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对血管有好处吗?建议:60岁后别和步数较劲,这个范围就挺好

李可乐知识分享 2024-08-02 09:28:41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刘女士今年56岁,每天都坚持去公园散步锻炼,但这一个月以来她的膝盖经常又疼又肿,最近几天已经严重到不能正常行走和下蹲了,为此刘女士决定去医院接受治疗。

经过一番仔细检查,医院对刘女士的病情给出了诊断结果:双侧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对此刘女士的主治医师表示,患者的步行锻炼强度较高,半月板受到的摩擦刺激超过了正常负荷,长年累月下来,磨损得不到及时恢复,最终发生了病变。

经过医生的仔细询问,刘女士详细说明了自己的情况:自己的年龄不小了,担心将来会患上心血管疾病,之前听朋友说散步对血管有好处,于是这几年每天都坚持去公园散步锻炼。

直到这个月膝盖疼痛反复发作,才不得不停止散步这项运动。

刘女士很疑惑,散步真的对血管有好处吗?老年人又该怎么散步合适?

年龄越大,心血管疾病可能就越容易找上你

刘女士的担心不无道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的确与年龄有关系。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的研究显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明显增加:

35至44岁的成年人,第一次患上心血管疾病的概率为0.3%,而85至94岁的成年人,第一次患上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则达到了7.4%。

年龄的增长,往往伴随着代谢水平降低与脂代谢异常,简单来说,就是身体更容易患病了,尤其是心脑血管相关的疾病。

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相关疾病就是高血压,年轻时的血管富有弹性,且动脉内不存在动脉粥样硬化这样的病理基础,所谓动脉粥样硬化,就是动脉内膜细胞长期沉着导致的动脉壁变厚,这种病理问题往往随着年龄累积。

亲爱的读者,为了带来更多优质内容,这篇文章中加入了5秒的广告,观看后即可免费阅读全文,您的理解是最大的动力。

血管壁一厚,通过的血液量自然就变少了。

血管的弹性本,就会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加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中老年人的血压难免不高,高出一点没什么,但太高的血压,往往是各类心血管疾病的基础。

就比如冠心病,人体的脂代谢能力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血脂过高容易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增加冠心病的发生率,而在高血压的进一步作用下,血管内膜细胞损伤加快,患病率会进一步提高。

另外,长期存在的高血压还是出血性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

心房颤动的发病率与年龄增长有显著的相关性,而房颤一旦发生起来就不是小事,我国成年人的房颤发病率约为1.6%,80岁以上人群的房颤发病率超过10%。

高血压是最容易导致房颤的疾病,而冠心病,也会增加房颤的发病率。

综上所见,高血压几乎就是“万恶之源”,而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病率可达40%,而高血脂、糖尿病、代谢综合症等中老年易发疾病,也会增加各类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那老年人想要降低心血管疾病,该如何做呢?

其实不必进行太过严苛的饮食管理与专业运动,有时候散散步就能起到不小的帮助。

二、散步,对血管真的有好处吗?

各类心血管疾病,对老年人的晚年幸福来说,实在是影响甚大,但很多时候,其实只要小小的散步一下,或许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病风险。

南丹麦大学的研究团队,对步行与健康关系进行了一次规模巨大的队列研究,这次研究共有78500名受试者参与,受试者的平均年龄为61岁。

通过对受试者的每日步数和健康状况,进行了长达7年的跟踪随访,研究团队发现:

提高每日行走步数,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相关性。

并推荐成年人,可以提高每日行走步数,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除了对血管有好处外,散步还有其他诸多好处,比如促进消化,控制血糖,在饭前和饭后散步可以促进肠胃蠕动,有效提升血糖代谢能力,对于预防糖尿病可有不小的作用。

范德比尔大学曾进行过一项研究,研究涉及超过5600人,随访调查发现,相比于每天步行步数6千步以上的参与者,每天步行1万步以上的参与者的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到了至少44%。

散步还能提高睡眠质量,散步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并帮助散步者放松心情,缓解内心的烦躁不安,对于更快入睡,而对于老年人来说,良好的睡眠对健康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

除此之外,散步还能预防骨质疏松。

2022年,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骨质疏松的患病率达到了19.2%,而在60岁以上人群中,这一数字更是达到了32%,骨质疏松轻则骨痛,活动受限,重则因一些日常碰撞而骨折。

散步虽然是一项简单的运动,但在散步过程中能够有效活动全身的肌肉和关节,让骨骼更易保持在相对年轻的状态,且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钙吸收能力逐渐下降,在散步过程中晒晒太阳,有助于维生素D的合成, 也有助于身体对钙质的吸收。

再有,散步或许还能延缓大脑老化。

虽然大脑的衰老进程是不可逆的,但总有办法延缓这一进程,在散步过程中,脑部的耗氧量增加,脑细胞会处于兴奋状态,有助于缓解脑部疲劳、保持大脑活力。

运动也会刺激大脑产生更多的BDNF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够营养神经,有助于延缓大脑的衰老过程。

最后,散步最显著的作用就是能够强身健体,散步是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在散步过程中能够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减少脂肪堆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超重往往才是很多疾病的根源所在。

《Diabetes》上发表过一篇,关于中国肥胖与其并发症的相关报告,报告指出,我国超重人群占比达34.8%,而超重肥胖人群中34.9%患有脂肪肝,24.9%有血脂异常,17.6%有高血压。

所以稍微瘦一点,对健康实在没什么坏处,而散步、快步的减脂效果不错,并且易于坚持,并且散步即便算不上高强度运动,但却可以有效增加免疫力,使人体更不易生病,这老年幸福指数不就上来了。

看到这里,不少读者就难免疑惑:既然散步有这么多好处,刘女士为什么会患上半月板损伤?

这显然是因为运动过度所致,散步固然是好习惯,但也不可过度运动。

那么,每天走多少步才合适?

三、每天走多少步才算合适?

根据2022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成人每日步行推荐量为至少6000步。

而《欧洲心脏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指出,60岁以下的成年人每天行走8000-10000步较为合适,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行走6000-8000步,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但步数并不是越多越好,超过推荐步数对身体的好处并不明显。

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随着身体机能与代谢能力的下降,机体恢复更慢,过度散步很容易像刘女士那样,半月板经受磨损却来不及恢复,最终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

而且每个人的体质都有差异,适合每个人的步数也不是绝对固定的,量力而行即可,不过散步有时也有不少要注意的地方。

散步地点

街道上的人流量和汽车流量很大,尘土也比较多,在散步时血液循环加快,呼吸频率增高,就会有更多的尘土和有害气体被吸入。

推荐选择公园、河边等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场地作为散步地点。

散步前要热身

散步准备前的准备也很重要,散步的运动量即便较小,但对于身体机能较差的老年人来说,就需要在散步前做好热身等准备活动。

肌肉和关节在正常状态下,血液循环效率和弹性都较差,如果没有适当的热身,僵硬的肌肉就可能因为突然的高强度收缩导致拉伤,关节与周围的韧带也会因为突然的扭转而扭伤。

并且由于身体没有经过适当的预热,血液调动到骨骼肌的效率也会大打折扣,使得运动表现不佳,此外在散步前也要注意选择舒适的服装和鞋子,不舒适的鞋服,同样会增加受伤风险。

注意散步姿势

散步姿势也有讲究,在散步时要尽量将身体舒张开,不要含胸驼背。

走路时含胸驼背,胸腔在前倾状态下会挤压内脏,尤其是限制肺部的收缩范围,使得肺活量与机体氧气供应量降低,对健康尤为不利,还会影响正常的脊椎生理曲度,散步时会加剧这种影响,事后腰背部容易疼痛。

散步时要保持适中的速度,身体微微出汗的速度比较合适,尽量不要在散步时大汗淋漓,否则身体在冷热交替状态下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凉感冒。

可以根据个人的舒适度来调整步行速度,感到比较舒适的速度即可。

散步时间

散步的时间也其实也有一定说法,不少人认为早晨散步就是最佳选择,但其实并不一定。

日出前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也就是说会和人“抢氧气”,空气中的含氧量较低,且二氧化碳浓度较高,如果这时再没吃个早饭,就容易低血糖,因此尽量选择在日出一段时间后,再出门散步。

但把这个时间,推迟到睡前也同样不合适,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指出,散步时间尽量不要离入睡时间太近,在睡前身体比较兴奋会影响睡眠质量,睡前两小时不建议外出散步。

同时老年人在晚上散步的时长最好不要超过半小时,以身体得到放松同时不感到疲劳最为合适。

不要饭后马上散步

都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但这么话其实并不怎么准确。

在用餐过后,血液会更多地流向肠胃部,以提高消化能力,这时再进行较剧烈的身体活动,骨骼肌就会去和肠胃“抢夺”血液供应,胃肠蠕动被迫减缓。

这时候就很容易消化不良、腹痛,胃部在积食状态下运动,长期还可能引起胃下垂,建议在用餐结束半小时以后再外出散步锻炼。

医生总结: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年龄增长有很大关系,而散步可以作为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手段。

散步的运动量虽然不是很大,但也足以给人体健康带来诸多好处,同时散步也有很多注意事项,大家可以视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散步方式,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

参考文献:

[1]《每日步数与心血管疾病及其主要代谢性危险因素的关联研究进展》.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24-05-15

[2]《走路健身,你走对了吗》.科学之友.2023-05-01

[3]《每日步数及强度与癌症、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相关性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22-12-10

1 阅读:179

李可乐知识分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