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同步新政:思考深度不同却有相似配方,短期成效与真正的胜利

理想吕 2024-08-09 05:50:43

【20世纪30年美国破产农民聚集】

前言

先从绝望的1933年聊起。

1933年,美国已经在那场经济大萧条(经济危机)中坚持了4年,对现实的恐慌与对未来的绝望并没有得到扭转。工人的普遍失业率从1929年的3.2%上升到1933年的近25%——如果是运输业、建筑业,那么失业率高达45%以上。即使侥幸在业的美国工人,1933年的实际工资大约下降25%以上,比如平均小时工资,在1929年时约为0.56美元,到了1933年则下降为0.44美元。

【20世纪30年代美国联邦特勤局的工作人员】

1933年美国总人口约为2.2亿,但却有超过1700万的、达到劳动年龄的人口长期没有工作,他们并不需要读大学(没钱),他们只是一直找不到工作、一直没有收入而已。

大洋彼岸的德国,情况似乎比美国更加糟糕。1933年德国的平均失业率约为33%(最高时突破过45%),在6600多万的总人口中,至少有55%-60%的人们在贫困线上与饥饿、寒冷时刻抗争着。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会好转——几乎所有普通阶层都认为或许情况永远都是这样、或许一战的巨额战争赔款仅利息部分就能将这个脆弱的国家彻底压垮。

【20世纪30年代德国的一处福利院】

主张对德国相对宽松的英国、坚持对德国揪住不放的法国,以及全世界所有的主要经济体,都在这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大萧条中冻得瑟瑟发抖。

绝望的1933年,无一幸免。

经过4年的摸索,美国和德国倒是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只有重新燃起民众的希望,才能尽快从大危机、大萧条中走出来——找到市场、恢复产能,就能促进就业、重拾信心。

【1932年奥运会的水球比赛:德国队vs美国队】

新政启动时间高度重合

在1932年11-12月的美国总统大选中,罗斯福击败了梦想继续连任的胡佛,成为新一任美国总统,并于1933年3月正式就职。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这可是货真价实的、由德国民众公开选举选出来的,因为希特勒所在的政党已经成为当时德国的最大政党,所以希特勒才有资格被当时的德国总统兴登堡任命为总理,随即希特勒公布并开始了自己的经济新政。

【20世纪30年代德国建造了现代意义上的高速公路】

在1934年8月德国总统兴登堡去世后,希特勒正式就任元首——德国元首兼帝国总理,当然还有德国国防军最高统帅等等。

此时希特勒多次发表全国讲话,其中对解决经济危机的承诺有两条最为重要:自己就任元首后,经济新政将有条件大踏步地继续推行(改革会更快更彻底);用不了几年,就能让德国每一户人家的餐桌上都有牛奶(也有说黄油的)和面包(成果很具体并且就要实现了)。

如果只看新政开始的时间,大家是不是觉得历史很奇妙:应对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大萧条),美国新政与德国新政几乎是同步的,都是在1933年正式启动。

【这是一艘德国建造于30年代的三引擎飞艇:现在还能飞】

高度相似的新政内核

1933年3月12日即罗斯福就职总统后的第8天,他在总统府楼下外宾接待室的壁炉前接受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共同广播公司的录音采访,工作人员在壁炉旁装置扩音器——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炉边谈话的起源。

罗斯福在其12年的总统任期内,共做了30次炉边谈话,每当美国面临重大事件之时,罗斯福总统都用这种方式与全体美国民众进行沟通。

【美国30年代的棚户区:与沙尘暴同眠】

1933年的炉边谈话,罗斯福除了对民众进行常规的精神安抚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提出了新政内核:改变过去政府对经济和市场几乎不闻不问的状态,加强对经济领域的干预,实行赤字财政(货币扩张也就是加快印钱),大力发展公共事业来刺激经济恢复、提供就业机会。

【发源于30年代的炉边谈话,让总统得以直接与民众沟通】

无独有偶,在1934年9月德国元首的一次公开演讲中,他强调了会加大公共工程的投入,并现场公布了一系列新开工的工程名单,包括水库水坝、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学校医院、各类宏伟的建筑物等等。

同时,德国不断向公众强调:要想解决经济危机,就必须把全部的经济活动都纳入国家的管理和控制之下;要想实现充分就业,就应该把资金投向生产领域而不是作为赔款的本金或者利息送给英国和法国。

【20世纪20-30年代德国曾痴迷地研究瓷砖火箭】

大差距:掌控货币的能力

在1933年,无论是德国新政还是美国新政,至少都解决了如何花钱的问题,但问题是:钱从哪里来呢?同一时期美国和德国对货币的掌控能力却远远不在同一水平,高下立判。

众所周知,美国的货币发行权并不在政府手中,而是在美联储手中。美联储的12个原始股东都是美国金融业里的名门望族,而且具体的股东名单至今仍然对外保密,他们要考虑的并不只是罗斯福的命令和美国政府的刺激计划,而是货币发行的实际效果以及私人股东们的切身利益。

【1935年的加利福尼亚:正在建设中的金门大桥】

由于罗斯福新政中的绝大部分投资都花在了大型公共工程、基础设施上面,造成了投资效益事实上的低下甚至长期亏损,所以美联储在配合罗斯福新政几年后(比如罗斯福的第二个总统任期伊始),就开始向罗斯福政府明确表示拒绝继续为这些效益低下的债务买单。

这种局面的唯一后果就是:罗斯福新政陷入了钱荒、难以为继。

【排队吃5分钱饭的人群:这一现象几乎贯穿了整个30年代】

即使1937年罗斯福成功连任总统,却惊讶地发现美联储已经不再配合新政的继续推行,这位身有残疾、健康情况已经开始出现问题的美国总统,不得不一边继续炉边谈话、安抚民众;一边留意欧洲尤其是德国的动向;一边还要与国会、美联储进行没完没了的交锋,敦促他们继续从货币方面支持新政的持续推行。

相比之下,德国在这个阶段的对货币的掌控能力只能用出神入化来形容——这个老牌帝国主义并没有依赖简单的货币超发来解决问题(前面的魏玛政府已经试过了,不仅无效而且搞出更大的麻烦),他们有自己的一套有效办法。

【1936年德国柏林:帝国总理府的餐厅】

德国此时发行了一种名叫创造就业汇票的商业汇票——商业汇票是出票人签发,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同时,德国颁布了一项极为重要的配套法令:政府订单可以直接使用这种票据进行支付。

由于有德国的帝国银行为这种票据托底,而且这种票据还有年化4.5%的票面利率,所以在当时的德国企业及投资者心中,这种票据简直是一种安全性极高还可以获得高额利率的现金支票,所以在民间开始大量流通。

【20世纪30年代北德意志银行发行的一张票据单】

对于当时德国发行的这种票据,只要选择贴现的持票人不多(贴现,就是持票人在商业汇票到期日前,为了获得现金及部分收益,选择自己贴付一定利息并将票据转让至具有贷款业务资质机构的行为),那么德国政府就可以将“创造就业汇票”一直发行下去——理论上,德国就相当于拥有了无限货币。

【20世纪30年代德国:帮助潜水员脱下沉重的装备】

天量货币投向何处

美国一直将货币集中投放在道路、学校、医院、机场、水库、运河等大型公共基础设施方面,军事工业以及军备在1933年几乎还没有涉及到,这些要到1937年即罗斯福的第二个总统任期,才不紧不慢地开展,而且开始时依然得不到美联储的支持。

而德国除了投资这些公共工程领域——这里插一句:挽救失业率是两个国家此时的共同目标,德国还把大部分货币投入了军事工业,事实上,从1933年就已经开始这么做了。

【20世纪30年代德国:女孩们在室内联系划桨】

而在1934年8月德国出现首个元首之后,德国加快步伐,通过巨额资金投放到军事及与军事相关的工业领域,仅用了3年时间就重新武装起了近百万准军事力量(此时还有顾忌、不敢公开承认);6年后的1939年,德国已经全面武装了约108个师、总兵力约为230万人(此时自认时机成熟、开始无所顾忌)。

德国这样的操作相当于在内部创造了一个庞大的、短期内十分见效的内需增量市场,所以,如果只观察5-10年的短周期,德国新政一定会比罗斯福的美国新政见效快——很明显,军事工业及军备市场的快速扩张,早晚会出大问题。

【20世纪30年代德国:跳伞训练时家人们紧张的神情】

不过,我们无法用上帝视角来替他们解决当时的问题:20世纪30年代后期,美国与德国都已经遭受近10年的经济大萧条,都无法通过内部的简单化改革来解决根本性问题。

在当时,可以清晰看到的是:货币的掌控能力、投放领域、持续时间,决定了新政的短期效果。

到了1938年底,德国失业率从最高时的45%下降到1.3%左右,这其实已经是完全的充分就业了,而且德国普通工人的平均周薪还上涨了19%左右,从1934年提出的“餐桌上会有牛奶(黄油)与面包”算起,大约用了4-5年的时间兑现了承诺——这其实是极为短暂的兑现,可以用昙花一现来形容,因为惨痛的后果已经在路上了。

【手绘图:30年代德国悄悄改进后的炼钢炉】

但此时的美国罗斯福新政却还远远没有展示出预期中的效果。

1938年的美国整体就业市场中,依然保持20%左右的失业率,这意味着上千万的劳动力人口还是找不到工作,普通民众对罗斯福的第二个总统任期、对罗斯福新政的真实效果已经有了深深的质疑。

【20世纪30年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区:退伍军人的棚户区】

重点是另一种现象也在1938年愈演愈烈:美国财政扩张措施对经济复苏的刺激效果越来越差,银行宁愿把钱放在金融系统里面空转(尽管利息极低但至少资金是安全的),还不再把资金放给政府去继续造桥、修路、建机场。

一句话:到了1938年,罗斯福新政已经5年了,但美国普通民众的幸福感受、消费热情和未来预期还是上不去,尽管罗斯福赢得了第二个总统任期,但美国民众却已经麻木了。

【20世纪30年代美国:即使各县也大建水库,不过仍以人力、畜力为主】

思考的深度与解决方案

先给一个结论:在对大危机、大萧条的反思方面,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远远不如德国思考的透彻和全面,所以具体做法、短期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那么什么才是造成经济大萧条、民众大失业、金融大崩溃的根本原因呢?

当时全球绝大部分人口和地区仍然处于英国、法国主导下的殖民地秩序,只需要最简单的贸易保护,就能让美国和德国都找不到满足其巨大工业产能的、需求足够旺盛的国际市场,所以,如果美国和德国仅仅是在内部印钱修路、发行票据,仍然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本质上都是在拖时间、以拖待变。

【30年代的英国:表面上看,情况远好于美国和德国】

那该怎么办呢?

英国、法国是没有动力改变自己主导的旧殖民地秩序的:他们是主要受益者,而美国、德国则是当时最有意愿、最有能力改变(打破)旧秩序的两个国家。

其实这一点,无需打开上帝视角,即使当时或者更远之前,即无论是普鲁士时期,还是一战后的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无数的政治家、外交家尤其是经济学家们都看到了、指出了这一症结。

而美国的反思则是:因为英国、法国还有德国等国家的经济危机,导致这些国家以及他们的殖民地都没有能力消费,所以美国的工业品销售出现了问题、产能严重过剩也就出现了大量失业。

【20世纪30年代的巴黎:在奢华的掩盖下,法国其实是工业化进程最慢的,远不如美国、英国和德国】

美国和德国给出的解决方法是什么呢?

德国的方案是——利用经济危机、投资军事工业、准备再打一次,打破英国法国主导的旧秩序和旧市场、建立德国主导的新秩序和新市场。

美国的方案是——国内进行有限刺激、国外进行大举贷款,给英国、法国甚至德国大量贷款,帮助他们恢复经济、恢复消费、恢复进口。

【30年代的丝袜经济也有失灵的时候:这三位只是模特】

现在大家是否已经看明白了:美国国内既有孤立主义盛行、国际上又不是一战的战败国和赔款国,经济危机的严重性看去上远远轻于德国,所以以罗斯福新政为代表的美国精英阶层,对危机根本原因的思考深度和广度,就会相对小得多。

结论也就出来了,尽管罗斯福新政已经远远优于上一任美国总统的不作为,但其新政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仍然处于被动,等待危机各种症状的出现,然后对症下药、简单治疗,走一步算一步。

【20世纪30年代:美国西点军校】

但历史规律和经济规律并不会因为1938年德国新政的快速见效而改变:随着1939年发动全面侵略战争、再打一次并想彻底结束旧秩序的德国,反而成了新政久拖却并不见效的美国真正摆脱危机的药引子。

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需要轻视一些欧洲国家对经济、对未来甚至对战争的思考和预判,尤其是德国这样充满哲学思辨历史和智慧的国家,他们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肯定是错误的,但不代表他们思考的内容和得出的结论是没有参考价值的。

【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首都柏林】

结语

要想改变、打破旧的秩序,甚至想建立和主导新的国际秩序,短平快、见效快的方法注定不会是好方法——比如德国新政仅5年就收效甚好,10年呢?20年呢?慢一些、稳一点;制衡多一点、质疑多一些,对一个处于历史关键时期的国家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面粉袋:可以做衣服】

当时没有门罗主义大行其道,美国大概率等不到1941年底就会亲自下场搏杀,比如1939年末或者1940年初。也许有朋友会说,只差不到2年能有什么本质区别呢?其实区别相当大。尽管不到2年,美国下场后德国还会选择在1941年6月东进吗?而苏联的态度一直很明确即与德互不侵犯。所以,美国至少有三件事就做不成:

(1)美国是否能够以和平的手段实现了《大西洋宪章》(也叫《丘吉尔罗斯福联合宣言》)——这是一种新秩序的掌握和旧权力的交接。

(2)美国能否有实力将《大西洋宪章》中非常灵活、非常模糊的部分(相当于英国为自己留的后门),变成真正有利于自己的部分,因为赢者才能通吃——不是惨胜的赢家,而是绝对优势、绝对实力。

【1941年8月的《大西洋宪章》:很巧,就发生在珍珠港事件前4个月】

(3)二战即便仍是同盟国集团胜利,但美国能否实现二战结束后不久:工业总产值比其他所有国家加起来还要高;先进武器装备的数量和产能比其他所有国家加起来还要多;黄金储备占全球储备总量的75%左右、出口贸易额占全球总额的32.4%左右呢?

从这个角度上看,罗斯福对美国最大的贡献并不是罗斯福新政(很明显,还不如同期的德国新政成本低、见效快),而是冷静的等待;准确地下场;尤其是从等待过渡到下场时,能够取得最大限度的内部团结、没有搞出重大政策切换时的内讧与内耗。

【经济大萧条之下,没有尊严可言:尽可能活下去】

0 阅读:2

理想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