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大病初愈,周总理却拿着一封密信来要说法,两人争了一整天

乐蓉评历史 2024-06-30 15:19:04

周恩来并非是一个不争之人。

在西安、在重庆、在南京,谈判桌上和国民党争了十多年,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谈判都把人谈老了,但还是谈不成;后来又和美国人争,在朝鲜谈,在华沙谈;与苏联人争,甚至在莫斯科与老大哥吵翻,拂袖而去。

一个天生的外交家,又是忠实的革命者,这样的人骨子里就是最计较得失的。但细数周恩来的生平,他又备受“不争”的赞誉,不恋权势,能退,能让,多次心甘情愿地退居幕后。

这样的性格矛盾吗?

其实若论根本,周恩来只是十足的理性派,他懂得权衡利弊,听得进去意见,只要他认为你是对的,那什么都可以让。但反之,如果是他认定要去做的事情,谁都拦不住,哪怕和人争到面红耳赤,也决不妥协。

这一点,毛主席是最有体会的人。作为合作了半个世纪的搭档,他俩很少意见相左,但真要争起来,也是谁都不让着谁。1934年长征前夕,两人就曾面对面争了整整一天一夜,这是绝无仅有的一次。

但这一争,却也让毛主席感激了半辈子。因为他知道周恩来救了他,也挽救了中国革命。

一、密谋

1934年,是红军又一个危急存亡之秋。

因为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仗越打越被动,根据地丧失殆尽,红军几乎已经没有了任何回旋的余地。

而此时,周恩来和毛主席的处境又大不相同。

作为红军最高指挥层“三人团”之一,周恩来此时身兼数职,肩上担子很重。比起年轻冲动的博古,以及那位高高在上的洋顾问李德,周恩来才是这支红军真正的主心骨,军事上、组织上都需要他从中协调,往返于高层与基层之间。

李德

而毛主席此时虽名义上还担任着苏区的主席,但实际已没有了任何实权,原因就是他向来都不赞成李德冒进的军事指挥风格。博古觉得他碍事,建议他去上海休养,李德则是让他去莫斯科,但毛主席态度坚决:

“我不去,我不离开苏区,不离开中国。我身体还可以,就到粤赣省去休息吧!”

就这样,在红军最困难之际,毛主席也迎来了自己革命生涯的低谷期。他被迫远离指挥中枢,下到基层去视察,但当他把辛苦调研的结果送上去,又大多石沉大海,了无回音。

后来在会昌,赣南军区司令员龚楚曾来看他,两人促膝长谈,毛主席喟然长叹,说:

“我自从参加革命以来,经历过太多起落,现在他们又听不进去意见,把责任完全推在我的身上。现在,可不是我们井冈山老同志的天下了!”

说时,竟凄然泪下。

此时的毛主席,是有心为红军排忧解难,却又碍于自身处境无力回天。

但也就在毛主席远在基层的这些日子里,博古、李德又进行了一场密谋。之所以说是密谋,是因为整个过程并没有经过集体讨论,两个人就拍板做了决定,而这个决定就是长征。

最开始提出长征这个概念的人是项英,他刚调来苏区时不了解情况,正好遇上1931年第二次反围剿,看到敌人20万大军压境,觉得3万红军难以应付,便提出应该放弃苏区转移。当时毛主席坚决反对,并最终靠着“诱敌深入”的战术粉碎敌人此次围剿。

第二个提出长征的是彭德怀,因第五次反围剿受挫,他从军事角度提出应该脱离苏区,转入外线作战,把敌人主力引出去。但这个建议遭到李德否决,他坚持要和敌人硬碰硬,堡垒对堡垒,打阵地战,结果就是一败再败。

直到最后,李德已经没了办法,这才想起彭德怀的建议。但他的想法又和彭德怀有本质上的区别,他想让红军向西南突围,去湘西和贺龙、肖克的红二、六军团会师,创建新的根据地,也就是走了就不回来了。

而之所以博古、李德一开始不敢向外公布这项决定,就是因为他们很明白,这样的长征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甚至可能要“舍小保大”。

一开始,他们就给正在瑞金休整补充的红七军团下达命令:

“部队改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立即向闽、浙、赣、皖等省出击,沿路进行抗日宣传,推动抗日运动发展,在1个半月之内抵达皖南进行游击战争,建立根据地。”

当时担任红七军团参谋长的粟裕,对这个命令就非常不理解,甚至晚年仍耿耿于怀,多次找人打听其中缘由。

为什么突然决定北上?

为什么时限是1个半月?

为什么是红7军团?

当时红七军团刚组建不久,部队人数不到6000,其中2000多还都是新兵,全军团长短枪只有1000余支。让这样一支队伍突破重重封锁,孤军北上去抗日,谁能解释?

粟裕哪里晓得,李德这是把他们这支部队当作了诱饵,去敌人心腹地带打游击,就是为了吸引围剿大军回援,从而起到掩护红军主力突围的意图。

为了保存红军的主干力量,李德已经做好了牺牲一部分人的打算,包括红7军团,包括留守苏区的部队。但这样的计划,他不敢向外明说,甚至到最后下达正式命令时,也只是宣称红军主力只是暂时转移,根据地还是要守。

对于李德的意见,博古同意,但周恩来坚决反对。

李德原本只打算带走红军一、三、五三个主力军团,但周恩来知道这一走,大概率就不会回来了,那既然如此,要走一起走,除必要留守人员外,把所有干部和部队都带上。

周恩来去找博古谈,而博古只是递给他一封密信。而也正是这封密信,让周恩来罕见的选择了“意气用事”。

二、密信

这封信是直接交给博古的,写信的人正是毛主席。

信的大致内容是:毛主席已经和红一、九军团的一部分老同志谈过了,大家都愿意留下来坚守苏区,与敌人周旋,维持根据地,以等待红军主力回归。

很明显,毛主席并不知道红军长征后就不回来了。不过他主动提出要留守苏区,这个要求应该说又是合理的。

因为从实际情况看,如果要在苏区留一个主持大局的人,那毛主席就是最合适的人选,没有之一。在苏区百姓中,毛主席最有威望,论打游击战和建设农村根据地的经验,也没人比得过他。更何况,毛主席向来不赞成放弃苏区,要留下来与敌周旋,他能力最强,决心也最大。

毛主席之所以把信给博古,一是因为他是红军总负责人,二是谁都可能不同意毛主席留下来,但博古一定会赞成。

博古

而事实是,博古也确实想同意。但因为当时红军的组织工作都是由周恩来负责,所以碍于职责所限,他还是把这封信交给了周恩来。

当周恩来看完这份信后,几乎没有犹豫,只说了一句话:

“我去找他谈。”

那一瞬间,博古都以为自己听错了。此时离长征出发的预定日期10月10日非常近了,红军总部在瑞金,毛主席当时在于都养病,两地距离近百里,找他谈,怎么谈?周恩来当时忙着长征组织动员,说日理万机毫不为过。在这个关键当口,为了一个人放下上万人,值得吗?

周恩来也不想和博古多作解释,第二天早上,他就带上警卫员,冒着小雨,穿着蓑衣,顶着斗笠,骑马赶往于都。

大病初愈的毛主席看到周恩来上门,知道是来劝他的,但他的态度也很坚定,那就是不打算听劝。

毛主席性格中有极为倔强的一面,既然他们不支持我的观点,我就宁可不干,他们要放弃苏区,我偏不走,留下继续干革命。跟着博古、李德,去了也是受气,提意见没人听,留下来虽然处境困难,但至少还能充分自主的革命。

按以往的常态,周恩来如果劝不动一个人,他不会蛮干。但这一次,周恩来反而比毛主席更为倔强。

当时跟着周恩来去的警卫员后来回忆,两人就在屋子里,争论了整整一天,谈话一直持续到深夜。他们开门进去倒水,门一开,两位领导同志一句话都不说了,就看着他们,等他们倒完水退出去,门关好了才又开始说。

4个警卫员在外面,带着斗笠、蓑衣一直站到半夜。

直到第三天,周恩来才回来。博古问怎么样,周恩来只回答了一句话:

“他同意随队转移了。”

这句话分量极大,讲这句话的时候,离红军长征出发不到10天。这是周恩来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完完全全说服了毛主席。

说了什么,没有记录,内容不能泄露,不能让外人知道,连警卫员都不能听。但可以想象的是,这是一场激烈的对话。以当时周恩来的身份,很难跟毛主席做出任何保证,比如跟着主力走,仗打不好你来指挥,周恩来哪怕有这个决心,他也没这个能力,三人团投票二对一,他是少数。

博古、周恩来、朱德、毛主席

两位具有绝佳口才的伟人,真要争到最后,谁也不会让着谁,恐怕谈的就不是理性,而是感性。什么是感性?对红军子弟兵的感情,对中国革命的义无反顾。留守苏区需要毛主席,但带着8万多红军突围长征,更需要毛主席。

曾任红一师师长的李聚奎后来就曾回忆说:

“我听说决定红军转移时,开始有的人甚至不同意毛主席随军行动,还是周恩来同志一再坚持,说毛主席是红军的主要创建者,应该随军出发。”

周恩来的坚持,最终挽救了红军,也救了毛主席。

可以做一个设想,如果周恩来没有这么坚定,三人团同意毛主席留在苏区,那么红军长征的命运又将如何。反过来看,如果毛主席留在苏区,后来苏区遭遇那种严重的围剿,结局又将如何?

要知道后来留守苏区的红军,因为主力部队被带走,根据地遭到破坏,损失极其沉重,干部中瞿秋白、何叔衡、贺昌、刘伯坚都牺牲了。陈毅九死一生,在深山中躲避敌人追捕写下梅岭三章时,几乎已经报了必死的决心。

当然,选择长征的毛主席,接下来的处境也同样曲折反复。

三、“谋事是毛,成事是周”

毛主席曾写过一首《清平乐》:

“东方欲晓,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1958年,他对这首词作批注:1934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

他答应和红军主力一起走,但还是舍不得费尽心血经营的老苏区,也不知道前路在哪。朱德、彭德怀支持他,但行伍之人难以替他分担苦闷。真正能够安慰他的,恐怕只有周恩来一人,因为周恩来听他的,能把他的话转达给博古、李德,然后和他们据理力争。

因为有了周恩来,长征中才有了毛主席的声音。而往往在红军遭遇危难之际,周恩来又会无条件地选择相信毛主席。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也最终促成了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1934年12月12日的通道会议,听取了毛主席的意见,改变了李德原定去湘西同二、六军团会合的路线,转而取西入贵州。

1934年12月18日的黎平会议,再次接受了毛主席的意见,改向黔北的遵义进军。

到此,一切水到渠成。

遵义会议的主角,一开始是周恩来。因为只有他才有资格去和博古、李德争。

在会议过程中,博古的态度开始很强硬,只强调客观原因对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作用,却不承认军事指挥上的主观错误。张闻天、王稼祥和他辩论,只能说是针锋相对,局面一直僵着,毫无进展。

直到第三天的会议上,周恩来一鸣惊人。他主动承认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同意与会众人对三人团的批评,并主动承担责任。

周恩来的光明磊落,彻底摧垮了博古的心理防线。博古很年轻,但并非冥顽不灵,直到此时,他可能才懂得了革命者应该怎样去顾全大局。他的妥协,意味着局势扭转。三人团二比一,李德的意见已经不重要了。

就此,遵义会议的主角变成了毛主席。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周恩来主动退居幕后,成为毛主席的最佳助手。他让了,李德、博古才能让。

在毛主席的运筹帷幄之下,红军开始扭转局势,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但这些胜利的取得,又并非一己之力。

时任红9军团政治部主任的黄火青后来回忆道:

“我们打胜仗靠的是毛主席战略方针路线,但每次战役布置、使战争胜利是靠周副主席指挥。”

所以有人说,中国革命是谋事是毛,成事是周。后来美国总统尼克松也讲过类似的一句话:

“毛主席是拿主意决定大事的人,周恩来是负责执行的。”

也正因为分工明确,各取所长,毛主席和周恩来能成为挚友,也成为了最佳搭档。除了长征前的那一次激烈之争外,两人很少再有争论。

后来也有人问过周恩来一个问题,为什么他总是习惯一让再让?为什么有时候不主动去争一争?

周恩来的回答是:

“如果那样就会不利于团结,局面更不可收拾,必须仔细衡量利害。”

周恩来的气度,成就了中国革命。

24 阅读:3452
评论列表
  • 乆亍 18
    2024-07-10 12:49

    总理其人,举世无双

  • 2024-07-27 12:13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 2024-09-15 04:40

    毛主席和周总理两个老朋友相见恨晚!可谓英雄惜英雄!一辈子的革命好战友,不是兄弟,胜似兄弟。一个眼神,秒懂。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乐蓉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