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看到一则消息,2023年上海新开业的购物中心达到了34家,是近三年新开业项目最多的一年。据说今年上海还将新增40家购物中心。
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上海的购物中心数量也创下了全国之最,目前光是超大型购物中心在上海就有近20家,其他各类中小型购物中心更是不计其数。在大众点评全国最热门商场TOP20榜单中,上海占了10家,其中有8家为拥有外资背景的项目。
然而,这仅仅是购物中心在全国发展的一个缩影。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购物中心的数量在各地迅速增加,很多网红商场也不再局限于一线城市,开始在准一线乃至二线城市落地生根。
购物中心一般归属于商业地产,在欧美已有逾百年历史,来中国的时间则不到30年,尽管购物中心已经在全国遍地开花,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更是卷成红海,但就年龄来看,这一业态在国内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仍在不断地迭代。
如果梳理一条时间线,购物中心在国内的演变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启蒙阶段、规模化阶段和多元化阶段,下面就为大家简要回顾这段历史,看看从中包含了怎样的商业逻辑。
2
按照标准定义,购物中心是由多种零售店铺、服务设施集中在一个建筑物内或一个区域内,向消费者提供综合性服务的商业综合体。
简单来说,购物中心就是空间与内容的组合,以获取租金收益和资产升值为目标。很多人容易把购物中心和零售商店混为一谈,毕竟对消费者而言,两者都是买东西的地方,关于两者的差异,我们会在文章的后面多次谈到。
事实上,当购物中心刚刚在国内诞生的时候,它的业态与同时期的百货公司有很多重叠之处。
1996年,中国诞生了第一家购物中心——广州天河城。这一时期,百货公司在商业中占据着统治地位,为了吸引顾客,一些百货商店很早便在店内引进餐饮娱乐等业态,当时很多百货从业者不会想到,一个大分流的时代即将到来。
到了90年代后期,零售行业开始面临两股势力的冲击。
第一个变量是大型超市的引进,以家乐福、沃尔玛、易初莲花、大润发为代表的外资大卖场先后涌入国内市场,而这些超市的出现,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国人的消费习惯,一站式采购自此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另一个变量就是以恒隆、新鸿基、凯德等为代表的外资开发商纷纷登陆中国,有别于传统的百货商店,这些开发商完全以商业地产的思路开发购物中心,短时间内,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购物中心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也让这些城市居民第一次领略了“商圈”的魅力。
那么,购物中心与当时主流的百货公司到底有啥区别?
前面说过,购物中心有的业态,之前百货公司也尝试过,比如引进餐厅、电影院、儿童乐园等等,那么购物中心的突破点在哪儿呢?
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宽敞。
我们都知道,购物中心的英文叫做shopping mall,其中mall的意思,是指大的长廊空间。历史上最早的购物中心位于意大利米兰,名字叫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拱廊,在建筑物之间贯穿了一条条巨型走廊,形成壮观的公共空间。目前这家商场还在营业,入驻了大量奢侈品牌。
相比之下,传统百货公司的过道通常只有一米五到两米宽,很显然,这样的过道在面临大客流时是非常拥挤的,因为百货中心的定位是“卖货”,它自然而然会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商铺和货架,相应的购物体验就很差。
而购物中心则尽可能把公共区域留给顾客,宽敞的空间能创造宜人的体验,以吸引他们长时间驻留。以2001年建成的上海恒隆广场为例,这家以重奢闻名的购物中心,其公共面积占到了总面积的50%,宛如一座典雅的现代化宫殿,彻底颠覆了传统商场人挤人的印象,给当时的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即便如此,在2000年以前,购物中心在国内的数量仍旧严重不足,即便在商业领先的上海,零售百货依旧是商业的主流,优秀的购物中心凤毛麟角,与国外同行相比差距显著。
购物中心之所以在早期发展不起来,除了面临零售百货的激烈竞争,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的市场尚未完全开放,大部分品牌无法在国内自主经营,尤其是进口品牌只能通过经销商售往国内,致使购物中心的招商面临诸多困难。
我们都知道,购物中心的盈利模式是品牌开店,商场收租。品牌自负盈亏,商场负责为他们引流。如果用经典的“人货场”模型来概括,那么零售商店侧重于”货“,购物中心则偏向于以”场“。
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消费者去超市才是真正的”购物“,超市会把商品从品类到价格提前规划好。而去商场则是”逛店“,商场不会干预商店的经营。
成功的购物中心,必须提供多元化的业态,而多元化的前提,就是由品牌和店铺自主经营,发挥各自所长来吸引顾客,彼此形成共生的关系。
但由于90年代末的购物中心还处于起步阶段,不少商场尚未摆脱传统的零售思维,这从当时的招商策略中就可以看出来。
很多购物中心都将百货公司或者大型超市作为主力店的优选对象,如果一座商场里没有大型商超,后期的招商会面临很多麻烦,因为只有大超市或者百货商店才有能力消化几千平米的大空间,没有这些零售商店,购物中心不仅很难吸引周边居民,连面积都很难消化。
购物中心在全国真正迎来大爆发得等到21世纪。
3
2000年后,随着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叠加城市化步伐的加速,购物中心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里程碑。
在城市化的春风下,购物中心的星星之火开始呈燎原之势,一些本土开发商四处跑马圈地,将购物中心变成了可复制的规模化产品,短短十几年时间,购物中心就成为了城市标配,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大小商圈。
这一时期购物中心的代表,非万达广场莫属。
尽管如今的万达早已风光不再,但在一众国内地产商之中,万达无论战略眼光还是执行力依然是教科书般的存在。战略学者王志纲曾这样评价万达董事长王健林:他有着天才般的战略眼光和战略思维,对未来的把握和大格局判断方面,中国可能没有多少人能比得上他。
转型做购物中心之前,全国没有多少人知道万达。上世纪90年代,万达还只是大连市的一家区域开发商,依托政府的旧城改造开发了一些住宅项目。
2000年后,万达决定转型做商业地产,这在当时是一个惊人的决定。要知道,此时全国各地的大型商场屈指可数,优秀的购物中心要么由外资控股,要么来自有实力的国有企业,民营地产商做购物中心缺乏先例,万达几乎没有同行可供参照。
没有参照,意味着一切只能靠自己摸索,单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意味着万达没有竞争对手。
而在接下来的五年时间内,万达创造了一个商业史上的奇迹:从偏安一隅的地方开发商,成为了全国最大的不动产公司。
为何万达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迅猛的增长?
因为王健林对城市化的理解,远比同时期的任何开发商都要深刻。
王健林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把万达建成单纯的购物中心,而是致力于打造“城市综合体”。
什么是城市综合体?就是在做商业的同时,还在周边建酒店、写字楼、社区、商业街,甚至中小学和幼儿园,面积最高可达上百万平米,面向几乎所有年龄段的人群。
当时万达有一句著名的口号,叫作“万达广场就是市中心”。也就是说,万达几乎凭一己之力,帮助地方城市完成了板块升级,凡是有万达的地方,品牌、餐饮、影院和外来企业都被同步引进,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这种“以点带面”的开发策略,一度让王健林在各级地方政府的会客厅里风光无限,哪里有万达,哪里就有商圈,只要有商圈,人口、房价、税收、就业都能得到提升,这样的万达,怎能让人不爱?
此外,万达早在20年前就已经洞察到了购物中心的本质:人们来商场主要不是购物,而是“游逛”,所以商场的消费重头戏不在商店,而是影院、餐厅、亲子等其他业态,即所谓“非提袋消费”。所以,万达广场内的体验性消费一直在提升,到了2018年已经占到了60%以上。
当然,仅仅依靠战略定位,还不足以让万达成为行业翘楚。万达之所以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创造商业神话,出色的筹划与招商能力才是背后的关键。
万达广场的开发遵循一个重要原则:先租再建、招商在前、建设在后。
这跟很多人的直觉不太一样,很多购物中心都是房子盖好了再招商,万达为何要先招商再盖房呢?
因为万达曾经历过惨痛的教训。
2002年,万达在沈阳做了一个项目,当时就按照“先建设,再招商”的步骤,邀请规划专家设计了两条步行街。结果商场开业不久,商家们叫苦不迭,原先的设计有很多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最后万达不得不宣布项目重建,光是补偿商家就花掉了10亿元。
自此,万达痛定思痛,于2004年成立了规划院,先出设计图纸,再根据图纸进行招商,等招商落实了再开建动工,也就是说,万达广场的建设是为已经入驻的商家“量身定制”。
为什么要先招商再建设?因为这样能避免浪费,同时降低谈判的风险。
很多商场就遇到过类似的麻烦,比如规划了几百平米的空间给一家超市,人家说好来结果却不来了。最后引进一家大型餐饮店,可是餐饮店对于层高和管线的要求与超市完全不同,开发商只能把墙面和楼板全部敲掉重做。如果能先招商再建设,不仅能提前锁定租户,还能减少这类不必要的损失。
经过长期的实践,万达开发出了一套严格而精细化的管理规范,对于每个在建的万达广场,一旦确定了开业日期,所有核心工作都能够按照节点推进,这也体现了万达强大的执行力。
随着城市化高潮的落幕,万达的神话也接近尾声。2017年,万达被政府点名批评,遭到银行断贷与股债双杀,王健林预判到房地产市场下行,果断出售了文旅、酒店、物业甚至心爱的足球俱乐部,近两年关于万达的新闻,几乎都与“卖身”或“割肉”有关。
即便如此,作为核心业务的万达广场依然没有停止扩张的步伐,根据《联商网》的最新统计,2024年全国将有28个万达广场开业,是新开商业项目最多的企业。
万达仍旧是商业地产界的那个优等生,他的命运已经和中国城市化深度融合在了一起。
4
过去20年是购物中心的“标准化”时代,以万达广场为代表的商业地产商,向市场输出了城市综合体的概念,被各大开发商纷纷复制,一时间让购物中心在全国遍地开花。
但购物中心是一个重体验的消费场所,在经历了规模化与标准化阶段之后,购物中心的发展也将进一步分化。面向更多的细分人群,从场景到业态也会更加多元,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情绪价值。
大开发时代进入尾声,类似万达这样超级航母式的开发商也不再是主流。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拥有在地化特色,定位明确,不易复制,精细化运营的商业项目,他们不再向传统购物中心那样追求“大而全”,而是做“有温度”“更懂你”的个性商场。
这种变化首先体现在招商层面,过往年代,主力店都是各大购物中心招商的首选对象,因为主力店能吸引客流,同时还能消化大量的面积。
但是现如今,随着电商的渗透,主力店已经不再是商场引流的核心,反倒是一些小众品牌更受年轻人的青睐。所以在新建的购物中心当中,已经难以再见到百货商店的影子,一些小体量的项目干脆不再设主力店,而是被许多网红品牌所取代。
比如位于上海普陀区的鸿寿坊,其定位是邻里商业,由石库门改造而来,这里没有我们常见的大牌,大多数商铺都是去品牌化的,所以这里的价格十分亲民,虽然便宜但很新潮,因此还能吸引到不少年轻人,被业内人士贴上了实惠、聚会和约会的标签。
另一方面,不少商场也不再局限于传统业态,尝试引进艺术策展与剧场等项目,为购物中心增添了时尚的趣味。
比如上海的K11就以策展闻名,当年举办莫奈画展期间,K11的销售额较往年增加了20%。此外,这里全年举办知名艺术家的免费画展,将艺术欣赏与消费融为一体。
就连老牌的购物中心也因为艺术焕发了新生,位于徐家汇的美罗城已有二十多年历史,曾经与台湾话剧导演赖声川合作,引进了沪上首个驻场购物中心的话剧场,实现所谓的“剧场+书局+影院”三位一体。
然而,当下购物中心最显著的变化还是体现在空间上。传统的购物中心都设计成“方盒子”模样,在封闭的空间里嵌入不同的业态。在未来,开放式商业将越来越流行,而且随着新增土地的减少,更多的购物中心将来自旧区改造。
前不久我去了趟青浦的蟠龙天地,这座商场和我已知的商场完全不一样。与其说是一座商场,不如说是一片景区。蟠龙天地原本是一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步入期间宛如走进一座江南水乡。五一期间,蟠龙天地游人如织,局部地区甚至出现了拥堵的状况,可见这里的人气很高。
虽然这里能见到一些知名的餐饮连锁,比如星巴克和奈雪,但大多数商店仍旧属于小众品牌,但品质和调性很高,很有当地特色,广场上还有国潮市集,特别吸引小朋友的青睐。
蟠龙天地的成功告诉我们,新时代的购物中心,物理和业态上的创新往往是一体的,顾客前来感受到的,不仅是别具一格的空间体验,还能买到别处买不到的东西,尝到别处尝不到的美食。而这份独一无二,才是差异化的真正体现。
除了空间和业态创新,不少新兴商场也开始面向特定的人群,实现精准定位。对于这类商场而言,他们要打造的已不再是一个购物场或者体验场,而是一个文化磁场。
比如位于老牌商业街淮海路上的TX淮海,由传统百货商店改造,总面积只有27000㎡,且内部结构不适合做购物中心,虽说位于淮海路,但由于地处中段,客源被两边分流,位置比较尴尬。
而TX淮海的解题思路是:针对年轻人打造潮文化艺术空间。
比如商场设置了高达40米的LED大屏,每分每秒都会播放不同艺术家的作品;每月举办10多场快闪、艺术展和派对活动;引进大量设计师品牌店,还能在店内买到很多好玩的复古商品;在商场一楼还设有大市集,主打“美食社交”,吸引90后00后流连忘返。
相比之前提到的盒子商业,邻里商业和景区商业,TX淮海做的是社群商业,通过聚焦特殊的人群,将他们的需求打透,气氛拉满,从而为城市创造了一座新的文化策源地。
这何尝不是购物中心未来的演化方向。
5
据统计,目前国内购物中心无论总量还是人均面积均已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随着房地产的降温,叠加经济下行压力,购物中心将面临更严酷的市场竞争。
虽然内卷加剧,可是对开发商而言,商业地产因其特有的金融属性,依旧是资产增值与获得长期稳定现金流的“定海神针”,帮助开发商穿越房地产周期。
有人说,如今国内的房地产市场与上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非常类似。其实比较中美两国购物中心的历史,你还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在美国,50%以上的商业地产是由零售商开发的,所以美国的购物中心往往包含了零售单元,相比国内反而显得比较“传统”。
而在中国,大部分商场都是由地产商开发的,中美两国的差异说明了什么?
其实这背后所体现的,还是时代大背景的不同,中国的购物中心伴随着城市化一起成长,特别像万达这样的开发商,几乎承担了替中小城市完成商业配套的任务,所以从一开始,中国购物中心就与“地”的价值紧密相连。商业地产,核心是“地”,而不是“产”。
既然是地,更多就得考虑区位、交通、人群分布等外部条件,因此很多人认为,如果连“地”的价值都没有梳理清楚,作为商业的“内容”是很难做好的。
但做零售的思路则略有不同,做零售也得考虑区位和交通,但零售的价值核心仍在于“物”,一家超市或者百货商店,首先是因为商品好才能吸引顾客,顺便满足到达的便利性,这是零售业的逻辑。
而且零售行业的运营是高度中心化的,追求规模和效率。像沃尔玛、山姆、开市客这样的超市,都是一台台恐怖的效率机器,低毛利高周转是他们打赢对手的关键武器。
但购物中心的管理则是去中心化的,相比零售店,经营购物中心更像是一座城市,开发商要做的,是建立一个自治系统,商家们在这个平台上各显身手,运营方则从台前退到幕后,扮演“无为而治”的角色。
零售商店的经营复制推广,也必须复制推广,因为只有这样,零售店才能扩大规模,摊薄物流和管理上的成本,并掌握对供货商的议价权。
随着标准化成为历史,购物中心的运营商也开始从幕后走到台前。除了前期的招商能力,后期的策划能力也将越来越重要,通过推陈出新的活动、展览和市集,不断为项目引流。这也使得项目的可复制性越来越低,成为购物中心新的护城河。
这就意味着,购物中心得从传统“地”的逻辑,向“产”的逻辑转变。过去追求的是满足方圆3—5公里内的顾客需要什么,如今是我要吸引什么样的客人,以及如何挖掘他们的喜好。
类似蟠龙天地和TX淮海,都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优质地块,但他们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什么?一方面得益于前期的规划设计,另一方面则归功于后期策划和社交媒体的传播,让这些购物中心具备了网红基因,吸引居民远道而来。
这才是优秀商业在今天该有的传播力,它不仅是购物的场所,更是时间的容器,承载我们炽热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