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宰相的三首七绝,充满了理趣,读过的人却是屈指可数

墨有云水心语 2024-08-16 03:09:55

唐代是一个诗的国度,虽然不能说唐人都会写诗,但是从文武大臣到平民百姓,大家都非常喜欢吟诵名篇,更非常尊重那些擅长写诗的才子。比如李白即使并未参加科考,却依然被贺知章欣赏,唐玄宗也曾将其召入宫中。

自古及今,华夏诗坛上曾涌现过很多文武兼备的人物,他们既能带兵打仗,又可即兴吟唱,比如唐太宗李世民,还有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等,都令人敬佩不已。下面分享初唐宰相的三首七绝,充满了理趣,读过的人却是屈指可数。

野井

初唐 · 郭震

纵无汲引味清澄,冷浸寒空月一轮。

凿处若教当要路,为君常济往来人。

郭震,字元振,初唐将领,他由一个卑微的县尉逐渐升至兵部尚书,后来还曾担任过宰相。郭元振在凉州镇守期间,敌人望之胆寒,不敢接近。

不过诗人也曾遭受排挤,当时他感到极其郁闷,便独自来到野外漫步,然后就忽然看见一口废井,于是心生感慨,赋诗抒怀。

诗人发现这口野井虽然已经没有了汲水的设施,不方便人们饮用,但是井水依然清冽解渴。一轮明月倒映水中,显得清冷凄寒,诗人用“冷浸”二字,烘托出一种冷清氛围,暗指自己怀才不遇。

后两句是说如果凿井的位置处于交通要道,就可以让往来行人汲水解渴。言下之意,诗人将自己比作野井,表达出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之情,同时也与龚自珍“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名句,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愁杀离家未达人,一声声到枕前闻。

苦吟莫向朱门里,满耳笙歌不听君。

才子失意时心情愁闷,当他听到秋夜里蟋蟀悲鸣之声,顿时增添了愁情。作者本来已是难以显达的异乡人,此时偏又听到阵阵蛩鸣,不禁勾起他的万千愁绪,于是就更加辗转不寐。

蛩鸣本是自然现象,也不具有情感,可是由于诗人愁闷不已,于是便将情感迁移到蟋蟀,埋怨其打搅了自己安静的生活。

后两句极妙,作者告诉秋蛩,请你不要向朱门苦吟,因为那些豪门权贵终日享乐,满耳皆是笙歌,根本听不到你的倾诉。

细细推敲,诗人其实是借助蟋蟀,阐述自己的心声,由于才华无法被王公大臣们赏识,所以才会落魄至此。

全文情景交融,作者巧妙地采用移情手法,展现出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值得称赞。

聚散虚空去复还,野人闲处倚筇看。

不知身是无根物,蔽月遮星作万端。

郭震年少时就胸怀大志,不仅刻苦攻读,而且勤学兵法。不过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这首诗也是写于作者不遇之时,诗人托物言志,表达出一种悲戚情怀。

作者在文中如此叙述:我在野地里拄杖细看,只见天上的云彩浮云聚散不停,来去不定。浮云乃是无根之物,即使可以暂时蔽遮星月、变幻莫测,最终却趋于虚无和消散的结局。

浮云在此象征着在朝堂中拥有权势的人物,他们媚上欺下、排除异己,从而达到独断专权、一手遮天之目的。诗人深刻地认识到,浮云蔽日只是暂态,太阳的光芒不可能始终被遮挡,必有云开日出之时。全文充满理趣,令人感悟良多!

4 阅读:147

墨有云水心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