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燃情岁月(集资二元,竟然可以买到一头羊)

叶工讲故事 2023-11-15 08:00:52

作者:王国强 戚培璋

翻开任何一本与农场知青岁月相关的文集,读者朋友都能看到“难以忘却”、“青春无悔”、“甜酸苦辣”、“受益匪浅”、“感恩感念”这样的句子。无论是农场的农业连队还是工厂企事业,他们的劳动、他们的生活、他们的饮食起居以及他们业余生活等方方面面都经历了许多许多难忘事、有趣事、感恩事。如今,他们虽然太多已经步入中老年,但是,只要大家回忆起那段农场经历,讲起那一段集体生活,讲起那一段日子对他们人生的影响和启迪,一定是津津乐道,且百讲不厌。这是因为有过崇明农场经历的人,都有一股知青情缘、农场情结,而且一定会延续一辈子。这是人生的火花,永不熄灭。

农场的故事千千万、农场的故事万万千。我们摄取十三连发生和经历故事,以飨读者。

一、抓阄采购

高强度的农业生产,单一的食堂伙食,总让我们肚子空空的,嘴巴馋馋的。于是遇到场休一天,特别是刚发工资的场休,更会激发一群好朋友凑钱上小竖河自行采购鸡鸭鱼肉,回来美美醉一回。但是小竖河等地方好远,又没直达交通工具,而且必须早晨四点步行出发,如此一来,就互相推让,这个说,我昨天干活腰伤筋了,那个说,我多出点钱让我睡个懒觉,谁也不想起个早。有人提出还是抓阄的方法,抓到的只能怏怏起早去采购。有时抓到的朋友也要耍赖,一时气氛十分尴尬,凡是形成僵局的时候,老阿哥王国强总是息事宁人,由他一早去小竖河市场,大家都十分敬佩他和感谢他。不仅如此,采购回到农场后,还要放在他家里,由他夫人柳新娥又是拣、又是洗、又是烧。这一天,就欢聚在他家吃个酒足饭饱,不亦乐乎。上海知青到农场,农场的老职工对知青的关怀,对稳定农场起到了实实在在的作用。如今回想起来,场休的伙食改善趣事至今难忘。

二、红烧肉

由于农场的文化生活单调,就有人想找个乐,凡是从寝室小翻滚到食堂,输赢一客红烧肉,大家都笑笑,没人响应,这时梁亦凡(阿五头)过来,一声“我来”,就连翻十三个筋斗到了食堂,引起一阵大笑。这时连队观看的职工越来越多,有人还在起哄。少许时,阿五头想想自己不合算,花了这么大的劲,只赢了一角三分一客的红烧肉,满心想再赢一客,就要戚培璋一只脚穿高帮套鞋,一只打赤脚在十三连生活圈兜一圈,也想引起别人的哄堂大笑。小戚二话不说,可谓大将风度,按阿五头要求在生活圈走了一圈。可是,这一圈走下来,连队里连个正眼看小戚的人都没有,阿五头大呼上当。到头来连刚才赢的那客肉都没吃上,还弄得连队上下都哈哈大笑。快乐如此简单,哪需奢华。农场快乐无处不在,那生活的味道,真是令人难忘的那种“情和境”,也是最能使年轻人满足的瞬间,都是一生眷恋的永恒。

三、四斤大甲鱼

那年,严冬的早晨,玻璃窗上结满了厚厚的冰花,刚刚泼出去的水,一眨眼功夫 优冻得结成薄薄的冰。屋外、房顶、生活区的树上乃至公路的地面都被大雪覆盖着,司骨的崇明的北风不停地刮着,发出尖厉的啸叫声。可当走到中心河的开河工地时,那是另外一番景象。农场几千人的大兵团作战,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开河人群,人山人每,工地延绵十多里,两岸红旗招展,田地里插着木牌制成的标语:“水利是农业的脉”、“农业学大寨”、“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等等。电线杆上的高音喇叭里反复播放着《社员挑河泥》歌曲:“社员挑河泥,心里真欢喜艾,扁担接扁担,脚步一崭齐吔,勿怕汗水湿透衣,劳动号子震天地······”。在如此的烘托下,农场知青踏着歌曲的节奏,越跳越来劲。

突然,四班长许大为在河底泥浆中捕捉到一只四斤十二两的大甲鱼,这么大的大甲鱼至今还没见到过。下班后,我们借连长程金根家的大灶头上红烧老甲鱼,烧好盛了一大盒,香喷喷,十分诱人。这不是连长有啥特权或拍他马屁,是因为他蹲点在四参加开河,因此干群一个样,见者有份,有福同享。“辫子”(连长雅号)还到食堂里买了红烧肉等菜,其实弄个开心,至今还是余香尚留。

四、羊和小乌蟹

过去农场一月休二天,称之谓“场休”。场休日女生多会洗衣晒被、织绒线、写家信,而不少男同胞就不是那么安分守己了。我们一行急吼吼去小竖河小镇吃饭喝酒。莫光慈、梁亦凡、许大为、金广奎和我们约6个人,每人集资人民币二元到当地农户家买羊,记得是三毛钱一斤毛羊,竟然可以买到一头羊,而且老农还帮助我们代杀代烧,我们只是给了他们一副羊肠、二只羊角和四个羊蹄作为酬金,然后在他们灶间放点盐白煮煮,白切切,一只羊顷刻被我们一行人吃了个精光,真像饿狼一样。老农见了不说话,只是摇摇头,笑笑说了一句崇明土话“盖次结棍来咯”。

我们连队机口管理员秦汉民在深水泵抽水机上巧设机关,只要在水闸两头插板堵上,随着水就能抽上来好多好多的崇明小乌蟹。然后将铅桶吊起,搭个临时灶,取来干柴,点火烧制,顷刻铅桶里的蟹逐渐红润起来,整个铅桶内一片红色。蟹虽然不大,但掰开蟹壳,只只膏肥,个个吃的满嘴流油,这种日子现在也只能回忆回忆了。你说农场开心不开心!

五、连队医务室

柳新娥,女性,一位农场医务工作者。在农场众多的赤脚医生中她是出类拔萃的。她是一位性格善良又坚持原则的人,不论在十三连还是长征橡胶厂工作,都得到人们的支持和拥戴。

医务室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更是社会的一个窗口。在医务室可以反映出不少人的态度。有人在她那里造假骗得病假后却将病假单交给连队领导,以显示自己轻伤不下火线,来博得领导的好感,捞取要求进步的美名;有人为逃避艰苦劳动,竟然偷偷将体温表插进热水杯中引得表爆。这些现象柳医生都坚决抵制,无情揭露,因此得罪不少人。他们会寻衅闹事,甚至大打出手,一时引起很大震动。而柳医生正气凛然,坚持原则,不怕骂不怕打,严格遵守一位医务工作者的职责和原则,受到了连队领导和群众的肯定和支持。而且闹事的人回沪后遇到了困难,柳新娥夫妇不计前嫌,仍然关心帮助他,不禁使“长脚”老泪纵横,令人动容。

当然也有不少要求进步的年轻人,生病了不要病假,坚持出工劳动。记得班长张准楠高烧39度却不肯要病假,服了几片药后马上又下田工作,柳医生赞赏有加,逢 人就说。柳医生就是这样一个爱憎分明,一身正气的好医生。

那年,农场水源不清,不少人患上了肝炎。肝炎是会传染的,别人都避之不及,作为柳医生就不避嫌,不但为我精心治疗,更是生活上关心照顾我。柳医生先生王国强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那年1968年9月18日,因为我没及时报到,自己一个人来到十三连,当我走过那座通往连队的小木桥时,看到二人在粮仓墙上画“毛主席是红太阳”巨幅油画。其中一人就是我的良师益友王国强,当时就在我心里感到一丝温暖,“农场也有人才啊!”之后我们成了好朋友。五十年来,我们之间深厚友谊绵延不断。

当年农场这些经历,刻骨铭心。五十年啊!弹指一挥间,常常想起的还是那段农场生活。虽然这一段最艰苦的岁月,但给了我们众多的感悟,并在精神上得到了升华,真的要感谢这段艰苦的经历。真可谓“风与水搏,海水壁立,如银墙然”。

2 阅读:105

叶工讲故事

简介:听我讲讲知青的故事,听听他们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