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羊洞》作为一出经典的骨子老戏,原为谭鑫培的杰作,余叔岩又有所发展,杨宝森先生在继承谭、余的基础上精心揣摩,在唱腔中融入了自己的心得,终于以独特的演唱风格展现于世,使《洪羊洞》成为了一出具有杨派特色的代表剧目。
《洪羊洞》这出戏有“洪三段”之称,所谓的“洪三段”指的就是“为国家”、“叹杨家”、“自那日”三个唱段。《洪羊洞》是一出唱做并重的戏,无法投机取巧,尤其唱工繁重。在二黄戏中,《洪羊洞》的散板称得上是最多的了,它长达四十八句(包括二句摇板),除了洪三段和两句摇板,其余都是散而不拖的散板,功夫不深的演员很难唱好。
就功能来说,该剧中除了三大段平整的叙事兼抒情的唱段以外,人物内心复杂细微、波澜起伏的矛盾冲突,深挚、浓烈的情感抒发,便大多通过这一系列散板唱腔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如对令公骸骨的情怀;对痛失焦、孟的伤痛;对佘太君、柴郡主等人难以割舍的亲情诀别;以及杨家尽忠朝廷的未了心愿;等等,可谓声声字字皆见深情。
《洪羊洞》的散板堪称是杨宝森先生散板中的绝唱,可谓句句精彩,可以说《洪羊洞》的唱腔(特别是散板唱腔)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杨宝森先生的演唱风格。
杨宝森先生的这出戏有多好呢?业内老先生曾有评价:“杨宝森的《洪羊洞》,唱的是不瘟不火,恰倒好处,佐以宝忠之琴,如蝴蝶穿花,游龙戏水,极尽烘云托月之能事,举凡小节骨眼儿、小垫头无不严丝合缝,刻画入微。〔摇板〕之尺寸气口,无人能及,省去宝森不少力量,一段〔快三眼〕如行云流水,珠联璧合,铿锵入耳,掷地有声,傲视菊坛,盖世无双,可为此二人咏矣。”
杨先生《洪羊洞》慢三眼:“叹杨家”之“叹”字,乃自出机杼。与别的京剧名家之“叹”字低出髙收不同,杨宝森先生是髙出高收。仔细体味杨先生的这个髙出高收,足见杨先生之唱实在是千锤百炼。试想,一个生命垂危之人,如果“叹”字低出髙收,显得很有气力,与将死移箦之状不符!唯髙出“叹”字,方显得气息奄奄。“投宋主”之“主”字用颤音而收又是气喘嘘嘘,甩腔垫以“呵”字稍坠后以水擞收。须知,“呵”字疙瘩腔后必须稍坠,腔才圆。心血用尽”之“尽”字一波三折,曲尽垂危将死之人,既悲且恨万事成空之情怀!
绝唱中的绝响无疑是“叹杨家”了,尤其是心血用尽的“尽”,啊,无法形容!后无来者!前亦无古人。
杨宝森先生一段“快三眼”,则唱得快中见稳,紧而不慌;行腔深沉遒劲,时而畅如流水,时而滞似拔山;情感均含蓄在这亦急亦缓的旋律之中,令人动情。只见杨宝森先生饰演的杨六郎扶着桌子一个转身甩髯的动作,双眼放射出惊恐的目光,表现出老人弥留之际的绝望,使人不寒而栗。
杨宝森先生《战太平》饰花云
杨延昭得知焦,孟命丧番营,杨宝森先生乃惊痛万分唱【二黄小导板】“听说二将双双丧命(呐)”,“听说二将”以一种急切的语气在中低音区唱出后,“双双”一下提高七度非常醒目地推出,然后深吸一口气,“丧命”徐徐唱出,衬字“呐”在“4”音上完全用绷劲,极有韧性,极有力度。
“休得要惊动年迈的太君。”经过前面唱腔一番强烈的、急促的情绪以后豁然开阔,进入低回宛转的情感之中。“休”字轻轻、慢慢地引出,似给人一种屏声敛气的感觉。“惊动”的长腔,逶迤曲折,深涵着杨延昭对母亲的情感。“年迈的太君”,“太”字用他那独特的,带有深喉音的“苍音”唱出,别具韵致,整个唱腔充满了深挚的动人情感。(类似的“苍音”,在《洪羊洞》散板中还有好几处出现,多见于低音区。它加重了唱腔的悲剧情感。)
在这一散板片段中,杨宝森对于唱腔的情感把握,首先从戏剧情绪着眼,做到胸有全局。因此,情感的波澜起伏,层次至为分明;而每一句、每一腔、乃至每一字亦都耐人寻味、动人心弦。
《洪》剧可以说凡是老生演员都会唱,但至今没有谁能唱出杨先生的味道。杨先生的《洪羊洞》就是空前绝后。无论香港版的《三星归位》,54年中唱社版《洪羊洞》可说是一步一高峰!57年上海实况版《洪羊洞》实乃登峰造极之绝唱!
杨宝森先生《文昭关 》
有人曾经批评杨先生的念白速度偏慢,其实这并不是缺点,而恰恰是杨派念白的特色。在表现悲剧人物诉说其内心的哀怨时,语言的速度适当放慢是完全应该的,何况杨派的念白是艺术的语言,是没有曲谱的歌唱,字字含情感,不是轻描淡写的普通生活语言可以相比的。
杨派的“上升字”在念白中具有明显的特色,借湖广音高升调的走势扶摇直上再向下滑,很有音乐性。如《文昭关》幕内叫板“马来”的“马”字,杨先生念的十分动听,人末出场先博得满堂好。其它如《武家坡》“有劳了”的“有”、《洪羊洞》“小心了”的“小”、《失街亭》定场诗“万里乾坤掌握中”的“掌”字都是类似念法。这种念法在余派中是不多见的,倒是在程派、言派、奚派中能听到相似的念法。
杨宝森先生《二进宫》
奚啸伯先生评价杨宝森先生时说:杨宝森先生的艺术不是只听嗓子,只顾热闹,只看表象的演员或观众可以体味的,杨派的出现,对京剧老生的声腔艺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声腔之美完全结束了一个时代。
其实,真正好的艺术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当如陈年佳酿般醇厚令人回味,经得起岁月考验,它不会热闹一时然后很快流失,而是沉淀下来,流芳百世。杨宝森先生的演唱就是耐人回味又经的住反复欣赏的,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