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八一时,艰苦岁月中的部队美食,总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齐鲁赵公看世界 2024-08-01 11:47:01

1979年的年底岁末,我怀揣着兴奋与喜悦和梦想踏入军营,被分配到具有红军血脉传承和光荣历史的一个步兵连队。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各种物质还是比较相对匮乏。我们连队的伙食标准属于一类普通大灶,每一名战士每日的伙食费仅有五角多钱。当然现在看来很是微不足道,或许有人会质疑,一日三餐五角多钱是否过于微薄寡淡,甚至不够购买几颗糖果的。然而,在那个时代,五角多钱已经相当可观了,每日五角多钱一个月累计下来便是十五、六块。当时,一个普通工人的月薪不过三十多元。实际上,除了部队后勤部门拨发的五角多钱标准伙食费之外,连队每年都会养上几头猪和种植几亩菜园地,有时候还到师团级农场去搞生产劳动,获得一些粮、肉、蔬菜的补助。这样会使得战士们的实际日伙食费能达到六、七角左右,这要比大多数农村和城市居民的饮食条件都要优越的多了。当时在连队,二米饭、玉米面发糕、大米饭、金银卷是伙食的主旋律,但在部队里,至少能保证每一名战士都能够吃得饱。

我们连队在我们团是一个整体比较优秀先进的连队。连队里的士兵委员会、伙食委员会等各士兵组织相对比较完善,发挥作用显著,特别是连队的干部们非常重视战士们的伙食问题。大家普遍认为,改善和提高伙食质量,是确保战士们安心服役提升战斗力的关键因素,在稳定军心鼓励战士方面,大家认为这能起到半个指导员的作用。

要提升伙食质量,最辛苦的莫过于炊事班的战友们。他们长年累月早起晚睡,苦心钻研食物的搭配和调剂,坚持将粗粮细作、细粮精做,并且创造性地变换着花样。至今,这些美好的记忆仍然深刻地留在我的心中。

首先是金银卷,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垂涎欲滴。它的制作方法是将玉米面用开水烫过,加入糖精拌成馅,再用发酵好的白面包裹摆放到笼屉里,上锅蒸制。出笼后便呈现出黄白相间的层次,吃起来特别香甜。我常常惊叹于炊事班的创意,这种做法丝毫不逊色于优秀的面点师。

其次是玉米面发糕。说是玉米面发糕,实际其中也掺入了四分之一的小麦面粉,否则的话是很难发酵的。把发酵好的面糊掺入一些糖精,在笼屉里摊平上锅蒸制,蒸制好的发糕软糯香甜。现在回忆起那个味道,能与当下各种糕点相媲美。

还有就是被战友们称之为的“土面包”了。

制作时在发酵好的。生面坯中加入少许糖精,上笼屉蒸制前先用油煎炸至上下两面金黄色,再进行蒸制,吃起来蓬松味道甜美,非常可口。在我看来,外面卖的洋面包远不如我们连队的“土面包”。

再有就是菜包子,这是大家最喜爱的食物。尽管连队制作的包子肉少菜多,但馅料充足。有一年,我们连队种植的大白菜获得了丰收,但在搬运至地窖储存过冬时,战士们不慎掉落了许多白菜帮子。以往这些掉落的白菜帮子常常被丢弃,大家都感到非常可惜。为了不浪费,副连长指示炊事班将这些白菜帮子捡回,清洗干净后剁成碎末,加入一些粉条和炼过的猪肉渣,这不就是制作大包子的绝佳馅料吗?结果,我们连队连续三天晚餐都吃上了大包子。每当到开晚饭的时候,炊事班揭开蒸笼的那一刻,隔壁的通信连和炮一连的战士们都羡慕地向我们连队张望。那几天,战士们高兴地直呼吃得过瘾。

蒸包子最令人震撼的时刻是包子上屉的瞬间。每次蒸包子时,炊事员都会踩着两层凳子,将包好的包子一屉一屉地码放在开水锅上,高高的笼屉几乎触及屋顶。最后一屉盖上盖子后,炊事班长一声令下“加火”,后面的战士迅速操作起来大火钩子,挥舞着大煤铲子,那场面仿佛是在炼铁厂高炉旁一般紧张而有序。片刻之后,包子的香味便开始在四周弥漫,布满全连的营区,让人垂涎欲滴。

岁月如梭,四十余年过去了,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与当年的连队相比已是天壤之别。但对我来说,那些连队中的美食随着时间的流逝,反而更加吸引我,让我怀念不已。

多么怀念那些年连队的美食啊!

1 阅读:58

齐鲁赵公看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