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功绩——复我汉人衣裳

自然密探 2019-10-18 22:47:23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是说要是没有管仲,我们就得沦为蛮夷那样,穿着左衽的衣服,披散着头发。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就把服装的右衽当做是华夏的象征,汉人的传统服饰的基本元素。

纵观华夏五千年,汉民族的生存从来不是顺风顺水,中原地区的汉文明一直受到周边少数民族的侵袭,蒙古灭宋是一场极大的文化覆灭,孔子担心的事情不幸被言中了,整个元朝华夏服饰一度式微,知道明朝的建立,才引来了华夏服饰的服兴。

元代末年掀起的农民起义,持续了十七年之久,终于瓦解了元朝统治。公元一三六八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今南京),建立了明朝封建政权。

由于长期战乱,全国的不少地区土地荒芜,城野空虚。明朝建国以后,采取了一系列恢复生产的措施,如移民垦田、奖励开荒、减轻赋税徭役推广桑棉植树等,使农业生产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市场的扩大,工商业人口不断增加,新型工业大量涌现,各种类型的工业城市逐渐形成,劳动者的地位也有所改善。尤其是手工业生产者,积极性有了较大提高,生产技术有长足进步。以纺织生产为例,在当时相继出现了苏州、杭州、南京、北京、嘉兴、福州、潞安等一大批专业生产地区,这些地区出产的丝绸产品,无论在质量和产量上,都有大幅度提高,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这为明代大规模地改革冠服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宋朝以后,中国政权长期处于少数民族之手,明朝从蒙古手中夺得改权,对整顿和恢复传统的汉族礼仪十分重视。他们废奔了元朝服制,根据汉族的传统习俗,上采周汉,下取唐宋,对服饰制度作出了新的规定。这套服制的定,整整用了三十年时间。如洪武元年(1368),学土陶安等人提议根据传统服制,首先制定皇帝礼服。明太祖认为古代的五冕之礼过于繁琐,决定在祭天地、宗庙时采用衮冕。至于在祀社稷等一般性的祭祀场合,则用通天冠服。其余一概不用。

洪武三年(1370)、明代服制初步制定,主要有皇帝冕服、常服、后妃礼服,文武官员常朝之服及土底阶层的巾服等等。至洪武二十六年(1393)、又将原定的冠服制度做了ー次大规模的调整。从史籍记载米看,调整的范围相当广泛,明代的许多主要服饰都是这次确定的。新的冠服制度颁布之后,数百年间不曾有过大的变动,只是在服装颜色及服装禁例等方面,做了更具体的规定,如不许官民人等服用蜂龙、飞鱼、斗牛图案,不许用黄色和紫色,不许私穿紫花甲等等。

万历以后,禁令松弛。年艳华丽之服,及黎底。至于仕宦日常便服,更非制度所能限止。清人姚廷延在《纪事编》一书中说:“明季现任官府用云缎为圆领,士大夫在家亦常有穿云缎袍者,公子生员辈止穿绫罗绸缎。今凡有钱者任华美,云缎外套遍地穿矣。”可见到了明朝末年,无论是官员的朝服、常服或是士庶之家的便服,都有明显的变化。

现如今,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中除汉族外都有自己的民族服饰,这也对我们每个炎黄子孙提出要求——着我汉家衣裳,服我华夏文化。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