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基尧教授:颅脑创伤患者脑监测技术,切实降低患者的死残率

神时经 2024-05-17 10:35:25

江基尧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颅脑创伤(TBI)患者的临床诊断、伤情判断、手术指征、治疗方案、处理效果评估和预后判断等诸多环节依赖于各种脑监测技术。

1. 脑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TBI最为重要的客观证据,可判断脑损伤的部位、性质与程度。CT扫描是TBI患者快速判断伤情和制定治疗决策的首选手段。CTA可快速对创伤性颅内大血管损伤进行诊断。CTP可快速探查脑血流动力学、脑灌注情况。磁共振SWI易于发现轴索损伤的出血灶和脑干的创伤性微出血。DWI相对于FLAIR序列对损伤更为敏感。DTI通过分析水分子运动来评价白质纤维束的完整性,可用于评估轴索损伤。

2. 颅内压(ICP)监测

ICP监测可以实时、动态、精准反映颅内压力变化,指导治疗决策。近年来,多项前瞻性队列研究表明:ICP监测指导治疗能显著降低患者病死率。颅内压监测不单纯看颅高压峰值,颅高压峰值与时程二维数值更客观有效。颅内压相关参数分析有利于更加精准判断脑代偿能力。

3. 经颅多普勒(TCD)脑血流监测

TCD脑血流监测可获得患者CBF、PI、RI、Vs和Vd等参数。根据TBI患者脑血流速度、血流的方向、血管阻力和调节功能,可以间接评估ICP。另外,去骨瓣减压术中彩超有助于迟发性颅内血肿诊断。

4. 脑温监测

TBI患者自发性脑温降低或升高与病死率密切相关。

5. 连续脑电监测和脑干诱发电位

连续脑电监测可以实时动态反映患者的脑功能信息,对于及早诊断癫痫、判断昏迷预后有积极作用。脑干诱发电位可快速、简便、动态监测患者脑干功能状态,适合于TBI脑干伤患者的功能评估。

6. 脑组织氧监测

PbtO2数值与ICP成反比,通过监测PbtO2可以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但是,PbtO2探头是通过测量探头附近O2气体溶解方法来达到监测目标,放置探头所造成局部脑组织的微小创伤会引起该处氧溶解活动受阻,目前PbtO2技术存在数据不稳定的缺点。

7. 脑微透析技术

脑微透析技术是一种连续监测脑组织代谢产物的手段,常见代谢产物包括葡萄糖、乳酸、丙酮酸、甘油和谷氨酸盐等,可为临床研究提供特殊信息。由于脑微透析技术仅能探测探头附近几个立方毫米微环境状态,探头植入的位置对结果的影响很大。

8. 分子标志物检测

中枢神经细胞在胞内表达的特异性蛋白,对维持细胞正常功能起到重要作用。包括NSE、UCH-L1、GFAP、NF等。正常情况下,中枢神经细胞内的蛋白在体液中的表达水平极低。TBI患者脑神经细胞胞质内的特异性蛋白被释放进血液或脑脊液中,其表达能被客观地检测,并能反映病情及预后。

中国地域辽阔,医院设备和救治水平相差较大,要根据自己医院条件选择脑监测技术,切实降低严重颅脑创伤患者的死残率。

编辑 | 董晓慧

审核 | 柳海霞

0 阅读:5

神时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