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西古御道上的碧霞元君行宫——岱阳观

维岳谈旅游 2024-06-06 14:14:42

岱阳观,又名“泰山行宫”,民间俗称“碧霞元君祠”、“奶奶庙”,位于孙伯镇大石桥村西的护鲁山口处。

行宫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北高南低,分前、中、后三院,所有建筑除碧霞元君祠、送子娘娘殿为砖石土木结构外,其余均为石质结构。岱阳观因坐落于泰山之南,汶水之北而得名,实为泰山行宫,

行宫是指古代供帝王出京后居住的宫殿,也指帝王出京后的临时住所。泰山行宫不是为皇帝而建,而是供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离开泰山时的行宫,故称之为泰山行宫。

据说宋真宗到泰山封禅后,在水池中洗手,见到一座石人浮出水面,从水里捞上来一看,是一座玉女像,他认为是传说中的泰山玉女,因他封禅泰山而显圣,于是赐封号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并为碧霞元君建祠供奉。

碧霞元君能扶危济困,慈佑众生,又能为民清灾解难,奇迹屡彰。明黄锡爵《东岳碧霞宫碑》中,称这位女神“为众生造福都能如其所愿:贫者愿富,疾者愿安,耕者愿岁,贾者愿息,祈生者愿年,求子者愿嗣,子为亲愿,弟为兄愿,亲戚交厚,靡不交相愿,而神亦靡诚弗应。”

随着时代的推移,能消灾解难的泰山女神,逐渐成为民间信仰的神灵,到处建庙祭祀。这样,泰山周边,甚至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很多的泰山行宫。明代成化年间,北京最早建供奉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的的庙宇。明代嘉靖、隆庆、万历时期,江淮之间纷纷建起泰山行宫,供奉泰山女神碧霞元君。每年的四月初一至十八,这些庙宇中的香火最为旺盛,有的地方还同时举行泰山庙会。至今,此庙庙会仍在四月十八举行。

资料介绍:据考此观始建于唐,兴盛于明清,毁于“文革”。从岱阳观供奉的碧霞元君这一女神来推测,它也应该是宋神宗封禅泰山以后出现的,建于明成化年间以后。门楼南墙中间镶有一方石刻,上刻“岱阳观”三字,落款为“康熙十二年”。出行宫前行有座古桥,俗称“大石桥”,碑记建于康熙五年。

又有资料记载:清康熙三十年四月,孙伯雷氏因祠内“世奉无给”,而捐地数亩“以为朝夕香火之资”。嘉庆八年六月地方主持广招能工巧匠,耗费巨资历经两年时间对祠加以重修和扩建。这些记载出现了康熙、嘉庆年号,与“兴盛于明清”相吻合,距今大约300余年。从宋神宗封禅泰山算来1000余年,明成化年间算来距今500多年。

当然,该庙建于哪个朝代没有详细记载,很多庙宇都是这种情况,建庙虽早然无记载。有的开始是道士庙,而后为和尚庙,尔后又成为尼姑庙。此庙廊柱雕刻有金、篆文字,碑刻较多,据说秦、汉、唐、宋、明、清、民国年间均有,然字迹湮灭,实无考证。

宋神宗封禅泰山肯定经过了这里,但是那时是否有此庙不敢肯定,也不知道他是否驻跸此处,但是东面的安驾庄肯定是曾经的驻跸之处。此庙门前的水井名为“龙井”,皇帝肯定是曾经在此休憩饮水。

道观选址考究,群山环抱,苍松翠柏,榆槐环绕,给人以幽雅静谧之感。前面是泰东路故道,此道是泰山西南古御道,东至泰山,西至东平、梁山、开封、洛阳,是宋代皇帝登封泰山之路,也是达官贵人、民间信众泰山朝拜的必经之路,这些人在此歇脚打尖那是肯定的。

后山修有玉皇庙,再后琵琶山有尼姑庵,附近有古车道、拴马石、大石桥等景点,游客置身其中,观庙堂巍峨,抚沧桑石痕,重走皇家御道,畅饮龙井甘泉,顿生沧海桑田,历史厚重之感。

0 阅读:0

维岳谈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