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寿桃山的传说

文化愿补不足 2024-06-01 03:27:37

河北省与辽宁省交界处有一座海拔千米的高山,此山怪石嶙峋,林木繁茂,郁郁葱葱,山下是滔滔青龙河长年流淌,风光秀美,主峰极像一只寿桃,故得名寿桃山。有个凄婉、贤孝的传说,诠释着寿桃山的由来。

在很久以前,这里没有太高的山峰,只是一些矮山和丘陵绵延着,矮山也是依村庄而命名,无非是东梁、西山、南坡、北岭之类。话说在离西山不远的村庄里你着一户人家,姓程,是个小户人家,男人名叫程玉生,自能干活起就给当地大户罗家当长工,小时给罗家放羊,到了成年就是长工的打头的(工长),别看小伙子受苦受累,泥里来水里去,粗茶淡饭,有时还吃不饱,可是小伙长大后,出落得相貌堂堂,人见人爱,堪比潘安,因此得到了罗家大小姐罗淑媛的倾慕,可是门不当户不对,招致罗家的强烈反对,可是淑媛以死相争,父母无奈,也只好以断绝关系撒手不管,也算成就了这段姻缘。

程玉生把娘子罗淑媛娶进自己的寒舍后,仍然给老丈人家当长工,罗家看在程玉生干活实诚,不偷懒不耍滑的分上,才没把他赶走,仍像以前长工一样对待,丝毫没有翁婿情分,行同路人。程玉生也不在乎,每日干完活回到自己的寒舍,与妻子淑媛团聚,过了一年后,寒舍里出生了他们的儿子,起名程耀,取前程远大,光宗耀祖之义。罗淑媛生完孩子说:“玉生,我们虽居寒舍,粗茶淡饭,可我很满足,又有了儿子,比昔时的王宝钏强多了!”

可是,天不遂人愿,也许是好人不长寿,程玉生也没有成为传奇的薛平贵,平白得了急症,就一命鸣呼死了。丈夫殒了,罗淑媛年轻守寡,还得拉扯着幼子程耀,淑媛是大户人家出身,会过日子,懂礼仪。当程耀六七岁时,生活虽然艰难,她也坚持要儿子读书,她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替人家浆洗衣服、挖草药、捡蘑菇、摘榛子等换点银钱供儿子上学,儿子还算上进,十年寒窗,院试后就中了秀才,又攻读两年,在参加乡试的举人科考中夺了个解元。程耀继承了父亲的仪表,面朗如玉,身材伟岸,玉树临风,犹如晋时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在世,这样才貌双全的后生,实在是难得。于是提亲说媒的踏破了门槛儿,最后程耀娶了离家不远的一个村里的温家姑娘温静娴为妻,温静娴年在二八,是百里挑一的既漂亮又贤淑的姑娘。可结婚时间不长,程耀就急着去京城赶考,参加三年一度的贡生的会试去了。

程耀一走不打紧,不知出了啥岔股子了,去了一个多月了,音信皆无,把老娘淑媛和妻子温静娴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四处打听也没人知晓。半年都过去了,仍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这时淑媛招架不住了,她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有个三长两短的可怎么办?怎么对得起死去的丈夫,自己由谁养老送终啊!于是她天天哭天抹泪的,开始是背着人偷着哭,后来可能是精神崩溃了,顺着庄里走着哭,呼天抢地地号哭,甚是可怜。

儿媳温静娴也想念丈夫,可她在心里哭,她想,婆婆都那样了,她再死乞白赖地也跟着哭,这个家怎么办?况且自己知道已怀了身孕,于是她有泪往肚子里流。长时间的思念和折腾,婆婆瘦得跟麻秆似的,茶饭不思,时间不长就病倒在炕。这下儿媳温静娴更加着急了,这可怎么办呀!婆母年轻守寡,千辛万苦把儿子抚养大,一天清福也没享着,怎能死呢,再说了,婆母若是有个一差二锚,如果程耀哪一天回来,也无法交代。

她精心地侍奉病中的婆母,饮水喂饭,煎汤熬药,端屎泼尿,无微不至,侍奉得非常周到,可是婆母的病也不见减轻。可她的肚子却一天比一天显怀,如果婆婆总是这样,将来自己做了月子可怎么办?婆母由谁来侍奉?她想到这儿跑到外边痛哭了一场。

她听村里的人说西山下的天齐庙供奉的是东岳大帝,东岳大帝掌管人间贫富贵贱和生老病死,还听说很灵验,于是她就乘婆母熟睡之时去天齐庙磕头烧香,为婆婆祈福讨寿,风雨不误每天都去,连续祈祷了两个月有余。

这天,温静娴顶着大雪来到庙上,烧了香,跪拜了东岳大帝像,然后就嘤嘤地哭泣起来,默道着说:“婆婆呀,您想吃啥都行,就是想吃我的肉,我也能给您割下来,可这大冬天的,想吃鲜桃儿,儿媳哪找得到呀,我的天呀!这可怎么办呀!"温静娴的话感动了东岳大帝,遂生侧隐之心。他要帮帮这个孝心女子。话说在西山的半山腰上有个山洞,叫作巫岚洞,此洞深不可测,据说在洞里点火,在十里地以外山的那边一个洞口冒出烟来,此时巫岚洞里住着一个修炼了千年的狐仙,东岳大帝就命令这个狐仙替他跑趟腿儿,带着他的手迹,去天宫求王母娘娘一个蟠桃,因是为王母祝寿专用的,也叫寿桃。

单说狐仙奉命来到天庭,见到王母,说明来意,并拿出东岳大帝的手迹递给于母,王母娘娘接过看了,唏嘘良久,不是很情愿地说:“罢了,就给东岳君一个面子吧!”遂命身边侍神到蟠桃园摘了一个蟠桃交到狐仙手上。

狐仙带着蟠桃回到人间,快到天齐庙时,他拿出蟠桃看了看,红艳可人,馋得他口水都流出来了,他琢磨着,吃了蟠桃就可以长生不老,那得省去多少漫长的修炼过程,蟠桃在自己手里,还能让它落入别人嘴里,狐仙想到这里,哪管三七二十一,就把仙桃给吃了。等他见到东岳大帝时,手里只剩下一个桃核儿了。东岳大帝见此,只说了一句:“命该如此啊!便宜你这个狡猾的狐狸了。”就没再说什么,一挥手,令狐仙下去了。

等到第二天温静娴踏雪来上香磕头时,东岳大帝显身化为一个普通小道士,来到静娴面前说:“这位香客,你的婆母想吃桃儿了,我这儿有只桃核,你拿回去,种在你娘家院子的西墙脚,到第三天能结出一只寿桃来,也许能救你婆母的一条命,成与不成就看造化了。”

静娴疑惑地道:“请问道长,为什么种桃要在我娘家呀?”

道士说:“献寿,你懂吗?儿媳献寿,不从自己的娘家拿出,那还叫献寿吗?”说完道士不见了。这时她睁开眼睛,原来是个梦。她倚在香炉边睡着了。奇怪!她手里真有个桃核儿。

她知道自己的孝心感动了大帝,她欢欢喜喜地拿着桃核来到娘家,到院子一看,满院子都是厚厚的雪,唯有西墙脚有脸盆口那么大的地方没有雪,好像还冒热气儿,她伸手摸地皮是湿软的,一点都没冻,她就把桃核种了下去,怪了,没有一炷香的工夫就从土里冒出芽儿,她高兴地请求母亲去照顾婆婆,她要守着桃苗儿。

第二天就长出了一尺多高的小树,不一会儿就跟气吹似的开出了鲜艳的桃花,果然三天小桃树上就结了一只桃子,到了后晌桃子就熟了,大大的个头,红艳欲滴。她摘下桃子就往自家跑,可是跑到家后,她惊诧地发现婆婆已经死了,她抚尸大哭,哪还顾手里的寿桃,随手一甩,竟然飞了出去,“轰隆”一声巨响,鲜桃化作一座山峰,婆母的尸体也被山峰所葬,寿桃山遂成了一座旷古最大的坟墓。

对这一惊天动地的变故,温静娴是悲恸欲绝。婆母随着鲜桃化作了山峰,她只能对山峰祭拜,请天齐庙的道士做了几天的道场。

事隔两个月,温静娴生下了一个儿子,不几日,程耀也回来了,可他不是衣锦还乡,而是带着残疾之身回来的。原来他在贡生会考前,住进了一家客店,他在客店里温习他自己写的一篇预备文章(也就是现在的押题),同室的考生是一个权贵子弟,通过关系,花了大价钱买了考题,正好与程耀的文章吻合,程耀文章写得条理清楚,神采飞扬,字字珠玑。权贵子弟看了,羡慕得不得了,就起了歹心,他假意请程耀喝酒,在酒里下了毒药。程耀三天未醒,误了考期。他气愤地找到主考官,告发权贵子弟的卑鄙行为,主考官以没有证据,非但不管,还把事儿通报给权贵子弟,权贵子弟花银子收买了几个街头小混混把程耀打了一顿,一只胳膊致残。程耀不服这口气,写了个状子,在京城里告状,可是没人理他,他在京城折腾一年多了,身上早已分文皆无,穷困潦倒,如同叫花子,只能把状纸展在路边上,让过往的人看,一天,一顶轿子从街上过,他拿起状子扑向轿前,拦路喊冤,轿子停下了,他递上状子,轿子里也无反应,起轿走人了。程耀这个气呀,跺脚骂道:“这些狗官,官官相护,一个鼻孔出气,没一个好东西。”

程耀骂了一阵后,自觉告状无门,也就认了。才一路讨饭回到家里,到家后得知母亲为他忧虑成疾而死,他大放悲声,哭了几场,他功名未成,落了个残废,母亲也因自己而离世,他心如死灰,天天到母亲坟墓的寿桃山下一坐就是一天,一句话都不说。妻子还得每日背着孩子给他送饭。乡亲们都可怜温静娴命运不济。

有一日,都府来人送信,说程耀那场科考舞弊案已破,要程耀立刻起程去复考。原来他拦截的轿子是当朝宰相房玄龄的官轿。程耀经过复试,得了个会试第一,得了个会员衔,不久他还要参加殿试。人们说程耀时来运转的原因是他的母亲葬在了寿桃山里,那么高的一座寿桃形的大山当坟墓,山下是树环水绕,能不风水好吗?果然程耀参加殿试中了个探花。

1 阅读:24

文化愿补不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