还真是死得不冤,而曹操也不像《三国演义》描述的那样生性多疑又残暴。
其实《魏书》的作者王沈与《三国志》作者陈寿属于同一年代,而且王沈的成书时间也要更早,那么王沈笔下的吕伯奢就是真实可信的吗?
但是因为王沈的身份,他的这一说法也比较受到质疑。王沈是山西晋阳人,才幼年时期就不幸父母双亡,后来遇到曹爽的提拔后,从此步入仕途,扶摇直上。
曹爽的父亲是曹真,而曹真的养父又是曹操,换算过来曹爽就是曹操的干孙子。王沈本来就是西晋的家臣,又是由曹操的干孙子亲自提拔,所以他所写的这段历史的真实性确实也有待考量。
除了王沈的身份外,再结合王沈的品行来看,那《魏书》的记载就更加不可信了,因为吕伯奢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曹真去世后,王沈又归顺到了曹髦的门下,而曹髦又经常受到司马昭的欺辱,有一天终于忍无可忍后,就决定要狠狠的报复一下。而王沈听说后,又跑到了司马昭那去告密,曹髦因此被反杀,而王沈卖主成功,并被封为安平侯。
就不拿王沈和治史精神强大、品行刚正不阿的司马迁相比了,他连普通人都不如,而且属于是名字刻在耻辱柱上的那类人。而王沈和他所著的《魏书》,也被后来的历史学家评价为:“多为时讳,未若陈寿之实录也。”
二、《魏晋世语》中郭颁的观点:曹操生性狡诈且多疑!
除了王沈外,关于吕伯奢还有其它记载可寻,比如裴松之的《三国志注》中就引用了郭颁的一条内容。
郭颁如此写道:曹操路过吕伯奢家时,恰逢其外出不在,而他的几个儿子对曹操则是好生款待,但是曹操却因为暗杀董卓的事而犹豫不定,生性多疑的曹操就觉得这些人可能对自己图谋不轨,便将其一家灭门后离开。
郭颁只是陈述事件,并未作出什么主观性的推断等,但是从他的记载中也能看出,吕伯奢一家应该算是被冤杀的。那么,郭颁《魏晋世语》的可考证性怎样呢?
很遗憾地说,答案同样是否定的。郭颁的具体身世信息一直未被明确,唯一知道的只是他是一位西晋时期的历史学家。因为陈寿的《三国志》引用过《魏晋世语》,也可判断他成书年代是早于《三国志》的。但是前文提到的裴松之,提及郭颁后,甚至还直接破口大骂。
裴松之在书中的对郭颁的评价,已经直接用上“鄙劣”了,还说郭颁就是为了博眼球,而故意编撰事实。
看到这,相信大家也就明白《三国志》为什么不记载吕伯奢了,因为可供参考典籍的真实性,实在有待考证。
三、为什么吕伯奢本人也成为了曹操的刀下之人
上面的两个记载,虽然关于曹操的杀人动机十分不一样,但共同点也都是,吕伯奢当时并未在家,也并未被杀。可是到了《三国演义》里面,又为什么是曹操因为误杀而愧疚,遇到吕伯奢后,再次决定痛下杀手,让其“团圆”呢?
这又不得不提孙盛的《异同杂语》了,但是其中内容也是引用的可信度有限的郭颁的《魏晋世语》,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孙盛还给曹操加了些情感戏,比如“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后来到了小说家罗贯中那,除了感情戏外,又有额外的艺术加工成分,并将其原话改为“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由此来看,吕伯奢的家人可能都遭遇不幸,但是关于曹操的杀人动机还是不好判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