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心之罪难辩白|田忌能赢赛马难赢政治搏杀

通鉴锐圆 2024-02-10 07:52:30

视频加载中...

周显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

成侯邹忌恶田忌,使人操十金,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我为将三战三胜,欲行大事,可乎?”卜者出,因使人执之。田忌不能自明,率其徒攻临淄,求成侯。不克,出奔楚。

桂陵之战,齐国围魏救赵;这次马陵之战,齐国是围魏救韩,而且杀死了魏国大将庞涓,对于军师孙膑来说,公事私仇一并完美解决,当浮一大白。

齐国大败魏国解救韩国,声望日隆。

但是内部却因为胜利更加不和了。

相国成侯邹忌,嫉妒田忌的胜利。马陵之战一般人都认为是孙膑的胜利,其实出谋划策的是孙膑,指挥大军作战的是田忌,若要论功,田忌在前,孙膑在后。邹忌在战前是主张置身事外的,现在田忌获胜,也不能反证他是失败的一方,但他有挫败感。这是心病,无药。

于是,邹忌对田忌发动了一次超阴损的进攻。

这一天,齐国国都临淄的街市上出现一个人,他拿着一大笔钱,满世界找算命的、卖卦的,口口声声说,我是田忌田大将军的家人,田将军三战三胜,欲行大事,不知道前景如何,请高人测一下。

什么叫“欲行大事”?这是要篡党夺权啊。

如果你是田忌你怎么办?

你会说,我如果真的要造反,也不会满大街喊啊。但是,就有人在大街上喊,就问你怎么办?

田忌采取的办法逃亡。

当时齐国的国君齐威王是一个兼听的明君,起码在《资治通鉴》读者会有这样的印象。齐威王对即墨与阿两个地方郡守的甄别很有水平很有办法,他是能够明辨是非的,为什么田忌不去找自己的齐王辩白呢?

世界上有两种被诬陷:一种是可以辩白的,可以解释清楚的。一种是辩白不了洗白不了的。

比方齐威王丢了一个手机,有人告发是田忌偷走了,这是有可能辩白的。怎么辩白呢?齐威王在枕头底下又找到手机了。这个事情就真相大白了,田忌没有偷,齐威王的疑心顿时冰消雪融,再不萦怀。

但是有人在大街上喊田忌“欲行大事”,这种事情田忌是无法辩白的,“欲行”是思想罪,论心不论迹。汉景帝要冤枉周亚夫造反,证据是从他家里搜出了一些兵器,你私藏武器,所以你欲行大事,其实这些兵器中周老将军准备以后陪葬用的,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风俗,这个指证的逻辑虽然很脆弱,但它还是有逻辑的。

对田忌污蔑是没有逻辑的。田忌即使你拿很多发生过的啥事情证据自己是忠心耿耿的,但是无法证明你将来还是忠心耿耿,更无法证明你今后没有反叛的可能。

这个谣言已经在齐威王内心里头扎下了根,生了苗,会越长越茁壮。这种心理阴影是很难擦掉的。

邹忌不是傻瓜,他的办法看似笨拙,却能一击即中。一定是齐威王平日里对田忌是有所顾忌、有所忌惮甚至有所猜忌的,而这一点邹忌又是了然于心的,他知道用这个方法可以齐威王隐忧变成台面上的事,齐威王不能不这样考虑问题:你三战三胜,你声望日隆,你手握重兵,你就在我卧榻之旁……。

现在齐国国君位置,是祖上凭实力从别人那里夺来的,你能夺别人的,别人也能夺你的。

齐威王平日的疑心疑惧,邹忌知道,田忌也知道,邹忌也知道田忌知道。邹忌料定即使用这么粗糙的计谋,也一定会让田忌百口莫辩,孔夫子讲过,是“小杖则受,大杖则走”,田忌只有外逃这一条路可走。邹忌连料定明君齐威王不会去查明真相的,不冤枉一个好人,说说而已,不放过一个坏人,宁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这才是帝王的家法。

田忌齐威王接下来就会从怀疑到猜疑,从冷淡到冷酷,就怕到时候想跑都跑不了,所以他果断地就逃离了齐国。好在那个时代遭受冤枉的时候,你还可以逃亡,还有地方可逃亡。到了大一统的时候。如果被皇帝猜忌,是无处可逃的。

0 阅读:0

通鉴锐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