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情过人的曹植,自然不仅仅是会写诗词,在《三国志》中,他为人朴实,不爱华丽,也不爱铺张浪费,再加上他知识渊博,思维敏捷,对曹操所提的种种疑问,总是能很快得到答案,所以曹操格外宠爱他。曹操多次想要册封他为太子。但曹植也有一个很明显的弱点。
曹植既不喜虚荣,有一种随心所欲的性情,他对自己的言语和行为都很少注意,饮酒也很少节制。身为一个读书人,曹植再如何风流倜傥也是情有可原,但要他取代曹操,执掌一个国家,如此风流倜傥,却是万万不行的。反观曹丕他的志向就是至高无上,他一边和司马懿、吴质等人勾心斗角,一边暗中策划,终于在太子之位的争夺中占据了上风。曹操在建安22年,将在朝中一直都很低调的贾诩叫来,征询其对于太子位的意见。贾诩没有直接地给出答案,而是以袁绍与刘表传位给幼子为例,隐晦地告诉曹操,不应该废长立幼。曹操在这一年,将曹丕册封为魏王,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曹植变得更加浪荡了。第二年,曹植私自开启司马大门,驾着马车飞快地穿过大门,曹操知道此事后,一怒之下,将负责司马门的官吏斩杀。关羽在建安24年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北伐战争,在一场又一场的胜利中,将曹仁包围在了樊城,这是曹魏的一员猛将。曹操焦急之下,命令曹植以南中郎将军的名义率领大军前来救援,但是当使者赶到的时候,曹植已经喝得酩酊大醉,无法动弹了。曹植因此而失了曹操的欢心,更是再无东山再起的可能。
要知道,在曹昂去世之后,曹操心中最好的接班人是曹冲,他自幼就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聪明才智和宽容的性情,只是曹冲在十三岁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在曹冲去世之后,曹操还对曹丕说了一句:“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也就是说曹丕和曹植是因为长兄曹昂和幼弟曹冲的去世,才获得了竞争的资格。总而言之,曹操为什么会选择曹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曹丕更适合继承曹操的基业。曹植虽然在文学上颇有建树,但他毕竟是一个优秀的文人,并没有军政方面的才能。曹丕登基之后,虽然与他的父亲曹操相比,差了十万八千里,但也算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想象,若是让嗜酒成性的曹植来继承皇位,只怕还没等司马家夺取皇位,曹魏就会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