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金花(原名李彩云)之所以成为传奇,是因为她由一个名妓,嫁给了同治时的状元洪钧为妾。又随洪钧出使欧洲,游历沙俄、德国、奥地利和荷兰,据说见过德国皇帝和宰相卑麦斯,还出席过欧洲名流的酒会和舞会。洪钧死后,赛金花重操旧业,始起艺名赛金花,在北京石头胡同开〝书寓〞(高级妓院),因状元夫人的名头,名流造访不断,生意极隆。
八国联军侵华时,据说她曾以状元夫人身份,书面游说联军统帅瓦德西,使北京文物和人民生命免于劫难。因为这段经历,她被鲁迅先生称为〝护国娘娘〞。并成为文人墨客追逐和采访的对象。1905年,由上海小说林社出版的《孽海花》(作者曾朴),两年内再版十五次,小说的主人翁,就是赛金花。赛金花由此名声大噪。
近代文化界关于赛金花的诗歌,传记,小说,笔记,杂文等等,洋洋洒洒,举不胜举。比较有名的如刘半农的《赛金花本事》,曾繁的《赛金花外传》,这几乎所有的作品,情节多取材于《孽海花》。但文学作品,毕竟不能代表史实。连《孽海花》的作者曾朴也在上海《申报》发表声明,谓〝瓦(瓦德西)赛(赛金花)私情纯属虚构。〞创作诗歌《彩云曲》的作者樊氏,也说〝瓦赛私情仅传说而己。〞
(图:刘晓庆演的赛金花)
有关赛金花以私情游说瓦德西,其中的虚虚实实,被史学界称为〝瓦赛公案〞。因当时民族危机的特殊时期,人们来不及消化,或者不想去消化这段故事,硬是以主观意愿,把赛金花塑造成一个爱国爱民的典型。40年代,在赛金花去世不久,上海大剧院推出大型话剧《赛金花》,在左翼文人中产生巨大影响。鲁迅、刘半农等,都极力把赛金花刻画成一个受尽凌辱,却未丧救国之志的民族英雄形象。那么今天,时间沉淀下来,中国己进入和平繁荣的年代,我们再回头审视赛金花,审视〝瓦赛公案〞:这其实是一个卑微且不幸的女人,编造的一个历史故事,以之作为谋取非劳动所得的,一种不寻常的手段而己。
有关〝瓦赛公案〞的疑点极多,其实并不复杂,重点提出几点。
一:所谓赛金花随夫洪钧出使欧洲时,曾见过德皇和德国首相俾麦斯。当时的瓦德西是德皇侍卫长。赛金花借舞会认识了瓦西德。更有文学作品说得有鼻子有眼,说赛金花在俄国圣彼得堡游历时,和〝少年瓦德西〞有私情。赛金花作为大使夫人,说她陪夫参加德国上流社会的酒会,这当然是可能的。但说她参加外国人舞会,和外国人搂搂抱抱,这种可能不大。一者赛金花是半残废的小脚女人,跳不了舞,二者赛金花作为中国士大夫的女人,出席这种场合的可能性不大,洪钧是典型的旧文人,不太可能充许赛金花这样做。赛金花在接受采访时,有时说她和瓦德西是柏林时的旧相识,有时又说他们是在北京时才认识,自己〝清清白白,在柏林足不出户〞云云。仔细想想,这后一句话应是真话。瓦德西在柏林时己五十多岁,到北京时己年近古稀,何为〝少年瓦德西〞?当时的赛金花只不过十五六岁的少女。别说他们擦出爱情火花,认识的可能性都不太大。
(图:瓦德西)
二:赛金花说八国联军进京后,几个德国兵骚扰她。她就说她认识瓦德西。几个德国兵向瓦德西报告,于是瓦德西派车来接她,对她非常礼貌。并请她〝主持粮台〞,即向联军输送和供应军粮。同时也给联军送女人。赛金花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不是她,八国联军会饿死。赛金花的这段说辞,现在己经基本判断是虚构的。这方面的史料很多。八国联军进京前,立即占领了通州粮仓,8月14日,官三仓、恩丰仓、禄谷仓俱被联军所得,共有粮40万石。进京后,联军又占据各部大量储粮。联军走后,粮仓还剩近两万石粮没运走。吃都吃不完,何来〝要饿死〞?
三:赛金花说,在八国联军进京第五天,她利用为联军〝主持粮台〞的机会,劝说瓦德西不要屠杀百姓,要保护北京文物等等。这又是虚构。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进京时,瓦德西并不在北京,仍在万里之遥的德国。德军也迟至8月17日才赶到北京。两个月后的10月17日,瓦德西才赶到北京城。这段史实,也使赛金花所述〝与瓦德西在中南海一起住四个月〞的谎言,不攻自破。
(图:赛金花男装照)
据赛金花的旧友齐云山在《关于赛金花》中所述,1900年12月后,赛金花才第一次女扮男装,在一个叫葛麟德的德军翻译的帮助下,潜入联军占领的中南海。当时,是葛麟德、丁士源(赛金花另一朋友)、王文韶(清朝协办大学士)之子和赛金花四人一起进去。《关于赛金花》中载:
〝…次晨起床,葛回打磨厂办公室,丁、王乃携马夫及赛,由丁在前,分乘四骑出石头胡同,越前门,过金鳌玉东桥时,赛于第三骑曰:好景致,好看!丁曰:勿声!〞
类似上面的回忆,丁士源在《梅椤章京笔记》中也有记载。可见,赛金花所述〝在中南海仪鸾殿与瓦德西共处四个月〞,毫无历史真实性。
四:赛金花说,她借为联军主持粮台的机会让瓦德西去游说克林德夫人,让她不要去追究慈禧的责任。由此,联军作出让步,没有追究慈禧的责任,只要求为克林德立碑,并派亲王前往德国道歉。赛金花的这段描述,是谎言套着谎言。首先,上面说了,她根本没有同瓦德西共处的机会。一古稀老人,且端正严肃的日尔曼将军,同一年轻中国女人如此亲密,甚至由她指点江山,这可能性能有多大?据《关于赛金花》所载,赛金花确与一些低级德国军官厮混,但这些军官看到瓦德西远远走过,都惶然地避开,赛金花吓得连头都不敢抬。
(图:赛金花肖像)
克林德,德国驻清朝大使,被义和团所杀。克林德夫人要求惩处慈禧为夫报仇,这段历史应是可信的。但在多方博弈和在清廷反复赔罪的情况下,克林德夫人基于国家利益,不再追究慈禧责任。这绝不是赛金花这样一个卑微女子的功劳。
至于赛金花在采访时说,她见过的克林德夫人是〝五十来岁〞,这说明她根本没见过克林德夫人。据德国学者帕尔·费舍尔文章所载:〝克林德夫人1897年结婚,时年26岁,克林德当时43岁。克林德夫人是美国底特律人,父亲是密歇根中央铁路协会主席。她和克林德在墨西哥认识。当时克林德是德国驻墨西哥大使。〞所以克林德夫人到北京参加庚子和议时,不过刚刚30岁的少妇。
兹上等等,所谓〝瓦赛公案〞,其实并不复杂。在特殊的时期,这个故事就是某些文人用以谋生的金矿,所以一定要维护它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在当时的年代,也需要这个故事。民间风起云涌的妇女解放运动,需要一个典型;外族对中国的欺凌,也需要〝民族英雄〞人物来启迪和带动人心。于是一批文人,尤其是左翼文人,就把赛金花抬出来,作为一个标杆人物。她的〝名妓〞、〝状元夫人〞等诸多名头,又自带传奇色彩。同时,赛金花编织的故事,也给她带来了丰厚的额外收入。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结语:1911年,因为辛亥革命后的人事变幻,尤其是一帮满清遗老遗少失去特权,赛金花的〝生意〞一落千丈。中间还卷入一场虐杀妓女案。之后,赛金花两次嫁人。她的第二任丈夫叫曹瑞忠,但曹瑞忠不久病死。第三任丈夫叫魏斯灵,是江西民政厅长参议员。尽管魏斯灵有妻子,但对赛金花很好。这段时间赛金花感受到了温暖,以至晚年对魏斯灵念念不忘。
(图:赛金花和魏斯灵婚照)
三年后魏斯灵病死。赛金花再失依靠,就带着一个叫顾妈的老佣人回到北京,住进天桥居仁里胡同。其时风华渐逝,北京城也物是人非。15年后,赛金花在贫病中去世。
赛金花十几岁时在苏州城外的花船上做陪酒弹唱的幼妓,1887年被洪钧相中,纳为妾,至1936年去世,一生嫁过三次人。嫁作人妇的时间,总共不过10年左右。其余都在烟花里弄,苟且偷生。这样一个可悲的女人,人生并无称道之处。回过头来,赛金花同外国军人的苟且,亦称不上卖国,这不过在乱世混口饭吃;当然,她也没有〝保护文物〞〝保护市民〞之类的民族大义。我们无须指责她,只能指责那个时代;也无须指责那些给她编造光荣历史的文人,他们的动机,何尝不是出于一种悲壮的理想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